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扑-热帖 08月11日
北京统计局:2025年上半年,北京规模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利润下滑67%。住宿利润下滑93%。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期数据显示,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餐饮业利润大幅下滑,尤其是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利润骤降67%。商务宴请减少、公司降本增效导致员工餐标降低,是包间消费力下降的主要原因。许多餐饮企业为应对变化,开始调整策略,例如缩减包间数量、增加卡座,并推出更贴近大众消费需求的菜品。同时,家庭式消费正逐渐取代商务宴请,成为餐饮业的新主力。年轻消费群体对传统包间的兴趣减弱,更偏好“轻社交”的聚会方式。餐饮业的变革反映了经济社会消费能力的变迁,商业活动也正逐渐摆脱酒精依赖,回归价值交换的本质。

📊 **包间利润支撑减弱,餐饮业利润下滑明显**:数据显示,北京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利润总额同比骤降67%,一季度餐饮企业出现亏损。小吊梨汤、旺顺阁·北京菜等多家知名餐饮企业商务消费人群下滑,导致包间人均消费下降15%-30%。上海中高端餐饮同样受到商务宴请需求减少、包间消费力下降的严重冲击,人均消费500元以上餐厅数量锐减。

📉 **降本增效与消费理性化冲击包间生意**:企业普遍推行降本增效,大幅降低员工报销餐标,并对发票报销管理趋严,导致商务宴请消费能力下降。经济下行和消费能力减弱使得消费者更加理性,许多原先选择包间的消费者转向大厅或减少聚会频次,对包间消费造成直接影响。

👨‍👩‍👧‍👦 **家庭式消费崛起,成为餐饮业新增长引擎**:随着商务宴请的式微,家庭式消费正逐渐成为餐厅消费的新主力。家庭聚餐消费者点餐更理性,不追求场面。餐饮企业积极响应这一趋势,在保留高端菜品的同时,推出更多贴近大众消费需求的菜品,并调整包间数量和布局,将部分包间空间改为增加卡座,以适应家庭聚餐的消费习惯。

💡 **年轻群体偏好“轻社交”,包间吸引力下降**:80后、90后成为消费主力,他们更偏好“自我表达”和“轻社交”的聚会方式,对传统以“装修豪华、服务周到”为卖点的包间吸引力减弱。部分餐厅如海底捞创新推出带KTV的包间,或配备茶桌的包间,以满足不同社交需求。上海“福和慧”素食餐厅推出“商务茶宴”,结合禅意空间与精致素食,也体现了对新消费趋势的适应。

🔄 **商业活动变迁,价值交换回归本质**:企业采购非酒类礼品大幅增长,数字文化产品、健康体验服务等新品类爆发,显示商业活动正逐渐摆脱酒精依赖,市场回归价值交换的本质。餐饮业包间的变化,折射出的是消费能力乃至经济社会的深刻变迁,预示着商业周期的脉搏可能从餐桌上的变革开始。

最新的消息是,北京市统计局8月8日发布的消息,2025年上半年,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利润总额仅2.47亿元,同比骤降67%。

《经济观察报》的报道说,北京餐饮门店,正在抛弃包间。

不仅仅是包间没了,现在大饭店都在出来摆摊了。

餐饮业有句俗话:“散台拉人气,包间赚利润”。包间消费成为一家餐厅利润的重要支撑。

北京统计局数字显示,2025年一季度,北京限额以上餐饮企业营收总额为259.1亿元,利润总额为亏损5219万元。

《经济观察报》的报道说包括小吊梨汤、旺顺阁·北京菜、御掌柜等多家餐饮企业均出现商务消费人群数量下滑明显的情况,导致餐厅内包间的人均消费出现了15%—30%不等的下滑。

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1-4月,上海各餐饮业态的总营收为48.75亿,较去年同期下降6.56%。人均消费500元以上餐厅数量从2700家到1300家。

上海中高端餐饮受到商务宴请需求减少、包间消费力下降等因素的严重冲击 。

不止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包间消费下降的情况。比如安徽合肥的一家主打商务宴请的私房菜馆,包间预定量从“一周爆满”到“两三场“。

专业公众号“餐企老板内参”的文章说,有的餐饮门店包厢上座率从70%降至30%,单桌消费金额从人均300-500元降至150元以下。

除了公务接待在下滑外,商务宴请的下滑趋势也非常明显。公司都在降本增效,允许员工报销的人均餐标大幅下降。包间的老顾客频繁提及“报销标准越发严格”“报销标准降低”,并且经常需要将发票拆分开来报销。

经济放缓冲击消费能力,用户更趋理性,许多原本会选择包间的消费人群开始转向门店大厅或干脆缩减频次、取消聚会。

那么,包间就要坐以待毙吗?

其实,有一个重要的转变趋势,今年家庭式消费正逐渐取代商务宴请,成为餐厅消费的新主力。家庭聚餐的消费者点餐时都更加理性,不会太讲究场面。

当消费主力从商务消费逐渐转向家庭亲友消费时,餐饮企业也开始主动调整。

比如在保留商务宴请必备的高端菜的同时,推出了许多价格更贴近老百姓消费需求的菜品。

再比如有的餐厅开始注重给予消费者仪式感,同时调整包间的数量和布局,在缩减了包间数量的同时,将原本用于建设包间的空间改为增加卡座。

除了包间正在从”商务空间“转型为”家庭空间“之外,作为一种餐饮社交方式,传统包间对于年轻人来说,也显得过时了。

有些老牌餐厅的包间,还是以“装修豪华、服务周到”为卖点,而“餐企老板内参”的文章说年轻群体更需要”自我表达“需求,偏好”轻社交“聚会。目前在80后、90后主导消费的趋势下,包间的吸引力进一步削弱。

有些餐厅也随之做出改变。海底捞在西安开的包间带独立KTV,能边唱边涮火锅,还有配备茶桌的包间适合商务洽谈。再比如上海“福和慧”素食餐厅创新推出“商务茶宴”,将禅意空间与精致素食结合。

包间的消失,折射出的是消费能力乃至经济社会的变迁。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企业采购非酒类礼品同比增长184%,其中数字文化产品、健康体验服务等新品类呈现爆发态势。商业活动正逐渐摆脱酒精依赖,市场正在回归价值交换的本质。

或许,下一个商业周期的脉搏,始于餐桌的变革。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餐饮业 包间消费 家庭聚餐 消费趋势 经济变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