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8月11日
报告,我们那个港股IPO,卡住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新的政府投资基金规范要求投小投早,但港股IPO面临多重阻碍。胡总提出抓住港股机会,却遭遇国资股东不配合、流程繁琐、审计问责等问题。赵博士汇报XX科技项目卡在国资股东,新领导担心估值与审计风险。AI投资人小李反映股东协议限制港股IPO,需修改条款流程漫长。新能源投资人小王讲述国资要求增加港股上市地点仍保留对赌回购,双方僵持不下。风控总指出港股IPO高成本低流动性,XX项目为上市取消对赌回购却留下投资损失。讨论最终回归现实,港股IPO更多是头部企业盛宴,普通企业因A股限制、对赌压力和退出需求而被迫选择。

💡 政府投资基金新规要求投小投早,但港股IPO面临多重阻碍,包括国资股东不配合、流程繁琐、审计问责等。

📉 赵博士汇报XX科技项目卡在国资股东,新领导担心估值与审计风险,不愿签字支持港股IPO。

🔄 AI投资人小李反映股东协议限制港股IPO,需修改条款流程漫长,涉及多个部门审批,耗时三个月。

🤔 新能源投资人小王讲述国资要求增加港股上市地点仍保留对赌回购,双方僵持不下,形成困境。

📈 风控总指出港股IPO高成本低流动性,XX项目为上市取消对赌回购却留下投资损失,凸显问题严重性。

会议室里,胡总拍了拍桌子:

“大家都知道,新的政府投资基金指导规范马上就要公布了........既要投小投早投硬投新,又要做耐心资本,还要支持民生保就业,更要支持重点领域,落实国家战略,还要实现财政资金的保值增值,缺一不可。”

胡总接着补充道:

“这就对我们下半年退出工作提出了要求,关系到后面基金的募集.....现在港股IPO非常好,大家一定要抓住这波机会,应报尽报。”

胡总话音未落,下面就叽叽喳喳地讨论了起来。

“去年胡总还说,谁敢去港股上市,就打断谁的腿。”

“港股流动性太差了,即便是上市了,10年也卖不完。”

“去年风控总还特别强调,合格IPO的定义里面,一定要把港股、美股和北交所拿掉。”

投半导体的赵博士举起了手:

“领导,跟您汇报下,那个XX科技项目,港股IPO进度遇到了一些问题。”

“公司计划以630为基准日,近期就递交A1,但是在一个国资股东那边卡住了,他们不愿意配合提供股东核查的资料。”

“IPO是好事啊,为什么呢?”胡总大惑不解。

“之前力主投这个项目的领导调走了,新领导担心港股IPO以后撑不住这个估值,怕以后被审计问责国有资产流失,所以不肯签字。”

“怎么这么多破事,那找人把他们股份接了,或者公司回购,不就行了,干嘛要耽误大家。”

“他们也不愿意转让或者公司回购,说是万一上市之后赚了钱,会被审计问责为什么不等到上市,是不是涉嫌利益输送?”

“又不让企业上市,又不愿意回购转让,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他们的投资经理私下透露,说要么等未来公司愿意到A股,要么就拖到触发回购,反正让他们担责是不可能担责的。”

一边的AI投资人小李附和道:

“我这个XX智能也是,前两天他们创始人过来公司,说要启动港股IPO。但是,股东协议里面合格IPO的定义,不包含港股、美股和北交所,他希望我把这个条款拿掉。”

“今时不同以往了,之前我说加这个条款也是为了保护LP的利益。”

胡总摆了摆手:

“风控总牵个头,项目经理配合,签个补充协议把合格IPO的范围重新约定下就行。”

“但是”。。。。。小李似乎还有难言之隐。

“我们这边没啥问题,就是其他投资人那边就不好说了。有个股东是XX国资,每次都特别麻烦,修改一个协议,需要企业提交申请,项目经理写说明,风控、外部专家发表意见,还要上基金投决、党委会、班子会,然后领导们传签,流程三个月起步,等拿到签字页,咋都要年底了。到时候,他们又要做年终审计,审计又会要他们解释为什么要修改上市地点,修改上市地点是否意味着当初对退出的判断出现了失误.....等等。”

胡总听罢,挠了挠头:

“这个确实难办,这么一搞,等企业上市都得明年底,后年初了,黄花菜都凉了,但好像我们其他人也做不了什么啊。”

新能源投资人小王顺势也接过了话茬:“你这算啥,我这边还有离谱的故事呢。”

“之前某地国资跟我们被投企业说,可以把港股增加为合格IPO的地点,但是上市之后也不能免除上市之前的对赌回购义务。”

风控总推了推眼镜:“国资的担心也情有可原,之前XX项目就是,为了上市而上市。港股IPO一共就募了1个多亿,却花了大几千万中介费,就是为了拿掉跟投资人的对赌回购。现在上市了,每天都没啥交易,留下投资人们干瞪眼。”

“啊?这么离谱的?”这把轮到小王大开眼界了。

“不过港股IPO跟A股的要求一样,必须要取消对赌回购.......你这个项目最后是怎么处理的?”风控总也有点好奇。

“国资提出了一个新方案,他们可以取消对赌回购,但是上市之后他们卖亏钱了,公司要给他们差额补足...........双方僵持不下,现在就尬在这了。”

于是乎,大家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倒起了苦水。

似乎这港股IPO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啊。

终于,在无人关注的角落里,传来了一个灵魂拷问:“那你们说,既然卡点这么多,我们让企业去港股是为了啥呢。”

现场陷入了沉默,似乎无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但事实上,每个人心里都知道问题的答案:港股的牛市与大部分的普通企业无关,只是某些头部企业的流动性盛宴。

对于普通企业来说,要不是A股上不去,谁去港股?

对于企业老板来说,要不是上港股能摘掉对赌回购,谁去港股?

而更重要的是,对于投资人们来说,要不是上港股也算个退出,谁去港股?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港股IPO 政府基金 国资 审计风险 投资困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