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经头条 08月14日
长三角部分企业上调水泥价格 重点工程或驱动行业供需双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8月份起,长三角地区主要熟料线企业开始集中停窑约15天,有效缓解了库存压力。在区域水泥价格已普遍跌至低谷、企业经营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多家企业已表达强烈的涨价意愿,并于8月12日起率先通知上调熟料价格30元/吨。分析认为,水泥行业预期的“反内卷”政策抓手可能在于更严格地限制超产,通过对企业日产量和年产量的限制来提升产能利用率。若政策能有效落地,有望将全国水泥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从50%提升至70%,并加强错峰生产的供给端约束,提高稳价成功率。近期,水电、铁路等重点工程需求的触底修复,也为行业供需双方提供了积极的催化。

💡 长三角地区水泥企业为应对库存压力和经营困境,已开始实施停窑措施,并计划提价。自8月起,主要熟料线企业陆续停窑15天左右,此举旨在减小市场库存,为价格回升创造条件。部分企业已于8月12日开始通知上调熟料价格30元/吨,显示出企业主动调整市场供需关系的意愿。

📈 水泥行业“反内卷”的政策核心可能聚焦于限制超产,即更严格地控制企业的日产量和年产量。国泰海通建材团队指出,若此项政策能够实质性落地,有望将全国水泥行业的平均产能利用率从当前的50%提升至70%。更重要的是,该政策将有助于量化管理错峰计划中的供给端约束,从而提高错峰生产、稳定价格的成功率。

🚀 近期,水电和铁路工程等重点项目的需求出现触底修复的迹象,这为水泥行业带来了积极的催化作用。需求预期的改善与供给端的优化措施(如停窑和限产)形成了积极的共振,为行业整体的企稳回升提供了有利条件。

🏢 海螺水泥作为全球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在华东地区拥有强大的市场地位,其安徽、江苏、浙江三大生产基地形成了“黄金三角”,2023年华东市场占有率高达38.7%。上峰水泥则以华东及长江中游为核心,60%的产能位于华东,是中国最早投入新型干法水泥工艺的企业之一,这些区域性龙头企业在市场变化中将扮演重要角色。


中国水泥行情中心消息显示,8月起,长三角地区主要熟料线企业陆续开始停窑15天左右,库存压力有所减小。受此带动,加之区域水泥价格已普遍跌至低谷,企业经营压力较大,涨价意愿强烈。8月12日起,长三角区域部分企业率先通知上调熟料价格30元/吨。

国泰海通建材鲍雁辛团队指出,目前水泥行业预期反内卷的主要政策抓手或在限制超产,即对企业日产量和年产量的限制更为严苛,后续核心关注在政策试点的执行落地。如完全实质落地有望将全国水泥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从50%提升至70%,但更关键的是可以量化管理错峰计划的供给端约束,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错峰稳价的成功率。近期水电、铁路工程的催化促使行业重点工程需求预期触底修复,供给和需求的预期实现一定共振。

据财联社主题库显示,相关上市公司中:

海螺水泥是全球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公司安徽芜湖(产能8000万吨/年)、江苏南京(产能2000万吨/年)、浙江杭州(产能1200万吨/年)生产基地形成黄金三角。2023年华东市场占有率已达38.7%。

上峰水泥是国内最早投入新型干法水泥工艺生产与研究的企业之一,公司以华东及长江中游经济发达区为核心,60%产能在华东。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水泥 长三角 停窑 提价 反内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