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指南 08月14日
90% 的人不懂:营销卖点≠产品功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这篇文章深入剖析了产品功能与营销卖点之间的本质区别,指出许多产品推广失败的根源在于将产品参数简单罗列,而非转化为消费者能感知到的价值。文章强调,成功的营销卖点是将“产品功能→消费者需求→实际利益”进行翻译的过程,并提供了从了解消费者需求、突出独特性、运用场景化语言到情感连接等多个维度的转化方法。同时,文章也警示了卖点提炼中的“贪多求全”、“夸大其词”和“自说自话”三大误区,最终落脚于营销本质是价值的翻译,用消费者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他们关心的故事,才能真正打动人心。

🎯 **产品功能 vs. 营销卖点:本质区别在于视角** 产品功能是描述“它有什么”,是产品固有的技术或物理特性,例如手机的高清摄像头、大容量电池。而营销卖点则是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是将这些功能转化为能满足消费者需求、解决痛点或带来利益的“对你有什么用”的价值点。卖点是产品的“软实力”,是让消费者选择你的关键。

✨ **营销卖点提炼:从功能到利益的转化逻辑** 成功的营销卖点需要遵循“功能→需求→利益”的转化路径。例如,洗发水的“植物配方”功能,需要转化为“天然温和清洁头皮,告别化学刺激,敏感肌安心使用”的利益点。成功的案例如王老吉的“怕上火,喝王老吉”聚焦场景痛点,白加黑的“白天不瞌睡,晚上睡得香”强调使用效果,充电宝强调“轻便易携带,一周不用充电”而非容量。

💡 **如何有效转化:深入洞察与多维度表达** 将产品功能转化为营销卖点,需要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挖掘产品的独特性,并用场景化语言进行表达。通过“功能→解决问题→实际好处→情感价值”的公式,可以将产品特性与消费者情感需求连接起来。例如,戴森吹风机将高速马达转化为“五分钟吹干长发不伤发,早上多睡10分钟”的实际好处,并带来“沙龙级护理自信感”的情感满足。

⚠️ **避开卖点提炼的三大误区** 在提炼营销卖点时,需警惕“贪多求全”(聚焦核心优势)、“夸大其词”(基于真实体验,用可验证表述)和“自说自话”(遵循“用户需求–产品价值–场景验证”,避免伪需求)。成功的卖点应能引起消费者的共鸣,解决其实际问题,而非自顾自地陈述产品特性。

卖不好产品?可能你一直在自说自话。

很多人误以为产品功能就是营销卖点,于是在推广时一味地罗列产品的各种参数、特性,却发现效果平平,无法打动消费者。事实上,营销卖点和产品功能有着本质的区别,搞清楚这一点,是做好营销的关键一步。

产品功能:是“它有什么”,而非“对你有什么用”

产品功能是产品与生俱来的特质,是“它有什么”。比如一部手机,它的功能可能包括高清摄像头、大容量电池、快速充电、强大的处理器等。这些功能是产品的基础,是产品存在的物理或技术层面的体现。企业在研发产品时,会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水平,赋予产品各种功能,以满足消费者在使用层面的基本需求。

以洗发水为例,常见的产品功能有清洁头发、滋养头皮、去屑、柔顺发丝等。这些功能是洗发水作为一种清洁护理产品所必须具备的,是产品的“硬件”条件。

消费者在选择洗发水时,会考虑这些功能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比如有头皮屑的人会更关注去屑功能,头发干枯的人会更在意滋养柔顺功能。

营销卖点:是“功能→需求→利益”的翻译过程

营销卖点则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挖掘产品功能中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解决消费者痛点或带来特殊利益的那个点。

它不是简单地陈述产品功能,而是将功能转化为消费者能够感知到的价值和好处。营销卖点是产品的“软实力”,是让消费者选择你而不是竞争对手的关键因素。

同样以洗发水为例,假设一款洗发水具有独特的植物配方这一功能。如果只是说“我们含有植物配方”,这只是在陈述产品功能,消费者可能并不清楚这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但如果将其转化为营销卖点:“天然植物配方,温和清洁头皮,让你的头皮每天都享受自然呵护,告别化学刺激带来的敏感问题”,这样就把植物配方这个功能与消费者对温和护理、头皮健康的需求联系起来,让消费者明白使用这款洗发水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具体的好处。

正确转化逻辑:

“植物配方”→“温和清洁头皮”→“告别化学刺激导致的头痒红肿”→“敏感肌也能安心用”

所以,你现在知道为什么你的产品卖点打动不了人吗?

根本原因在于:产品功能是冰冷的参数,而营销卖点是消费者的切身感受。产品功能是从产品本身出发的描述,而消费利益点则是从用户群体出发的解决方案。

看看这些成功案例:

消费者购买的从来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能带来的改变或结果。客户并不需要你的产品,客户需要的是解决他的问题。

如何将产品功能转化为营销卖点

1. 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

要想找到有效的营销卖点,首先要清楚消费者的痛点、需求和期望。可以通过市场调研、消费者访谈、分析竞争对手等方式,了解目标消费者在使用同类产品时遇到的问题,以及他们希望产品能提供哪些解决方案。

比如,对于电动剃须刀,消费者可能关心剃须是否干净、是否舒适、是否容易清洗、续航时间多长等问题。

如果一款电动剃须刀具有浮动刀头的功能,那么针对消费者对剃须舒适度的需求,就可以将其转化为营销卖点:“浮动刀头设计,紧密贴合面部轮廓,剃须更舒适,告别刮伤和刺痛”。

你可以问自己三个关键问题:

以戴森吹风机为例:

2. 突出独特性

营销卖点必须具有独特性,是竞争对手没有或者没有突出强调的。如果你的产品功能是市场上普遍存在的,那么就需要从其他角度挖掘独特的价值。

例如,市场上很多护肤品都含有保湿成分,如果你只是说“我们的产品具有保湿功能”,就没有什么吸引力。

但如果你的产品采用了一种独特的保湿技术,能够让保湿效果更持久,那么就可以将其作为营销卖点:“创新保湿科技,24小时持续锁水,让肌肤全天水润饱满,告别干燥脱皮”。

3. 用场景化语言表达

记住黄金公式:产品功能 + 用户场景 = 利益点

升级版可以打造超级卖点:利益点 + 意识形态 = 品牌主张

如Jeep自由光的“看过世界的孩子更强大”,将越野功能提升到家庭教育理念层面。

4. 用情感连接消费者

公式:功能→解决的问题→具体好处→情感价值

除了满足消费者的功能性需求,营销卖点还可以通过情感层面的诉求来打动消费者。比如,强调产品带来的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幸福感等。

案例:智能扫地机器人

避开卖点提炼的三大坑

    贪多求全:堆砌10个卖点不如聚焦1个核心优势。例如,戴森吹风机仅围绕“超高速马达”击穿用户心智,多卖点易导致记忆模糊。夸大其词:某品牌宣称“护肤品7天焕肤”被处罚案例警示,卖点需基于真实体验,用“28天改善肤质”等可验证表述更具说服力。自说自话:智能冰箱曾主推“社交媒体互动”功能,因未洞察用户“保鲜/省电”核心需求,功能使用率不足3%沦为摆设。
    提炼逻辑应遵循“用户需求 – 产品价值 – 场景验证”三角模型,杜绝伪需求包装,用可感知价值点构建竞争壁垒。

总结

营销的本质是价值的翻译工作——把技术语言转化为生活语言,把产品参数转化为用户利益,而非单纯的产品功能罗列。

当你能用消费者听得懂的语言,讲他们关心的故事,才能让消费者记住你的产品,产生购买欲望。

本文转载请注明出处。禁止二创和洗稿,一经发现将追究责任!!!

以上,如果对你有用,请点个赞点个在看哦,下周见!

End

个人简介

Hi 我是Kimi,一个力求只分享干货的品牌小主管一枚。

关注我,海外营销知识每月更新。(所有分享都是下班后业余时间总结和发布)

(V:kimi20288交个朋友)。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营销卖点 产品推广 消费者需求 价值转化 品牌沟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