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内卷的具体行动应该是什么?
大家都知道内卷没赢家,都讨厌内卷,都希望能摆脱内卷,但落到具体行动上,很多人还是困惑:内卷会不会是一场劣币驱逐良币的游戏?但凡还有一个要内卷的人在,我们拒绝内卷的人是不是还是会吃亏?
我觉得拒绝内卷的具体行动应该是:逐步把你的外驱力,替换成内驱力。
所有外在的标准和条件,都是外驱力。
以外驱力为主的自我鞭策,就是把自我价值判定完全“外包”给了别人。更重要的是,外驱力必然会导向比较,比较逐步升级,最终来到内卷 — 外驱力就是内卷的发动机,你一天不改变你的驱动力,你就一天避不开内卷。
如果你的自我价值依赖于优秀(外在标准),你就必须一直比人更优秀;如果自我价值依赖于成功,就必须一直成功不能失败;哪怕自我价值是依赖于像“善良”、“正直”这样听起来很正确、很脱离世俗成功的标准,你也必须比大多数人更善良。
外驱力的问题就是你必须要比别人“更”好,才能感受到自我价值。
于是你被迫踏上了不断证明自己能满足这些条件的不归路,这不就是内卷之路。
那什么是内驱力?
在纵横四海EP43《驱动力》那一期讲过,内驱力三要素是:自主、专精、目的(意义)。
先来说说“自主”。
我知道很多时候,工作内容是不由自己掌控的,尤其是对职场新人,以及大企业螺丝钉来说。缺乏自主性会让原本有趣的工作也变得无聊难忍 — 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吧,自己很喜欢的事情,如果是别人吩咐自己做,就不想做了。
但这里有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角度:当你能快速接受你必须要做这些事,去掉内心的抗拒感时,你就重新掌握了一定的自主性。
比如,贴发票,谁都不喜欢做吧?如果一边内心抗拒一边不得不做,就很痛苦。你要是能想办法摆脱这些dirty work,当然很好,你去摆脱。但如果你就是没得选,建议就马上接受,不要抗拒。此时,自主性的机会就出现了:我可以决定怎么从这个脏活中得到些回报。
你可以选择“锻炼自己忍受无聊的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能力。你能忍受无聊,就不会轻易向刺激性投降,就能沉得住气看清局势再出手,就的得到真正的自由,而且也能提升你的专业度(专业就是在其位谋其事,给什么活就把什么活干好,这需要忍受的能力)。
你也可以选择“借机搞好同事关系”(有时候这类活要服务其他同事所以经常有接触机会)、“提升SOP”(优化流程,提高自己这方面的眼力和能力)、“让自己的短板不要那么短”(有些活你很痛恨是因为你太不擅长)等等。
这就是夺回自主性。在这种自主性中,其实你默默得得到了很多你以前看不到的成长机会。
再来说“专精”。
优秀,是一个外在标准。专精,才是你自己内心的追求,是专注于自己又悟到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做出新的尝试,自己的弱点在哪里,专挑这些点来刻意练习。
专精不需要外界认可,它不是一个标准,它是一个无限靠近但永不会到达的目标。一开始你觉得离目标十步远,当你走到第九步,就会看见剩下的一步裂变成更细小的十步,每一步都比之前更难;以此类推,在你达到这更细的第九步时,你又会看见剩下的一步裂变成更多细小的进步空间。
第九步只是一个简单的比喻,实际上你可能在任何一步,都会看见剩下的距离被切割为更细的专精之处,而这些是之前的水平所看不到的。
最后的“意义”在这里就不展开了。简单来说,它是长期坚持专精追求的动力。
当你完全转为内驱力时,可能会经历一段“沉淀期”,在此期间,你在外在标准上的追赶看起来“落后”了,因为你已经退出了内卷比赛。但随着你的沉淀越来越多,你的能力越来越强 — 包括刻意练习、不断进步的能力,你就会在外部标准的竞争中“不战而胜”。
这就是厚积薄发的过程。
换句话说,拒绝内卷,不是丧失了竞争心,放弃了自我要求,而是转向了更高层次的目标。当你实现了这些内在目标,你不但会收获过程中“心流”的快乐,还能在外部标准的世界里降维打击。
这不比用外驱力把自己逼到内卷的道路上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