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 08月16日
活动预告 | 200万年气候地理的硬核华夏史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次活动聚焦于新书《气候、地理与古代的我们》,深入探讨了气候变化与地理环境如何塑造了200万年来的华夏文明。活动邀请了作者邢海洋、书评人贝小戎以及历史学教授马凌,他们将带领观众回顾从“郧县人”时期的暴风雪到盛唐全球变暖的种种历史事件,解析气候变迁如何影响了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活动旨在通过冰芯、湖泥和古城遗址等考古证据,揭示自然力量对中华文明演进的深刻影响,帮助观众理解当下我们所处的环境与历史的紧密联系。

🌍 气候与文明的深刻关联:文章揭示了历史上诸多重大事件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例如商纣王时期的大旱可能导致了鹿台烈火,李白诗句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也可能与盛唐时期的全球变暖有关。这表明气候并非背景,而是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关键因素。

🗺️ 地理环境塑造历史轨迹:从上海两万年前的苔原景象到黄河的多次改道,地理环境的变迁塑造了华夏大地的不同面貌,并直接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例如,关中粮仓的兴衰与寒潮的侵袭紧密相连,江南则因季风的眷顾成为重要的稻作区和“避风港”。

🔬 考古证据的科学支撑:本书的论述建立在对冰芯、湖泥和古城遗址等科学证据的深入分析之上,将自然科学与人文历史相结合,为理解华夏文明的起源和演进提供了坚实的依据。这种跨学科的视角,使得对历史的解读更加立体和客观。

🔄 中华文明的“重启”与韧性:文章指出,中原地区曾经历多次“重启”,这与气候的剧烈波动和地理的重大改变有关。然而,中华文明也展现出强大的韧性,能够适应并克服这些挑战,并在新的环境中继续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承。

🗣️ 跨越时空的对话与启示:通过回顾200万年的气候地理变迁,活动旨在引发读者对当下环境变化的思考,理解“我们依然活在200万年前那阵风的回响里”。这强调了历史与现实的连续性,以及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活动主穿越时空的对话:200万年气候地理的硬核华夏史——《气候、地理与古代的我们》新书分享会

活动嘉宾: 

邢海洋(《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专栏作家)

贝小戎(《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书评人、作家)

马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

时间:8月17日(周日)19 :00-21:00

地点: 建投书局·上海浦江店4楼传记图书馆(上海市虹口区公平路18号8栋嘉昱大厦一层)

报名方式: 扫码填写报名表















1

活动介绍

你可曾想过,商纣王的一把鹿台烈火,背后是三千年前一场持续十年的大旱

你可曾想过,李白笔下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其实是盛唐全球变暖的副作用?

你可曾想过,我们脚下的上海滩,两万年前还是猛犸象漫步的苔原


8月17日(周日) 19:00建投书局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邀请新书《气候、地理与古代的我们》作者、《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邢海洋,《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贝小戎,复旦大学马凌教授,带你跨越200万年时空:


从“郧县人”躲避的暴风雪,到“汴梁人”经历的黄河改道;

从关中粮仓如何被寒潮击垮,到江南稻作怎样借季风崛起。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读书分享,这是一次用冰芯、湖泥与古城遗址拼接出的“华夏生存录”。


当过去的冷与热、旱与涝被放大到屏幕之上,

你会突然读懂:

为什么中原一次次“重启”,

为什么江南成为“避风港”,

为什么今天的我们,

依然活在200万年前那阵风的回响里。

8月17日,来建投书局,

让200万年前的季风,吹动此刻的你。


2

嘉宾介绍

邢海洋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专栏作家。


贝小戎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书评人、作家。


马凌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



3

活动详情

活动时间

8月17日(周日)19:00


活动费用

A组:购书VIP席位

63.2元/人

 (含79元《气候、地理与古代的我们》一本

+作者面签+文创帆布包)




B组:饮品VIP席位

30元/人

(宾得宝果汁/巴黎水/依云矿泉水三选一)


C组:免费席位

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现场购书可参与签售环节)


参与方式

以上套餐可扫下方二维码报名

(活动当天请凭有效报名码核验入场)


线上观看方式

预约视频号,线上观看



活动地点

建投书局·上海浦江店4楼传记图书馆

(上海市虹口区公平路18号8栋嘉昱大厦一层)


活动须知

1.观众到场需凭借报名信息,现场签到 

2.入场后请将手机调至静音或震动,请勿接听电话

3.请勿使用闪光灯、自拍杆、三脚架等拍摄设备

4.现场活动请遵守秩序,听从工作人员引导并积极配合

5.请保管好随身物品,勿将危险物品带入场内

6.本活动支持退款,如需退款,请于活动开始时间的24小时之前提交申请,24小时内不接受退款。退款时,活动行将收取票价的10%作为退款服务手续费



4

书籍推荐

点击图片购买

书名:《气候、地理与古代的我们》

作者: 邢海洋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5年7月

二百万年间,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天(气候)、地(地理)、人以不同角色并存,人类要仰仗天、地而自存,从中获取资源,同时也主导了对环境的持续改造。


本书从今天生活中的重大自然变化切入,以追寻文明起源为主线,随着作者的脚步,从华北平原的北端出发,经山西至关中、陇东,再迂回至中部平原,描绘山川地貌,探寻古今变迁,辅以对全新世气候波动的分析,诠释自然的伟力。在科普与人文的双重视角中逐层展开,对原始聚落的分布、华夏文明的起源给出新的解释。极具体验感的叙事、生动的自然科普在本书中深度交融,帮助读者重新理解天、地、人的关系与中华文明演进的坎坷历程。



文章原文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气候变化 华夏史 地理环境 文明演进 新书分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