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8月12日
西方终于有自己的绿坝·花季护航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英国《在线安全法》要求用户观看成人内容需进行年龄验证,可通过自拍、证件或信用卡验证。然而,该系统上线后迅速被网友发现漏洞,如使用游戏角色截图或AI生成假证件即可绕过。此举引发了对隐私和技术有效性的担忧。文章回顾了中国“绿坝”软件的类似经历,并指出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也纷纷出台类似法规,旨在保护青少年免受网络有害信息侵害。尽管初衷是保护儿童,但这些措施在实践中面临挑战,并引发了关于技术局限性、隐私泄露以及用户规避行为的广泛讨论,凸显了在互联网时代平衡保护与自由的复杂性。

英国《在线安全法》要求观看成人内容的用户进行“高度有效的年龄检查”,可通过自拍、ID证件或信用卡验证,此举旨在保护青少年免受网络有害内容侵害,但引发了对隐私和数据安全的担忧。

该年龄验证系统上线不久即被网友发现大量漏洞,如使用《死亡搁浅》角色截图、AI生成的假身份证等均可成功绕过验证,显示出技术在规避限制方面的局限性。

西方国家在网络监管方面呈现出“花季护航”模式的全球化趋势,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也相继出台了类似年龄验证或限制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的法律,但具体执行方式和效果各异。

科技巨头如YouTube、Google积极响应,推出年龄估算技术,而Meta则通过游说试图将年龄验证责任转移给应用商店,反映了企业在应对监管时的不同策略。

尽管这些措施以保护儿童为名,但隐私权专家和非营利机构对其提出批评,认为可能威胁成年人的数字匿名性并增加个人隐私数据泄露风险,引发了关于技术风险、隐私保护与用户自由之间的持续博弈。

续写20年前大洋彼岸 绿坝传奇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绿坝·花季护航」? 

「净化网络环境,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它强行赋予自己的使命。它曾有设计很多功能,其中之一,就是以肉色区域识别色情图片,导致猪猪照片惨遭屏蔽…… 

当时,这破玩意本来是要全面预装在所有中国电脑里的……后来幸好迫于舆论压力叫停了。 

但是没想到已经 2025 年了,大洋彼岸的西方国家们,正在上演一出比绿坝更加精彩的「护航大戏」。

照相验龄?

7 月底,英国正式施行《在线安全法》。该法律规定任何观看成人内容的用户,都需要接受「高度有效的年龄检查」。 

所以做双层 OLED 虽然难,但确实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然而,实际执行起来异常的魔幻:用户需要对着摄像头拍一张照片,让 AI 来判断你是否已满 18 岁。 

需要采用这种验证方法的,除了 P 开头的网站之外,也包括 Reddit、Discord、Grindr、Bluesky、X 等管理起来不是特别严格的社交平台。 

除了自拍,用户还可以选择提供 ID 证件照片或信用卡验证。 

但问题是,用正常人的脑袋都能想到,大部分用户在访问 P 站的时候,应该是不希望实名的…… 

更何况,万一数据泄露了呢? 

高科技遇上骚操作

问题是这个验证年龄的 AI,并不是像英国政府所说的那样,很「有效」。 

英国政府低估了网友的智慧。法律施行不到 24 小时,网友们就找到了各种绕过年龄验证的方法:使用虚拟专用网、AI 生成的假身份证等等…… 

如果你还在担心自己长得太年轻,通过不了验证——你还是想多了。 

别说年龄了,它甚至连真假都分辨不出来。

奇葩案例开始不断涌现:有个英国小屁孩用《死亡搁浅》角色山姆(弩哥 Norman Reedus 饰演)的截图,成功通过了年龄验证系统。 

到底该说 Decima 引擎强大,小岛团队的建模顶级,还是 AI 识别系统弱智呢? 

答案更可能是后者。毕竟它能把假人当成真的,也能把真脸当成面具…… 

各种各样的漏洞,在法律生效不到一天后就被发现,效率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当年的绿坝,两者的反破解水平,真是「半斤八两」。 

根据国外新闻,法律出台后,虚拟专用网也成为了这个年龄验证系统最受欢迎的破解工具…… 

(确实没想到,2025 年了,外国网友也被迫用上了。) 

但更讽刺的还在后面: 

英国这条法律还规定,网站推广帮助绕过年龄验证的工具,属于违法行为……

「花季护航」模式,输出全球

国家层面,英国并非花季护航的独行侠。 

美国之前一直有一条「年龄验证违宪」的判例,但是在今年刚刚被最高法推翻了。截至目前,美国已经有 19 个州实施了年龄验证法律。 

澳大利亚则更进一步,目前干脆禁止了 16 岁以下用户使用社交媒体。 

相比英国的自拍验证,欧盟的方案更加系统一些:它推出了一个年龄验证的数字身份系统,来保护儿童在线安全。目前有 5 个欧盟国家正在试行这个系统。 

各国做法虽然各有不同,但目标出奇地一致:保护儿童面授网络有害内容的侵害。

08、09 年那会就在上网的中国同学们,大概快要 PTSD 了。 

公司层面,YouTube 在这场运动中表现得十分积极。它在美国市场上线了年龄估算技术,通过多种显式和隐式手法来识别青少年用户,并启动额外保护措施。 

兄弟公司 Google 也不甘落后,开始在 Google 账户中使用相似的年龄估算功能。 

Meta 则陷入了和苹果、Google 的论战,围绕儿童年龄检查的立法,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具体来说,Meta 花钱游说了一些美国地方立法机构,将判定年龄的责任交给应用商城(App Store 和 Play 商店),而不是应用服务商(Facebook 和 Instagram)。 

总的来说,在西方国家,针对青少年的网络监管,在今年真的开始发力了。 

——只不过,这种努力虽然包装在「隐私」和「保护儿童」的名义下,味道却实在有点熟悉。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和中国网民曾经疯狂攻击绿坝一样,西方舆论界也不太看好这个年龄审核的趋势。 

美国的一些非营利机构、隐私权专家等,都对年龄验证的要求提出批评。他们认为,这类法律打着「保护儿童」的旗号,却会威胁到成年人的数字匿名性,让更多个人隐私数据暴露在风险之下。 

支持者则认为,保护儿童面授有害内容侵害,是政府和立法者的天生责任。技术风险可以通过不断改进来弥补。 

反正如网络安全的铁律所说,只要有额外的技术,就有额外的攻击面。只要有限制,总会有人会想办法绕过它。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英国为代表的西方青少年网民,在这场冲破新「绿坝」的较量中,目前略胜一筹。从虚拟专用网到假证件,从游戏截图到各种不断被发现的「黑科技」,他们展现出了惊人的创造力。 

中国网友,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

跳出地域和意识相态的框架,你会发现人类在面对同样问题时,反应是如此的相似: 

政府想要保护,公司想要盈利,隐私倡导者想要自由,而青少年想要突破所有限制。

这场全球性的「花季护航」运动,海江继续下去。技术会越来越复杂,争议也会越来越激烈。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在互联网时代,保护青少年的愿望,如果不加控制,或者出发点就是错的,一定会变成不切实际的妄念——这一点是全人类共通的。

至于那些正在用各种「骚操作」破解年龄验证的外国小屁孩们,他们大概不会想到…… 

自己正在续写一个 20 年前始于大洋彼岸的传奇故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爱范儿”(ID:ifanr),作者:杜晨 ,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年龄验证 网络安全 隐私保护 绿坝 青少年上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