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的最新报告,相较于火热的云端AI,应用于终端设备的边缘AI热度明显下降,多数消费电子产品出货量预计持平。尽管厂商积极尝试在终端产品中加入AI功能,但边缘/端侧AI目前仍主要停留在话题营销阶段,尚未出现颠覆性的应用。在通胀和国际形势不确定的双重压力下,消费电子产品的增长动力进一步减弱,预计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将与去年持平或仅小幅增长,电视和可穿戴设备市场则可能出现同比收缩。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云端AI的蓬勃发展带动AI服务器出货量实现超过20%的强劲同比增长,成为电子产业中的亮点。然而,报告也指出,高基数效应和扩张速度放缓将影响AI服务器在2026年的增长势头。整体而言,由于上半年提前备货现象,电子产业链下半年的需求动能受到透支,预计2026年电子产业整体增长将趋缓,进入低速调整期。
💡 边缘AI市场遇冷,尚未出现杀手级应用。尽管多家厂商积极在消费电子产品中集成AI功能,但边缘AI目前更多停留在营销层面,未能有效刺激市场需求。这导致了消费电子产品出货量增长乏力,预计今年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出货量将与去年持平或仅有1-2%的增长,电视和可穿戴设备市场甚至可能出现同比下滑。
🚀 云端AI驱动AI服务器强劲增长,成为电子产业亮点。与消费电子市场的低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云端AI的蓬勃发展极大地推动了AI服务器的需求。预计今年AI服务器的出货量将实现超过20%的强劲同比增长,成为整个电子产业中一枝独秀的增长引擎,同时也挤压了非AI通用服务器的采购预算。
📉 电子产业整体增长放缓,进入低速调整期。由于上半年出现明显的提前拉货现象,透支了下半年的需求动能,整体电子产业链的增长势头有所减弱。报告预测,到2026年,高基数效应以及扩张速度的下降将进一步拖慢AI服务器的增长,整体电子产业将进入一个增长更为缓慢的调整阶段。
⚖️ 宏观经济压力与国际形势不确定性影响消费电子。全球高通胀压力以及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叠加,进一步削弱了消费级电子产品的增长动能。消费者购买力受到影响,对非必需品的消费意愿降低,使得原本就面临技术迭代放缓的消费电子市场增长前景更加黯淡。
IT之家 8 月 13 日消息,TrendForce 集邦咨询在今日发布的最新产业洞察中表示,相较于持续火热的云端 AI,应用于终端装置的边缘 AI 话题已明显降温,多数消费电子产品今年出货将大致持平。
该机构认为尽管各家厂商尝试在终端产品中加入 AI 功能,边缘 / 端侧 AI 目前仍停留在话题营销阶段,尚待杀手级应用出现。而在高通胀压力、国际形势不确定性的叠加影响下,消费级电子产品的增长动能愈发衰退。
IT之家从文章中获悉,这一机构预计今年智能手机与笔记本电脑的出货量将持平去年或仅同比增长 1~2%,电视出货则同比减少 1.1%,可穿戴设备市场可能面临 2.8% 的同比收缩。
不过由于云端 AI 的兴盛,AI 服务器今年的出货规模将实现超 20% 的强劲同比增长,令其在整体电子产业中一枝独秀,也抑制了非 AI 通用性服务器的采购预算。不过在 2026 年,高基数和扩张的降速也会拖慢 AI 服务器的进一步成长攀升。

从全局来看,今年电子产业链由于明显的提前拉货现象出现了上半年传统淡季提前“透支”下半年需求动能的现象;而对于 2026 年,整体电子产业的增长动能将更加趋缓,正式进入低速成长的调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