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帖子,我站在“文化基因”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很多人会有这种观念。
古人讲究天地君亲师,老师甚至是仅次于皇帝和父母的存在,敬畏老师,敬畏知识,敬畏文化人的氛围流传了几千年。虽然古代也有“男怕入错行”一说,也注重行业的选择。但对于专业壁垒,行业红利顶多是看重,还远达不到敬畏的程度。
其次是高考考比较好的学校,背后反应的问题:高考上比较不错的985,往往是学习能力和勤奋自律的双重作用。所以高考考的好而赚钱多,完美的契合了国人的一些观念: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吃苦在先,享乐在后。
但如果是:虽然我学习没你努力,成绩没你好,但我通过选到了更好的专业,或者说更迎合市场的行业而在赚钱上反超你,那就完全变味了。
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德不配位,就是他的实力是不达标的,但通过某种手段取得了和他实力不相符的成果。
然后是扑面而来的投机取巧和好逸恶劳的感觉:好家伙,自己不好好学习,成绩不如人家还有理了。
前一种人更契合儒家文化几千年来渗透给国人的思想烙印:敬畏知识分子,艰苦奋斗,先吃苦后享福。
后者的口碑整体不如前者很正常。
但如果是在那种提倡自由主义,享乐主义,主张反内卷,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文化氛围中,或许结果就是刚好相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