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医生团队与海外专家合作,利用单孔机器人技术,成功为一名13岁患有支气管恶性肿瘤的患儿小孙实施了精准切除手术。手术仅在患儿左侧胸壁开了一个3至4厘米的小切口,通过机器人灵活的机械臂,在高清三维视野下,医生精准避开关键结构,完整切除了肿瘤,并成功完成了次级隆突的精密对接与缝合。此项技术为儿童复杂气管手术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术后患儿恢复迅速,肺功能得到良好保留。
🏥 **创新手术技术:** 医疗团队采用了先进的单孔机器人技术,为13岁的支气管恶性肿瘤患儿小孙实施了精准切除手术。该技术仅需在患儿左侧胸壁开一个3至4厘米的小切口,显著减小了手术创伤。
🤖 **机器人辅助优势:** 手术中,单孔机器人系统凭借其具有7个自由度的灵活机械臂和高清三维立体视野(放大10-15倍),使得医生能够精准避开周围关键结构,并完成高难度精细动作,如720度旋转和次级隆突的精密对接与严密缝合。
✅ **显著治疗效果:** 手术成功完整切除了肿瘤,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了这一点。患儿的左肺通气功能迅速恢复,术后第一天即可下床活动,体现了该技术在保留患儿肺功能和加速康复方面的显著优势。
🌟 **儿童复杂气管手术新方案:** 此次单孔机器人手术的成功,为解决儿童复杂气管肿瘤的治疗难题提供了全新的、更优化的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快科技8月1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生携手海外专家团队,成功运用单孔机器人技术为一名13岁的支气管恶性肿瘤患儿小孙实施了精准切除手术。这一手术的成功,为儿童复杂气管手术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小孙因反复发烧咳嗽被确诊为支气管恶性肿瘤,但前期治疗效果不佳。为最大限度保留患儿肺功能并降低手术创伤,医疗团队决定采用先进的单孔机器人手术方案。手术中,医生仅在患儿左侧胸壁开了一个直径约3至4厘米的小切口,将单孔机器人的机械臂及镜头精准置入胸腔。
凭借具有7个自由度的灵活机械臂,主刀医生在机器人辅助下精准避开了周围关键结构,完整切除了肿瘤。随后,在空间极其狭小的次级隆突重建环节,医生利用机器人高度灵活的“机械手”,成功完成了支气管三个断端的精密对接与严密缝合。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肿瘤已被完整切除,患儿左肺通气功能迅速恢复,术后第一天即可下床活动。
医生介绍,此次手术采用的达芬奇机器人系统优势显著:仅需单一微小切口,显著减小了创伤并加速了康复;其操作灵活稳定,机械臂可完成如720度旋转等高难度精细动作;系统提供的高清三维立体视野,能将手术区域放大10至15倍,使医生能清晰辨识细微的血管、神经和组织结构,大大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