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 08月13日
如果动物死在南极陆地上 它的尸体最后会变成什么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南极动物的遗体在陆地上的最终去向,取决于其死亡地点的环境。在海岸线或半岛附近死亡的动物,其遗体会被巨鹱和南极贼鸥等食腐动物首先分解,随后由跳虫、细菌和真菌进一步处理,最终被雨水和融雪冲入海洋。若动物在极度干燥的南极无冰区(如南极干谷)死亡,遗体则因缺乏分解者而以冻干“木乃伊”的形式保存极长时间,并缓慢被风化侵蚀。至于永久冰封的内陆地区,动物难以到达,若死亡,遗体预计会被完全冰封并长期保存。

在南极海岸线或半岛附近死亡的动物遗体,会经历一个多阶段的分解过程。首先,巨鹱和南极贼鸥等食腐动物会吞食大部分遗体。随后,跳虫(弹尾纲动物)作为重要的分解者,能在极低温度下工作,进一步分解有机物。最后,细菌和真菌接力,将遗体分解至难以分解的残骸,这些残骸最终会被降雨和季节性融雪冲入海洋。

南极无冰区,如著名的南极干谷,气候极度干燥且年平均气温低,缺乏冰雪覆盖。在此类地区死亡的动物遗体,由于缺乏食腐动物、细菌和真菌,能够以冻干“木乃伊”的形式保存数千年。这些遗体在风化和侵蚀作用下会逐渐失去水分,最终像石头变成沙子一样消失,但这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

永久冰封的南极内陆地区,动物极少能够到达。如果动物在此类地区死亡,其遗体预计会迅速被完全冰封并长期保存,其形态可能类似于长期保存在冰箱中的“僵尸肉”,整体保存完好,但肉质颜色可能有所变化。

企鹅的活动产生的“生活垃圾”,如粪便、羽毛和蛋壳,以及它们的遗体,最终的归宿与海岸线附近死亡的动物类似,都会被雨水和融化的雪水冲入海洋。这一过程对于维持企鹅繁殖地的清洁至关重要,避免垃圾堆积影响其活动空间。

南极洲的生态系统依赖于分解者(如跳虫、细菌和真菌)来处理有机物,包括动物遗体和粪便。这些分解过程对于维持南极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循环至关重要,并将有机物带回海洋生态系统中。

很多人可能好奇过,南极动物在陆地死亡的话,最终它们的遗体会变成什么样?其实,这个要看动物在什么地方死亡,因为南极洲有几种不同的环境,这些环境对动物遗体的保存情况完全不同。


△ 阿德利企鹅的遗骸,它被冰雪覆盖了,所以保存了很长时间,图片:Steven Emslie

以下是我提供的三种:

第一种,如果动物是在南极洲海岸线附近或者南极半岛上死亡,那么它们和在普通地方死亡没有太大的区别。

动物遗体最先会被大型食腐动物找到并吃掉大部分,就像人类生活的大陆上,食腐秃鹫会找到并吃掉那些死亡的动物一样。

在南极洲主要有两种食腐动物,一种是巨鹱(hù)——它也叫作巨海燕,另一种是南极贼鸥——这种鸟类以偷袭幼鸟、抢夺其他鸟类巢穴而臭名昭著。


△ 南乔治亚岛上两只南极贼鸥(左)和一只巨海燕(右)争夺一只海豹遗体,图片:Wikimedia Commons

当被食腐动物吃的差不多的时候,另外一类动物就会登场——跳虫,这是南极洲最小的陆地动物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动物之一。

跳虫并不是特指某种动物,而是弹尾纲(Collembola)的总称,它们也是六条腿的,与原始昆虫有亲缘关系

南极洲也有多种跳虫,它们能够在极端低温下工作,例如一种名为Gomphiocephalus hodgsoni的南极洲跳虫,其身体可以在零下38摄氏度的环境下工作。


△ 跳虫

这些动物是南极洲有机物的分解者,对南极土壤生态系统至关重要,它们不仅会对动物遗体进一步分解,还会对如动物粪便等有机物进行分解[1]。

接下去是细菌和真菌——没想到吧南极也有作为分解者的细菌和真菌,它们会继续将动物遗体分解。

最后,剩下的难以被分解的动物遗骸,通常会因为降雨和冰川季节性融化,最终被冲入海洋!


△ 阿德利企鹅的遗骸,这些与图一来自同一地区,融雪让它们暴露出来,图片:Steven Emslie

大部分南极动物的死亡都是这种情况,因为几乎所有南极动物都生活在海岸附近和岛屿上,而南极腹地环境过于极端,并没有动物能够到达。

据信,帝企鹅是能够迁徙到南极最内陆地区的动物,它们是唯一一种在南极冬季繁殖的企鹅,它们会跋涉50至120公里穿越冰层,抵达远离海岸的繁殖地。

不过,帝企鹅到达的区域远还没有到达南极腹地,南极内陆距离海岸最远的地区有900公里左右。

所以,虽然企鹅的遗体可能被冰雪覆盖并保存很长时间——就像开头那只阿德利企鹅遗骸一样,但最终也会因为融雪而暴露出来,以及最后被冲入海洋。


这里再提一点,很多人可能好奇过,南极的企鹅粪便最后要怎么办?

其实企鹅粪便、羽毛、蛋壳等等企鹅活动的“生活垃圾”,最终归宿也基本都是被雨水和融化的雪水冲入海洋。

这个过程(被水冲走)是南极企鹅能够在南极活动的关键,不然可能不用一年时间,它们的繁殖地和活动场所就会积累起来厚厚的“生活垃圾”和企鹅遗体,从而变得无法活动。

第二种,如果动物在南极的无冰区死亡,那么它们和在沙漠中死亡有点相似,但是南极无冰区死亡的动物,其遗体可以保存更长时间。


△ 南极干谷

南极洲大约有1-2%的地区是永久无冰的,这些地区因为地形和气候条件的共同作用,变得极度干燥,几乎不会有降雪,所以没有被冰雪覆盖。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地区是温暖的,那里的气温依然很低,年平均气温在-20℃左右。

南极干谷是最著名、最大的南极无冰区,其面积达到4800平方公里,占整个南极洲面积的0.03%,同时那里也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地区,年平均气温约为-19.8°C。

南极干谷距离海岸不算远,动物有可能会进入那里,但是极端的环境让动物生存变得困难,很多进入的动物会死亡,因此企鹅和海豹的遗体经常在那里被发现。

这些地区没有食腐动物活动,也少有能够分解遗体的细菌和真菌,所以动物遗体会被保存很长时间。


(上图)这是一只在南极干谷中死亡的海豹,它看起来有点像是沙漠中死去、被风干的“木乃伊”,但是南极的这些遗体是冻干的“木乃伊”。

这些动物遗体身体水分结冰,但是随着风化作用也逐渐失去水分,最终它们整个遗体也会因为风化和侵蚀,而完全消失,就像石头变成沙子一样。

不过时间会很长,一些发现的海豹遗体甚至已经超过2600年。


(上图)这只企鹅遗骸也是来自南极干谷的,它身体组织已经被风化殆尽,在南极干谷,企鹅的遗体通常更快被风化、侵蚀,因为它们的体型更小。

第三种,就是在永久冰封的内陆死亡。目前似乎并没有发现这样的动物遗骸,因为动物无法到达这些地区。

我们只能简单猜测下在这些地区死亡最终会怎样?

在这些地区死亡的动物,它们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完全冰封,最后被冰雪覆盖,并一直保存。

至于这些遗体看起来到底是什么样的?


我觉得可能和那些长期保存在冰箱中的“僵尸肉”有点相似吧,虽然肉质的颜色会发生一些变化,但整体保存会非常完好,非常新鲜。

参考:

[1].https://theconversation.com/how-insects-and-the-smallest-animals-survive-antarctica-250314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南极 动物遗体 分解过程 生态系统 风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