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8月14日
从一线城市回老家,才发现小城市根本没有广告行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记录了多位一线城市广告从业者回归家乡或二三线城市后的真实经历与感悟。他们从高强度、高竞争的一线城市转战,在节奏更慢、竞争压力更小的环境中,利用过往经验实现了“降维打击”,但也面临着行业氛围、工作模式、职业发展以及个人价值实现等方面的挑战。文章展现了从“卷”到“躺”、从“内卷”到“内耗”的转变,以及对职业选择和生活状态的深刻反思,也折射出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和行业生态的差异。

🔑 一线城市广告从业者回归家乡或二三线城市后,凭借过往经验和一线城市的“打法”,往往能在当地市场实现“降维打击”。例如,运用“夏日出逃计划”等创意标题和多巴胺配色,就能轻易获得领导认可,且在成本和要求上更为灵活,这与一线城市高KPI、激烈比稿和不切实际的要求形成鲜明对比。

😌 回归小城市或家乡,许多人体验到了更为舒缓和人性化的工作节奏。例如,从北京广告业“弹性上班时间”实则“早10晚9”且“24小时待命”的模式,转变为家乡的“早七晚五”并准时下班,沟通方式更直接,工作内容也更简单,如文员工作无明显技术含量,但能享受周末双休,时间完全属于自己,有效缓解了身心疲惫。

📉 然而,回归并非全然是“躺平”的舒适,也伴随着职业发展和行业生态的挑战。例如,有的人发现当地行业氛围更功利,不关注创意只在意转化,领导层级多且审核流程繁琐,甚至设计布局要考虑风水。同时,员工福利不规范,加班强度和焦虑感可能不降反升,且一线城市的专业术语和工作习惯在当地可能被视为“装逼”,沟通成本增加。

💡 尽管面临种种挑战,一些从业者也找到了新的工作模式和价值实现方式。例如,有人选择成为自由职业的广告人,通过“经验+专业+线上”的技能迭代,以营销咨询顾问的身份提供短期陪跑服务,通过“三板斧”快速提升业绩,并根据情况“急流勇退”,保持个人IP形象。这种模式虽然收入可能不如一线城市,但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并积累了丰富的实操案例。

🤔 回归二三线城市也引发了关于“上进心”的思考。一些人反思是否因为缺乏一线城市的竞争压力而导致“摆烂”或“没有了上进心”,例如通勤时间稍长就觉得远,或者认为背景能力不如关系重要。这反映了不同城市环境对个人职业驱动力和价值观的影响。

一、杭州-黄山

原来在一线城市的广告公司做AE,现在在县城超市活动部门负责宣传传播。大家都问我原来的职位是什么,我回答叫AE,中文叫客户主任,从此同事们都非常尊重我,照顾我。背后都说主任是一个很大的官了,和县科级干部一样。

二、广州-东莞

一线城市的行业竞争太大了,转去二三线城市做商业活动,套用之前在广深做的那些方案,简直降维打击。市集活动随便想个“夏日出逃计划”“城市放空计划”标题,再配上多巴胺视觉配色,加上一场港乐音乐会,领导马上觉得高大上。

预算不多,但不会指手画脚。一线城市现在也没预算,还要自带KPI,人流量,会员注册,销售转化……还要各种比稿,基本就是价低者赢。有些甲方还总提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改来改去,没落地都不敢想象最终效果。

三、北京-烟台

之前在国贸上班,大家通勤都快步走,很少有慢悠悠散步。现在回老家做文员,慢节奏生活太爽了。跟身边同事用老家话聊八卦活人感up,工作也不用钉钉,沟通一下就ok。

工作时间方面,北京广告业真是透支我的身体,所谓“弹性上班时间”,就是早10晚9点的固定时长。广告行业默认潜规则:必须加班,24小时待命,群里领导发话要收到之类.……现在早七晚五,虽然起得早但到点就走。如果不考虑工资的话,文员是不会心累的,工作没什么技术含量,工资在小县城也够花,还能享受周末双休。终于不用因为写不出方案挨骂了。时间完全属于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四、北京-江西九江

在北京4A广告公司做了7、8年,负责华为、腾讯的品牌营销。之后回了老家,给一个本土餐饮品牌的20来家店做品牌管理。发现路子和打法完全不同,品牌负责人偶尔还要带着团队去街上发传单啊!一年营销预算不到10万块啊!

五、上海-成都

之前在上海做信息流,主要做ka客户。回来转做区域,正在适应中。发现同事韧性好高:普遍小几千的薪资,还要租房吃饭,有的还成家了,家里也没矿,短期内也看不到收入增长的明显节点,可能是川人特有的豁达吧。

成都发展靠资源比重大,早些年已购房且无房贷的可以回来,毕竟就生活而言还不错,户口也好解决。如果没有收入增加或者已购房产的锚点,只是想回二线,后续大概率还是会回一线拼。

六、北京-格尔木

不知道回二三线城市的生活是开始了摆烂,还是说没有了上进心。以前上班通勤地铁+公交一个半小时都觉得很正常,现在通勤开车半个小时都觉得远。小城市的老板不见个三五回谈不成事,如果你们之间有共同的关系,那这事去趟ktv就可以。没有的话,你的背景和能力都只是幌子。

七、北京-西安

北京4年广告策划,来西安三四年,做过餐饮类、美陈类、政务类、接一线客户媒介类,目前在一个还算稳定的甲方上市公司品宣部,压力不大不加班,薪资情况在1w左右。

最大的感受是西安基本没有正经做广告的乙方。本土广告公司都是做会展、美陈、餐饮、政务以及摄影,都会自称西安top级广告公司。些许有“追求”的公司,会做文创,整体行业更“务实”且合作粗暴。员工福利不太规范,大部分没有公积金,双休很少,小公司经常出现裁员不赔偿而引起诉讼的扯皮事件。

本土客户更关注营业额,不太看重审美、创意、策略,一个凝聚乙方智慧的案子,最后都变成了客户已有想法的落地执行。客户质量普遍不高,合作流程不规范,free时候还遇到直接失踪跑路的。

八、上海-长沙

以前在上海做 AE,只管报价报需求,10:30上班,7:30下班。回长沙后,一个人要变成一个团队,策略是你媒介是你,内容还是你,还要做各种品牌触点的执行优化。更重要的是钱还没有以前多,早九晚九算正常下班,美其名曰你要做的全面懂得更多。

九、深圳-湖南

1)行业氛围更功利,不像搞创意的,更像落地执行公司。不关注创意,只在意转化,最终定版全由老板说了算。但凡强调创意,就会被批“不实际、太飘”,慢慢磨掉了做创意的积极性,整个团队氛围功利又急躁。我们组负责的酒类品牌面向四五十岁中年男性,标题往往又干又自嗨,更多追求的是大众性,而非social化表达。

2)一线城市流行创新形式几乎不可能,还在朋友圈发海报、H5抽奖这些老掉牙的传播方式。线下更没劲,文旅项目就请达人探探店,食品类就找主播直播,一点做广告的感觉都没有。

3)以前在深圳,公司会组织封闭式培训,有系统的专业提升机会;而老家这边,员工“野蛮生长”,没有输入,只有输出。

4)加班强度、内卷程度超过了一线城市,且焦虑感更重——私人公司老板的压力直接转嫁到员工身上,压榨感明显。

5)习惯了中英文夹杂说广告术语,现在的同事经常听不懂还问你啥意思,还认为你是从一线城市回来装逼。

6)以前面对客户的无理要求,团队敢直接怼客户。在老家,老板带头跪舔,还给客户垫钱,最后钱收不回来,倒贴钱都有。帮客户做内部汇报ppt是常有的事,老板直接拉群。

最受不了的,还是“一人多岗”。按文案招进来的,试用期却突然塞方案让我写。我想着新人多干点也正常,就接了。结果转正直接按策划算,工资却半毛钱没涨!拿着文案的钱,干着策划的活儿。后来又天天PUA我,让我再兼着AE的活儿,连执行都得干。

十、北京-天津

会展/地产,大外宣文案岗,待遇比北京低10%~15%,免费食堂。听同事说以前好的时候,招创意人员按北京薪资标准,有一线城市履历优先。

地方官僚,啥内容都层层请示审核,经理-总监-总裁。从PR稿件、宣传物料都看,细到垃圾桶上的标识牌,一句“不好看”,设计出了十几版。经常已读不回,说不回就是不满意,具体咋不满意,自己猜。开会还有记会议纪要,格式为:xx总指示,xx总补充。设计作图布局要按照风水,例如LOGO要放在固定的位置,说大师给看过。

活儿比较杂,分工没有那么细致。有的领导没那么专业,让平面设计出3D效果图,让文案策划拟定合作等,老板要参加晚宴,还要写敬酒词。专业能力重要,但也不是特别重要……有些活动要给老板写发言稿,但是用词要注意,例如“莅临”要写成“立临”,以防不会读。

十一、广州-广西梧州

回老家广西梧州,成为了一个自由职业的广告人。

最初执念是进本地公司,但很快认清事实:观念、薪酬、工作模式差距悬殊,我以为专业换业绩时,人家只是呵呵一笑道业绩是靠骗保的真相。之后在家看书,写公众号,上网课,参加私董会。虽被割韭菜,也思考沉淀了“经验+专业+线上”的工作技能迭代,也树立了“不是做到最好才输出”,而是“合适就是最好的选择”。麻醉和说服了自己,开始了自由策划人模式。

前期靠刷脸找朋友,以营销咨询顾问身份陪跑1-3个月。到期又换下家,再干1-3个月。第一个月,盘点老客,提升复购率;梳理产品,调整推广侧重;优化传播作业,摈弃自嗨式广告宣传形式。一般来说,三板斧下来,不用额外增加推广费用,业绩增长明显。

第二个月,老板对我信心大增,愿意增加广告费,于是业绩还是增长的,只是推广成本增加了。这时候,要急流勇退了,因为三板斧抡完,存在的意义就是占成本了。这时候撤退,还能保持“业绩一来就涨,一走就缩”的IP形象,江湖流传哥的传说。

收费模式就是包食住的友情底薪+业绩奖金。业绩没增长就拿底薪。一个新员工的工资,可以雇到我这样的资深总监来干活。这样下来,我的客源有着落,我的收入够苟且,一年算下来,和在广州上班做牛马差不多了。这种营销咨询模式,不适合初创企业、小企业、专业部门不健全的企业。

这几年,我江湖游侠式游走在广州、郑州、武汉、重庆、成都、南宁等地,创下了“51促销创收1200万业绩”“618活动五天800万”等实操案例。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一线城市 回乡 广告行业 职业转型 生活节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