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经头条 08月13日
13家理财公司半年数据率先亮相,规模“冷热”不均,榜首涨幅逼近65%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2025年上半年,理财市场规模稳步增长,但各理财公司表现分化。13家已披露报告的理财公司中,8家实现规模正增长,法巴农银理财增速高达64.82%,成为行业黑马。中小型机构,特别是城商行理财子公司,表现出较强的增长动力。产品结构上,固收类产品继续占据主导地位,占比普遍超过90%,公募产品也成为募集方式的主流。混合类产品在部分机构有显著布局,显示出差异化发展的趋势。

📈 **规模增长分化,中小型机构表现亮眼**:2025年上半年,13家已披露报告的理财公司中,8家实现了理财业务规模的同比增长。其中,外资背景的法巴农银理财以64.82%的增速领跑,达到487亿元,显示出外资股东赋能下“小而美”机构的增长潜力。同时,华夏、苏银、杭银理财等中小型机构也实现了超过17%的高速扩张,恒丰理财更是以25%的增速拔得头筹,表明差异化产品和渠道策略是部分城商行理财子公司实现突围的关键。

🏦 **大型理财子规模调整,头部竞争激烈**:虽然整体市场规模增长,但部分大型理财子公司如农银理财、平安理财等规模有所下降。光大理财以1.79万亿的规模位居榜首,较去年底增长13.51%;浦银理财和农银理财紧随其后,但增速出现分化。业内人士指出,去年国有行理财子规模增长,主要受益于手工补息被禁止后的资金流向调整,今年城商行和股份行理财子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头部机构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 **固收类产品仍是主力,差异化布局初显**:截至2025年6月末,全市场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占比高达97.20%,理财公司产品中固收类占比也普遍超过90%,浙银理财和法巴农银理财更是达到100%。这表明固收类产品仍然是理财市场的中坚力量。同时,公募理财产品占据了市场募集方式的绝对主导地位,占比达94.82%。在混合类产品方面,农银理财和光大理财的混合类产品占比显著高于同业,体现了其在平衡收益与风险方面的积极尝试,预示着未来产品结构可能出现更多元化的发展。


财联社8月13日讯(王蔚 实习生 罗阳 朱重学)距离2025年年中已过去一个半月,随着理财业务报告的陆续披露,各家理财公司今年上半年的理财情况浮出水面。

据财联社不完全统计,截至发稿日,共有13家理财公司披露2025年上半年理财业务报告,包含1家大行理财子、7家股份行理财子、4家城商行理财子以及一家合资理财公司。

从披露数据上来看,13家理财公司中,8家理财公司的理财业务规模较2024年底实现正增长,其中法巴农银理财2025年6月底存续规模487亿元,较去年底增长64.82%;5家理财公司的理财业务规模较去年底有所下降,分别是农银理财、平安理财、青银理财、广银理财、浙银理财。

从存续产品规模占比上看,理财公司产品仍以固收类为主,占比均超90%,其中浙银理财、法巴农银理财存续均为固收类产品;13家理财公司均未存续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

超6成理财公司实现正增长,最高64.82%

2025年上半年理财规模持续增长。据中国理财网披露,截至2025年6月末,市场存续规模30.67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38%,其中理财公司产品存续规模27.48万亿,较年初增长4.45%。

具体到各家而言,13家已公布报告的理财公司规模增长分化,8家理财公司较去年底实现正增长,5家理财公司规模则有所下降。如下图所示:

数据来源:中国理财网,银行或理财公司官网,财联社整理

13家理财公司中,光大理财以1.79万亿的规模跃居第一,较去年底增长13.51%;农银理财紧随其后,但规模下降超1成;浦银、平安理财保持万亿规模,但增速分化,浦银理财增长1.9%,平安理财下降4.5个百分点。

中小型机构成为增长主力军。华夏、苏银、杭银理财均实现超17%的高速扩张,恒丰理财更以25%的增速领跑,显示部分城商行理财子公司通过特色化产品及渠道实现突围。外资背景的法巴农银理财得益于中方银行的渠道支持,实现爆发式增长64.8%,达到487亿元的规模,凸显外资股东赋能下“小而美”机构的增长潜力。

业内人士表示,去年主要是国有行理财子规模在增长,背后的主要原因是禁止手工补息之后,资金流向国有行和一些城商行理财子,股份行理财子规模增长不大,今年主要的城农商行和股份行理财子依旧维持高速增长,头部几家机构之间竞争激烈。

理财产品差异化布局渐显

从披露存续产品类型上看,当前理财市场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化特征,即募集方式向公募集中、资产配置向固收集中。

据中国理财网披露数据,截至2025年6月末,市场公募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9.08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94.82%,占比较年初减少0.10个百分点,私募理财产品存续规模1.59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5.18%。其中,理财公司存续产品中,公募理财占比94.47%,私募理财占比5.53%。

按投资性质来看,据中国理财网披露数据,全市场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为29.81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达97.20%,较年初减少0.13个百分点;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为0.77万亿元,占比为2.51%,较年初增加0.07个百分点;权益类产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存续规模相对较小,分别为0.07万亿元和 0.02万亿元。

具体到各家而言,已发布报告的13家理财公司中,也呈现出高度集中的产品结构特征,不同类型机构在募集方式和产品类型上表现出极强的一致性。在募集方式上,理财公司充分运用牌照优势,公募产品占据绝对主导地位,除广银理财、光大理财、农银理财、浙银理财外,其余所有机构公募产品占比均超95%,其中平安理财、恒丰理财和法巴农银理财几乎完全依赖公募产品。

按投资类型划分,固收类产品构成核心支柱。13家机构固收类产品占比均超90%,其中浙银理财、法巴农银理财达到100%,浦银、平安、华夏理财等多家机构占比超99.5%。13家权益类产品几近缺失,最高占比仅0.13%,均未涉及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混合类产品布局差异较为明显,农银理财混合类占比9.15%,显著高于同业,反映出其在平衡收益与风险上的尝试,此外,光大理财混合类产品占比也较高,达到了7.36%。具体如下图所示:

数据来源:中国理财网,银行或理财公司官网,财联社整理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理财公司 规模增长 固收类产品 公募理财 产品差异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