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08月11日
抗日英雄丨任光:硝烟中屹立的“民族号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上海衡山路811号的百代小楼,曾是《义勇军进行曲》的灌制地,如今纪念馆内回荡着抗战旋律,深切缅怀左翼音乐家任光。任光,这位浙江嵊县人,早年赴法学习音乐,归国后投身进步文艺活动,以音乐为笔,创作了《渔光曲》等反映底层民众生活的作品。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推动《义勇军进行曲》的录制与传播,并在海外组织抗日歌咏活动。他以笔名“前发”创作的《打回老家去》更是振奋人心。1940年,他加入新四军,次年在皖南事变中为国捐躯,年仅41岁,被誉为“民族的号手”。任光一生创作了大量左翼音乐作品,并支持了聂耳等进步青年,其精神与作品至今仍被传承。

🌟 任光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音乐家,早年留学法国学习钢琴调音与作曲,归国后担任上海百代唱片公司音乐部主任,积极投身进步文艺活动,成为音乐小组的重要成员。

🎶 在九一八事变后,任光以音乐为武器,积极投身抗日救亡宣传。他创作的电影主题歌《渔光曲》轰动一时,体现了他深入体验底层民众生活并用大众熟悉的声音作曲的艺术主张。

✊ 任光在抗战影片《风云儿女》中,积极推动了《义勇军进行曲》的录制与传播,并曾赴法国、东南亚等地组织华侨华人抗日歌咏活动,将中国的抗战之声传遍世界。

💪 他以笔名“前发”创作的《打回老家去》是一首直抒胸臆的救亡歌曲,表达了强烈的民族意志和军民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

🕊️ 1940年,任光加入新四军,在行军中创作新作,却在次年皖南事变突围战中壮烈牺牲,年仅41岁。他被誉为“民族的号手”、“中国的音乐之星”,其音乐生涯创作、灌录、推广了四五十首左翼音乐作品,并支持了聂耳等进步青年。

  梧桐掩映的上海市衡山路811号——《义勇军进行曲》灌制地纪念馆(百代小楼)内,回荡着慷慨激昂的抗战歌曲。参观者肃立瞻仰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左翼音乐工作者的一组肖像照,其中一张为抗日英烈、音乐家任光的遗照。

任光像(资料照片)

  任光,浙江嵊县(今嵊州市)人,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学习钢琴调音技术和作曲。归国后,他担任上海百代唱片公司音乐部主任,与田汉、聂耳等一同参加左翼进步文艺活动,并成为左翼文化团体——音乐小组的一员。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任光以音符为子弹,积极投身抗日救亡的文艺宣传工作。1934年,任光作曲、安娥作词的电影主题歌《渔光曲》,因同名电影的热映,轰动一时。这部反映当时中国底层民众生活状况的影片,也揭示了任光一贯的艺术主张。他坚持,作曲家必须去体验中国劳苦大众的生活,才能用大众最熟悉的声音来作曲。

  1935年,抗战影片《风云儿女》首映,任光在百代唱片音乐部、电通影片公司合唱团,直接推动了电影中男声小组唱《义勇军进行曲》的录制和传播。投身抗战洪流,他还曾到法国、东南亚等地,在华侨华人中开展抗日歌咏活动,无数次指挥人们唱响《义勇军进行曲》,让中国人的抗战之声传到世界各地。

  在他向海外普及的抗战歌曲中,还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打回老家去》,作曲者“前发”,就是任光的笔名。“东北同胞快起来!我们不做亡国奴隶,打回老家去,打回老家去!”这首直抒胸臆的救亡歌曲,表达了不愿做亡国奴的强烈意志,反映了中国军民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

  1940年,任光应叶挺将军之邀投笔从戎参加新四军,为鼓舞士气,他在行军中创作了一批音乐新作。翌年,在皖南事变突围战中,任光不幸被流弹击中,壮烈牺牲,年仅41岁。当时的进步报刊称其为“民族的号手”,叶挺更是赞誉他为“中国的音乐之星”。

  据不完全统计,任光二十余载的音乐生涯中,创作、灌录、推广的左翼音乐作品有四五十首,他还创造条件支持聂耳等进步青年,成为全民族抗战史上的一段佳话。

  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一场主题特展正在上海《义勇军进行曲》灌制地纪念馆(百代小楼)三层举办,来自聂耳家乡云南昆明的一批珍贵文物史料,生动展示了抗战烽火中任光与聂耳之间深厚的革命创作情谊。而在昔日《渔光曲》的创作地浙江宁波,左翼音乐小组的后人们近日与观众一道欣赏了音乐剧《渔光曲》首演。大家感慨:“伟大抗战精神将通过音乐的力量接续传承。”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任光 义勇军进行曲 抗日救亡 左翼音乐 音乐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