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8月13日
上市公司做假生意?机构们真的气坏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揭露了格尔软件与泽达易盛之间存在的“假生意”,导致格尔软件被指控配合业绩造假。泽达易盛作为科创板首家退市公司,因欺诈上市和业绩造假,已对曾为其上市提供服务的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提起诉讼,三家中介机构因此向包括格尔软件在内的39名被告索赔3.7亿元。格尔软件承认在2018年和2020年与泽达易盛进行过无商业实质的交易,虚增了部分营收和利润,但辩称问题占比不大。文章强调监管零容忍,对上市公司及中介机构的造假行为应追责,以保护投资者利益。

🏢 格尔软件被指控与泽达易盛进行“假生意”,配合后者业绩造假。交易所处罚显示,格尔软件在2018年至2021年间存在虚增营收和利润的问题,其中2018年和2020年与泽达易盛等公司存在无商业实质的交易,虚增金额分别为1119.81万元营收和274.78万元利润(2018年),以及216.98万元营收和77.38万元利润(2020年)。格尔软件在自查中承认这些交易不具有商业实质,导致财务数据“不准确”。

⚖️ 泽达易盛作为科创板首家退市公司,因业绩造假和欺诈上市,已导致投资者损失惨重。此前,曾为其上市提供服务的东兴证券、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康达律师事务所因未能发现问题并赔偿投资者4.93亿元,现将包括格尔软件在内的37家公司及2名自然人告上法庭,索赔3.7亿元,理由是他们配合泽达易盛进行业绩造假。

📉 专网通信案的余波仍在显现,包括华讯方舟、新海宜、泽达易盛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因虚假交易或业绩造假而退市,甚至出现高管跳楼或被捕的极端情况。格尔软件此次卷入的事件,再次凸显了资本市场中介机构的责任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合规性问题,监管层对此类行为持零容忍态度。

🔍 文章批评了上市公司在财务披露中使用“春秋笔法”,将无商业实质的交易含糊描述为“不准确”,试图掩盖造假事实。作者强调,连续多年且间隔一年后再次发生此类交易,不能简单归结为“不准确”,而是存在主观故意。监管机构应杜绝此类文字游戏,严惩造假行为,并追究协助造假的中介机构和合作伙伴的责任。

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废话,人唯一能带走的就是遗憾。因为美好你都享受过了,遗憾会让你终身难忘。现在很多人对隋田力恨得牙根儿痒痒,可是没有人能拿他怎么样,因为谁都不知道他在哪里。这个人在A股不能算是大名鼎鼎,可以说是过街老鼠。14家A股、1家B股上市公司卷入他的“专网通信”骗局,到目前为止,已经有3家从A股滚蛋了。有上市公司高管跳楼,有人被抓。

现在,有一家从未出现在专网通信案中的上市公司格尔软件出现在公众视线之中,因为跟科创板第一家退市公司泽达易盛做假生意,被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东兴证券、康达律师事务所三家中介机构给告上法庭了,当然,三家中介机构的状告名单上,被告有37家,还有2名自然人,他们要向39名被告索赔3.7亿元。格尔软件只是39名被告中的一家。

专网通信案已经发生很多年了,不少上市公司在隋田力的天马行空之下,进行虚假交易,不少家底差的上市公司甚至赌上全部身家去进行业绩造假,比如华讯方舟、新海宜、泽达易盛就退市了。其中,泽达易盛作为科创板第一家退市公司,除了卷入专网通信案,这公司业绩造假,欺诈上市,投资者亏惨了,一怒之下把帮助泽达易盛上市的中介机构给告了。

泽达易盛的造假案是证监会认定的,最多的时候他们的利润造假占比率在100%以上。所以,给泽达易盛上市提供服务的东兴证券、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康达律师事务所向投资者赔偿4.93亿,当然,还不算证监会对他们的罚款。中介机构一看,这窝囊气太憋屈了,不行,既然泽达易盛已经退市凉得邦邦硬,那么找个还“活着”的。

格尔软件就成了三家中介机构找到还“活着”的被告人之一。

格尔软件是不是很冤呢?不冤枉。状告他们家的三家机构都是非常专业的证券中介机构,他们的理由就是格尔软件跟泽达易盛做假生意。说的太过含蓄了,就是没有真实贸易背景的交易,俗话说造假呗。从交易所处罚看,从2018年到2021年,格尔软件的营收和利润都存在虚增问题,其中2018年、2020年,格尔软件及其子公司跟泽达易盛等多家公司有假生意。

格尔软件跟泽达易盛到底做了多少假生意呢?具体公司没有披露,但是从交易所的处罚看,格尔软件在跟泽达易盛做假生意的两年间,2018年虚增营收1119.81万元,利润274.78万元;2020年虚增营收216.98万元,虚增利润77.38万元。格尔软件说我们都是小问题,虚增部分占当期披露金额不到4%,公司在自查的过程中,认定所涉交易不具有商业实质。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他们在披露的时候说与泽达易盛等多家公司开展无商业实质的采购、销售业务,导致公司披露的报告中的财务数据不准确。“不准确”三个字就有点春秋笔法了。没有商业实质,就是没有真实的业务,俗话说就是假生意,或者配合造假,或者主动造假,如果说一次交易是识人不明,你连续多年,尤其跟泽达易盛,中间还隔了一年再做的。

证监会三令五申,监管零容忍,造假就是造假。建议不允许造假者通过春秋笔法的文字游戏掩盖造假的事实。尤其是像格尔软件这种,时隔一年后再次发生所谓的无商业实质交易,岂能说是不准确,没有主观故意?现在好了,投行、审计机构、律师事务所,他们觉得被泽达易盛坑了,现在要把格尔软件列为被告,理由就是你们配合人家进行业绩造假啊。

上市公司业绩造假,欺诈发行,最受伤害的是投资者,他们只能通过公众信息来判断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如果公司的业绩是假的,管理层和实控人赔偿天经地义,那些拥有专业执牌的投行、审计机构、律所,他们不能发现问题,甚至成为造假者的帮凶,拿了巨额的中介费用,赔钱也是应该的。如果你们觉得他们造假配合的天衣无缝,事发后,你们就去追诉像格尔软件这样的假生意伙伴。面对中介机构的官司,也许,老百姓会说,他们那都是阎王殿打架,鬼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德林社”(ID:delinshe),作者:李德林 ,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格尔软件 泽达易盛 业绩造假 虚假交易 中介机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