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发布消息,近日,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上,《东莞市加快潮玩和动漫产业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发布,东莞计划拿出1.2亿元产业扶持资金,从产业生态、开拓市场、内容创作、动漫产业、要素保障等五大方面支持潮玩和动漫产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将支持潮玩和动漫企业提升原创设计能力,鼓励打造潮玩相关城市文化地标,发展“潮玩+”工业旅游,扶持打造顶级原创动漫精品,助力企业开拓新市场等。
与此同时,东莞更欢迎全球潮玩动漫头部企业、知名IP、平台巨头来莞设立总部、区域中心、研发基地,最高资助500万元。市镇联手提供优质低成本产业空间,支持园区争创各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最高奖励200万元。
“世界潮玩看中国,中国潮玩看东莞。”作为改革开放后最早承接全球玩具产业转移的地区之一,近年来,东莞抓住潮玩市场崛起的消费新趋势,推动传统玩具产业向潮玩领域转型,不断打响“中国潮玩之都”的名号。
数据显示,东莞拥有超过4000家玩具生产企业,近1500家上下游配套企业,是全国最大的玩具出口基地。根据《中国潮玩与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24)》,中国潮玩产业占全球潮玩市场总价值约20%。其中,全国近85%的潮玩产品由东莞生产,全球1/4的动漫衍生品由东莞制造。
从北京冬奥吉祥物“冰墩墩”,到年初爆火的电影《哪吒2》周边,再到热度席卷全球的Labubu,几乎每一个爆款潮玩背后,都能看到“东莞制造”的身影。
不过,东莞也并非没有短板。早在2023年,东莞市委党校课题组就在《关于发展潮玩产业 打造“潮流东莞”的建议》一文中提出,东莞的潮玩产业基本仍以代加工生产为主,整体产业结构处于低附加值(仅占10%~20%)环节。与此同时,东莞缺少吸引人才的平台,潮玩设计和销售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愈发突出。
换句话说,东莞潮玩产业的优势仍集中在生产端,在创意研发、IP孵化等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近年来,东莞也在努力推动潮玩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2023年,东莞就曾出台“潮玩11条”政策,从加强原创IP开发和保护、提升原创设计能力、推进集聚发展等方面提出一揽子措施,全力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头部潮玩企业和IP。
根据最新《若干措施》,东莞进一步提出不少针对性举措。比如扶持打造顶级原创动漫精品,适时设立潮玩动漫产业专项子基金,同时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为潮玩动漫产业发展营造更优发展环境等。
从代工制造到IP创造,期待东莞打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Labubu”。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作者:刘艳美,36氪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