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航空小筑 2025-08-13 22:43 广东
这两天网上开始流传印度AMCA的3D数字模型。从水印IndiaTv来看,视频来源是印度的一家以印地语为主的新闻电视台,专注于新闻报道和时事评论。话说AMCA也提了好多年了,终于从PPT走到航展模型再走到3D数字模型,也算是有进步了。至于最后AMCA能不能出生,出生后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这个真不好说。下面只是从视频中看到的一些细节,来看看印度人想干什么,能干什么。
一,总体布局
跟F-22/KF-21/TF-X这些样子差不多的飞机相比,AMCA的总体布局虽然也可以叫做双发双垂尾正常式布局,但细节上还是有明显差别。
1,机翼
AMCA的机翼跟前仨都不一样,采用了大后掠角简单切尖三角翼。虽然也带有前边条,但边条翼和此类机翼的配合表现一般,原因是大后掠三角翼本身在大迎角下就能产生脱体涡,起到旋涡增升和推迟机翼失速的作用,边条的作用相对下降;而在小迎角时大后掠三角翼本身的升力特性较差,边条作用也不大。
从这个特点来看,推测AMCA的目标:比较关注超音速性能;对常规机动性的重视有限。
2,平尾
AMCA的平尾采用了极其怪异的内切角设计,全球只此一份。推测其目的:一方面利用涡流增强平尾效率,防止平尾大迎角失效后飞机陷入深失速;另一方面可能是避免大偏角下平尾前缘和外倾垂尾的空间干涉。但是前面说了,AMCA的机翼表现出来的是不太重视大迎角下的常规机动性。个人猜测,这还是设计方对于尾旋特性和处置没能彻底掌握。之所以这么猜,主要源自HJT-36那个垃圾反尾旋设计。所以AMCA即使平尾的内切角对隐身有一定影响,那也顾不上了。
二,无侧弹舱
从客观条件来说是空间不够的问题。这个之前说过多次,也用塞了侧弹舱的蒲牢来做过对比。
从需求上来说,如果AMCA如前面猜测设计重点不在常规机动性,那么侧弹舱确实没有太大必要。
从技术水平上来说,印度目前没有一款自研的格斗弹。而无论美/俄/中哪一种格斗弹的发射方式,印度HAL目前均缺乏相应的基础研究,更不用说把国外的型号与之整合了。
三,进气道侧面的大型维护舱门
下图中的天青色管线的位置正对左侧舱门。如果是油路的话,那就意味着左侧舱门内有加油点。这个设计和F-35是一样的。HAL到底是自己看着F-35图片琢磨出来的,还是直接买的设计,这个值得后续关注(如果AMCA能够出生的话)。
四,内挂武器
如上截图,AMCA内挂:阿斯特拉(绿)X2,滑翔制导炸弹(蓝)X1,疑似SDB(橙)X2。就此而言,AMCA对防区外精确打击能力是比较重视的。就如这块展示牌上显示的:
第4是近距空中支援,第5就是精确打击了——此处再回顾一下前面对AMCA设计重点的推测。
就现在看到的这些碎片细节,个人感觉,AMCA在设计重点上更偏重于隐身打击,而非空中优势。当然,在HAL自己都没有微波实验室的情况下,靠买数据来设计隐身飞机,真的就是开盲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