马来西亚警方联合希捷安全团队,突袭吉隆坡郊外仓库,查获约700块翻新希捷假冒硬盘。这些硬盘被重置SMART值后,伪装成新硬盘在电商平台销售,容量最高达18TB。警方怀疑这些硬盘源自“奇亚币”挖矿废弃盘,经过翻新后流入市场。此次行动也查获了部分假冒铠侠和西部数据标签的产品。希捷已加强合作伙伴计划和全球贸易筛查,以打击此类仿冒行为,并提醒用户警惕流入市场的假冒硬盘。
🔍 **假冒硬盘泛滥,技术手段翻新:** 马来西亚警方近期查获了约700块翻新希捷假冒硬盘,这些硬盘通过重置SMART(Self-Monitoring, Analysis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数值,伪装成全新产品销售。作坊甚至能将容量高达18TB的硬盘伪装成更高定位型号,并贴有铠侠、西部数据等品牌标签,显示出其技术手段的专业化和欺骗性。
💰 **“奇亚币”挖矿潮遗留问题:** 希捷公司怀疑这些假冒硬盘可能源自“奇亚币”(Chia)挖矿活动。加密货币市场的低迷导致大量用于挖矿的二手硬盘被低价出售,部分流入不法作坊,经过翻新后重新进入市场。据估计,市场上至少有一百万块此类“奇亚盘”在流通,对消费者和品牌声誉造成了严重威胁。
🕵️ **电商平台成销售渠道,犯罪团伙操控:** 这些假冒硬盘主要通过Shopee、Lazada等当地电商平台进行销售,作坊雇佣少量工人进行硬盘重置、清洁、贴标和包装等操作,月收入可达数千美元。官方强调,此类假冒行为往往由有组织的犯罪团伙操控,而非个人小规模操作,其运作模式复杂且隐蔽。
🛡️ **希捷加强防伪措施,全球范围警惕:** 针对此次事件,希捷已强化其合作伙伴计划,要求经销商只能从授权渠道采购和转售硬盘。同时,公司实施了“全球贸易筛查”(GTS)流程,以识别并排除可疑供应商。尽管此次查获的假冒硬盘主要集中在德语区国家,但考虑到全球供应链的流通性,希捷也提醒用户警惕潜在流入海外市场的假冒产品。
🚨 **消费者权益受损,辨别真伪是关键:** 购买到假冒硬盘不仅会损害消费者权益,还可能带来数据丢失等风险。消费者在购买硬盘时应提高警惕,选择正规渠道,并留意硬盘的SMART数值和包装细节,以避免上当受骗。
IT之家 8 月 16 日消息,据 Heise 昨日报道,马来西亚警方与希捷新加坡、马来西亚安全团队联合突袭了一处吉隆坡郊外的仓库,查获约 700 块经过翻新的希捷假冒硬盘。
这些硬盘 SMART 值被清零重置后伪装成新硬盘在当地电商售卖,容量最高达 18TB;同时查获的还有少部分贴有铠侠和西部数据标签的假冒产品。据称,这一小作坊月收入可达数千美元。

▲ 图源:希捷希捷怀疑,这些硬盘可能源自“奇亚币”(Chia)挖矿时所使用的硬盘。随着加密货币崩盘,许多矿工将二手硬盘低价兜售,部分流入这类小作坊,被翻新后伪装成全新产品。Heise 估计,目前至少有一百万块此类“奇亚盘”在市场上流通。

Heise 报道指出,这家小作坊雇佣了约六名工人,主要负责重置硬盘 SMART 值、清洁、重新贴标与包装,并通过 Shopee、Lazada 等当地电商平台销售,甚至会伪造成更高定位的型号来提高售价,例如将酷鱼(Barracuda)改成酷狼(IronWolf)或酷鹰(SkyHawk)。

据称,此次案件得以侦破,主要是源于一名马来西亚销售经理发现异常并上报希捷安全部门。希捷随后通过购买样品确认硬盘为假货,并协助警方锁定仓库位置。官方强调,此类作业往往由有组织的犯罪团伙操控,而非个人小规模操作。
受此事件影响,希捷已强化合作伙伴计划,要求经销商只能从授权渠道采购和转售硬盘。同时,公司实施了“全球贸易筛查”(GTS)流程,以识别并排除潜在可疑供应商。
Heise 称,目前这批假冒硬盘主要集中在德语区国家,但也有来自澳大利亚和美国用户的反馈。考虑到全球供应链的流通性,不能排除部分假盘流入海外市场的可能性,IT之家后续将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