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tlantic 每日综述 - 2025年8月12日
Trump Forces His Opponents to Choose Between Bad Options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8月12日, 17:44 ET
本文的核心论点是,唐纳德·特朗普的政治力量部分源于他迫使对手陷入“双输”困境的能力,让他们不得不在糟糕的选项中做出选择,从而在道义或策略上陷入被动。文章通过一系列实例论证了这一观点。
首先,文章以当前的再划分选区(gerrymandering)争议为例。伊利诺伊州州长普利茨克等民主党人谴责特朗普推动的共和党选区重划是“作弊”,然而,纽约州和加州等地的民主党人也正考虑采取类似手段反击。这使民主党人陷入两难:是坚守公平选区的原则而可能失去政治权力,还是为了对抗而放弃原则,从而削弱自身立场。
文章回顾了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的类似困境。当时,一些白宫助手通过拒绝执行总统命令或藏匿文件来阻止其有害政策,这在短期内可能保护了国家,但却开创了民选总统的合法指令被非民选官员否决的危险先例。同样,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为劝阻特朗普动用现役部队镇压抗议,被迫参与了一场被认为将军事卷入国内政治的白宫作秀,事后他为此道歉。
在司法层面,对特朗普离任后的行为提起公诉也面临两难。不起诉会传递出“法律之下并非人人平等”的信号,鼓励更多滥权行为;而起诉则冒着将司法体系党派化的风险,这正是特朗普反向指控拜登政府的做法。最终结果可能是最糟的:特朗普不仅从“政治迫害”的叙事中获益,而且在大多数案件中通过拖延战术避免了审判和定罪。
当前,华盛顿特区市长穆丽尔·鲍泽也面临类似抉择:是强力反对特朗普联邦化特区警方的举动(可能招致更严厉的报复),还是默许顺从(意味着放弃城市自治权)。文章最后引用巴里·戈德华特的名言“为捍卫自由而极端并非恶行”,指出特朗普的对手正被迫采纳这种哲学,这本身就证明了特朗普通过制造这些困境所获得的强大力量。
Trump’s Dreams for D.C. Could Soon Hit Reality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8月12日, 15:21 ET
文章指出,尽管特朗普总统宣布将联邦化华盛顿特区的警察部队并部署国民警卫队以“清理”首都的犯罪和混乱,但他的宏大计划在法律和实践层面均面临巨大限制,最终可能沦为一场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效果的行动。
特朗普承诺解决特区的“犯罪、流血、骚乱和肮脏”,包括清理无家可归者营地、废除现金保释制度、结束“庇护城市”政策等。然而,法律为他的行动设定了严格的界限。根据1973年的《地方自治法》,总统在紧急状态下接管特区警察部队的期限最长为30天,任何延期都需要国会批准,而这在政治上几乎不可能实现。
特区总检察长布莱恩·施瓦尔布公开挑战特朗普的“紧急状态”声明,称其“史无前例、无必要且不合法”。他引用数据指出,特区犯罪率正处于30年来的低点,与去年同期相比,凶杀案下降了12%,暴力犯罪下降了26%。尽管特朗普抓住个别暴力案件大做文章,但总体数据并不支持其说法。
在实践层面,特朗普的计划也困难重重。虽然特区警察工会表示欢迎联邦化,但也强调这应是临时措施,并与特朗普在警力规模上存在分歧。此外,部署的国民警卫队规模有限(约800人,任何时候仅100至200人协助执法),主要扮演辅助角色。至于特朗普承诺的其他改革,如修改保释法或道路建设,均超出了《地方自治法》授予总统的权力范围。
文章援引专家观点,康奈尔大学教授约瑟夫·马古利斯预测,当特朗普意识到自己权力有限时,他会很快失去兴趣,称此举为“毫无意义的象征性演习”。但也有专家如露丝·本-吉亚特认为,此举的更深层目的是让公众习惯于联邦力量进入民主党执政城市的做法。文章最后总结,特朗普表现出改造首都的“天生本能”,但并未意识到其权力在白宫大门之外是极其有限的。
The Colors of the World, Seen From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8月12日, 13:29 ET
这是一篇图片报道,展示了国际空间站(ISS)宇航员近期从轨道上拍摄的一系列地球的壮观景象。这些照片以独特的视角捕捉了地球的色彩和宇宙的奇观,内容包括绚丽的极光、月落的瞬间以及璀璨的银河。
Dear James: Do I Need to Shut Up at Work?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8月12日, 13:00 ET
本期“亲爱的詹姆斯”专栏回答了两位读者的提问。
第一位读者自称是一个天生“直率”的人,在工作中无法容忍效率低下和官僚作风,时常忍不住直言不讳,但又因此感到困扰,询问自己是否应该“闭嘴”或者干脆辞职。专栏作者詹姆斯·帕克回应称,她不应抑制自己的批判本能,并认为如果工作环境无法满足她的高标准,那么辞职永远是一个好时机。他肯定了读者作为“共同的分母”的角色,认为这恰恰是她不愿容忍平庸和无能的表现。
第二位读者是一位66岁的康复中的酒瘾者,他表示在经历了40多年的心理治疗后,仍感觉被童年阴影和酒精问题困扰。面对黯淡的世事,他询问自己是应该放弃这个世界,还是应该努力戒酒生活。詹姆斯以一首简短的诗歌作为回应,鼓励读者不要屈服于沮丧(“Don’t be bummed into submission”),并强调只要还有意志,就应该继续努力尝试。
A Management Anti-Fad That Will Last Forever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8月12日, 11:00 ET
本文提出,企业管理者应停止追逐那些稍纵即逝的管理潮流(如“六西格玛”),转而采纳一个永恒的“反潮流”策略:真正关心并提升员工的幸福感。作者认为,这一看似简单的人本主义方法,已被研究证明能显著提高公司的生产力和盈利能力。
文章首先批判了类似“六西格格玛”的管理方法论。数据显示,在采用该计划的大公司中,91%的股票表现最终落后于标普500指数。作者认为,这些方法将员工视为机器,最终往往以失败告终。
取而代之的是,作者引用了投资研究公司Irrational Capital的一项研究。该研究发现,在长达11年的时间里,员工幸福感排名前20%的标普500公司,其股价表现比排名后20%的公司高出近6个百分点。相比之下,薪酬福利等外在奖励带来的差距仅为2个百分点。
该研究总结出提升员工满意度和公司业绩的六个关键内在因素,按重要性排序为:1. 创新:管理者对员工意见和新想法的开放态度。2. 直接管理:清晰、坦诚的沟通。3. 组织效率:高效、非官僚化的流程。4. 参与度:领导层支持员工学习和成长。5. 情感联系:鼓励同事间建立友谊的文化。6. 组织一致性:公司的外部使命与内部文化相匹配。
文章最后引用陀思妥耶夫斯基对技术官僚主义解决方案的批判,认为将人数字化的管理时尚是“水晶宫”式的错觉,注定会失败。作者总结道,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摆脱这种困境的方法都非常简单:“把人当人来对待”。
Vladimir Putin Could Be Laying a Trap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8月12日, 09:35 ET
文章分析指出,即将在阿拉斯加举行的特朗普与普京的峰会,可能是一场由俄罗斯总统精心布置的陷阱。专家担忧,特朗普急于达成协议以结束乌克兰战争的愿望,可能会使他落入普京的圈套,接受对乌克兰不利的条款,并可能最终将矛头指向拒绝不公协议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文章背景分析称,普京在乌克兰的夏季攻势未达预期,国内经济也面临困境,因此他需要时间来改变战局。通过同意举行峰会,他给了迫切希望获得外交成就(甚至诺贝尔和平奖)的特朗普一个机会。然而,普京并未在核心要求上做出任何让步,他仍然坚持俄罗斯保留已占领的领土,并要求乌克兰放弃未来的安全保障。
前国家安全顾问约翰·博尔顿警告说:“普京已经赢了”,仅仅获得在美国领土上与美国总统会晤的机会,就足以提升其国际地位。专家们的核心担忧是,如果特朗普达成一份单方面有利于俄罗斯的协议而泽连斯基拒绝接受,那么在特朗普眼中,泽连斯基将成为和平的“障碍”,这可能导致美国停止对乌克兰的关键支持。
特朗普政府驳斥了其可能被普京智取的说法,并强调特朗普在六个月内“解决了七场全球冲突”。然而,特朗普过去与普京会晤后重复克里姆林宫说辞的历史,以及他近期对泽连斯基宪法程序的抱怨,都加剧了外界的忧虑。
欧洲国家正警惕地关注事态发展,并已承诺在美国退出冲突时加强对乌克兰的武器供应。文章最后总结,此次峰会风险极高,普京可能会利用其“克格勃的魔法”再次影响特朗普,从而在乌克兰问题上取得战略性胜利。
Kari Lake’s Attempt to Deport Her Own Employees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8月12日, 08:00 ET
本文揭示,被任命为美国全球媒体署(USAGM)负责人的卡里·莱克(Kari Lake),正在试图将曾在其下属机构“美国之音”(VOA)持J-1签证工作的外国记者驱逐出境,此举是其迅速瓦解这家政府资助的媒体机构的一部分。文章认为,这一行动不仅损害了美国作为全球软实力的形象,也让这些记者面临返回母国后可能遭受迫害的危险。
自今年2月上任以来,莱克迅速采取行动,几乎摧毁了VOA及其姊妹网络。她让大部分员工行政休假,解雇了数百名合同工,并终止了全球多地的节目播出,导致VOA自1942年成立以来首次“停播”。如今,她将矛头对准了持J-1文化交流签证的外国记者,将他们歪曲为“国家安全威胁”和“间谍”,并公开表示要亲自将他们送上飞机。
这些J-1签证持有者是VOA从世界各地招募的专业人士,负责以普通话、印尼语、波斯语等多种语言进行广播,以对抗敌对国家的宣传。根据签证规定,他们被解雇后必须在30天内离开美国。文章讲述了孟加拉语组主编萨比尔·穆斯塔法等记者的经历,他们被迫在短时间内处理个人事务并离开美国。对于一些来自威权国家的记者而言,被驱逐回国意味着巨大的个人风险。
文章指出,莱克的行为反映了特朗普政府大规模驱逐议程的延伸,其打击目标已从无证移民扩展到曾被美国政府招募的专业人士。前VOA主管和新闻自由组织对此表示谴责,认为此举“极其短视”,它削弱了美国在全球信息战中的影响力,为中国、伊朗等国留下了真空。这一事件也对美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了进一步的损害,让外界看到一个正在排斥其曾经欢迎的人才的美国。
The AI Takeover of Education Is Just Getting Started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8月12日, 07:30 ET
文章论述了人工智能(AI)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渗透K-12教育系统,这一“接管”进程才刚刚开始。从学生利用AI完成作业(包括作弊和辅助学习),到教师使用AI处理行政工作,AI已成为教育领域不可逆转的力量。然而,关于如何正确引导和规范AI的应用,各方尚未达成共识,这给教育的未来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学生层面,AI的使用已变得非常普遍和复杂。他们不仅用AI生成论文,还学会了如何规避抄袭检测工具。同时,AI也被用于备考、生成个性化学习指南等合法用途。
教师层面,AI工具正帮助他们减轻繁重的工作负担。近三分之一的K-12教师表示上学年每周都使用AI。像MagicSchool AI这样的平台,能帮助教师创建课程、评分标准和成绩单评语,每周可节省5到10个小时。目前,全美约有250万教师在使用该平台。
学区和政府层面也在大力推动AI。迈阿密公立学校系统已向高中推广谷歌的Gemini聊天机器人;特朗普总统签署行政命令,鼓励在课堂中整合AI;微软等科技巨头承诺投入数十亿美元支持AI教育,并与美国教师联合会等组织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培训教师。
然而,AI的引入也带来了问题。休斯顿独立学区被指其课程中混入了AI生成的低质量内容,如包含错误的图片和费解的提问。此外,城乡和贫富差距可能导致AI教育资源的不平等。
文章总结道,教育界正处在一个“非常困惑的境地”。所有人都认识到教育需要为AI时代升级,但没有人确切知道该如何做。学校在禁止和鼓励之间摇摆,而科技公司和政府的强力推动使得AI的全面普及似乎已成定局。一旦学校完全投入AI的怀抱,将再也无法回头,这将对未来一代人的成长和整个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Trump Is Right That D.C. Has a Serious Crime Problem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8月12日, 07:00 ET
本文作者Charles Fain Lehman认为,尽管特朗普总统对华盛顿特区犯罪问题的描述充满夸张言辞,但其核心论断——特区确实存在严重的犯罪问题——并非空穴来风。虽然近期的犯罪数据有所下降,但特区长期的暴力问题依然严峻,只是特朗普提出的联邦接管方案可能是错误的解决方案。
文章首先承认,与2023年的峰值相比,特区的凶杀案和劫车案数量确实在下降。然而,从更长的时间线来看,情况并不乐观。2024年底的谋杀率虽低于2023年,但仍比十年前高出约70%。特区的谋杀率(每10万居民约26.4起)远高于纽约市(3.8起),甚至超过了芝加哥和亚特兰大,接近孟菲斯和底特律等以犯罪闻名的城市。
此外,暴力犯罪在特区高度集中。2023年,57%的凶杀案发生在最贫困的第7和第8区。研究表明,该市约60%至70%的枪支暴力事件是由大约500人造成的。这种高度集中的暴力对特定社区造成了毁灭性影响。
作者认为,特朗普抱怨的“肮脏”和公共秩序问题也有数据支持,如无家可归者数量和卫生投诉请求的增加。这些问题共同加剧了居民的不安全感。
尽管承认问题的存在,作者对特朗普的解决方案表示怀疑。他认为,为期30天的联邦接管很可能只是摆个姿态,然后宣布胜利,而无法解决根本问题。作者建议,一个更有效的策略应该是“精准打击”:集中资源针对导致绝大多数暴力犯罪的少数人和特定地点。这包括逮捕并起诉这些“关键少数”,并将经验丰富的警察部署到犯罪热点地区。这种“精准威慑”策略在2005年曾成功降低了特区的凶杀案率。
文章的结论是,真正重要的是认识到特区存在一个真实且严重的问题,并找到负责任的、有证据支持的解决方案,而不是进行一场政治表演。
No Parents Allowed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8月12日, 07:00 ET
这篇短文介绍了摄影师艾德丽安·萨林格(Adrienne Salinger)的摄影集《在我的房间里》(In My Room)。该书于本月再版,收录了她在1980年代和90年代拍摄的美国青少年在他们卧室里的肖像。
文章指出,在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出现之前,卧室是青少年构建自我认同的重要空间。他们用房间的墙壁来展示自己对乐队的品味、纪念成就,并塑造个人形象。萨林格的书捕捉了青少年从童年向青春期过渡的转折点,照片中,他们的毛绒玩具、海报、玩偶和一些与成人世界相关的物品并存。通过这些私密空间的影像,萨林格揭示了青少年们当时的记忆、欲望和自我认知。
‘The Death Penalty Has No Place in This Country’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8月12日, 07:00 ET
本栏目刊登了读者对《大西洋月刊》2025年7月刊封面故事《见证》(Witness)的回应。该文由伊丽莎白·布鲁尼格(Elizabeth Bruenig)撰写,记录了她在美国死囚牢房的见闻。
读者的反馈呈现了多元化的观点:* 辛西娅·韦恩:对布鲁尼格的报道表示感谢,认为死刑在道德上应受谴责,并与美国民主原则不相容。她以密苏里州处决马塞勒斯·威廉姆斯的案例为例,指出即便存在无辜证据,死刑仍在执行。* 让·马丁:以匹兹堡犹太教堂枪击案为例,认为检方坚持寻求死刑,而非接受认罪换取终身监禁的提议,给幸存者和受害者家属带来了漫长的审判和持续的痛苦。* 斯科特·麦凯·华莱士:作为曾亲眼目睹一次电椅处决的监狱系统前雇员,他支持对恶性一级谋杀案保留死刑。他认为,死刑反对者常常忘记受害者,并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处决是正义而非复仇。* 萨拉斯瓦蒂·韦达姆:批评原文未能重点关注处决无辜者的风险,并分享了她兄弟的案例。她的兄弟在20岁时因谋杀罪被定罪,至今已服刑四十多年,而家人坚信他是无辜的。
最后,作者伊丽莎白·布鲁尼格回应称,她感谢读者的深入思考,并承认死刑是一个复杂且能激发强烈情感的话题。她希望自己的文章能为反对死刑的人们提供论据,并期待通过对话,最终能在一个更公正的世界里终结死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