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说了要写一篇聊投研探索的长文,自己挖的坑周末慢慢填。
回望来时路,分两篇写,本篇主打投研经历和体验,下篇尝试总结一些从散户到机构的投研方法异同。
一、主要经历
生于80年初,桂北农村出发,跟改革开放一起长大,2001年在江苏的大学毕业,加入珠三角国企广船国际(已被中国船舶并购)开始职业生涯,02年进入华阳集团,11年加入海康威视,负责去重庆筹建电子制造工厂,先后做过设备设计、工程安装、电子制造工程、生产管理,管理过几百人的电装和整机制造团队,21年开启职业投资,开启一段信马由缰的全新探索,22年底加入朋友公司发行“泽泉黑龙”私募基金。
二、投资缘起
大约98年,在广州的叔叔家看到《穷爸爸,富爸爸》,这是财富和投资的起点,也埋下了财务自由的种子。大学毕业后赶上加入WTO的大风,在华为的外协加工厂快速进阶,三年多做到工厂负责人,05年开始在杭州投资折腾多套房产,打下一定的经济基础。
三、入市碰壁
2005年熊市最底部股票开户,看了一系列经典投资书籍,比如《证券分析》、《聪明的投资者》,巴菲特系列等,但买房了没钱投,属纸上谈兵阶段。
2007年的530前后,被情绪胁迫几千块入市,短线扑腾几个月后就泡沫破裂。错过07年牛市,也幸运躲过08年大熊。
09年下半年有一定的盈余,开始入市投股票。开始就追随的巴菲特、格雷厄姆、彼得林奇、费雪等,也看国产的但斌、李驰、李剑等写的东西,开口闭口架子投资。入局后主打静态低估,分散买些银行、保险、地产、煤炭等低估值品种,入局没多久即高点,然后也小仓位折腾各种玩法,打听消息、主题概念、追涨停板等,后在网易博客看到段永平系列文章,惊为天人,反复阅读,后玩新浪博客、雪球,也写了一系列专栏文章,回头看早期文章,愚笨且幼稚,too young,too simple。
玩新浪博客期间,接到内测邀请,成为雪球的第一批用户,那些年,论坛的带头大哥有东博老股民、小小辛巴、小兵oo9等,当时很羡慕小兵的生活方式,户外爬山马拉松职业投资,追随买了新城b,练习跑步爬山,巅峰时3小时40分跑完全马。
四、升级之路
入市就走的愚笨道路,开始投的钱少,被套后就一边工作一边研究股票,持续加大力度补仓,09~12年起起伏伏浮盈浮亏,到13年开始付出水面,14年开始丰收。
这段时间,看了巴菲特的系列股东信,在网络上学习缠中说禅、茅台03(冯柳)等很多草根大师的文章,开始认识到这个世界的多样性,股价的运行,除了价值和公司发展,还有市场风偏、产业周期、叙事情绪等,特别推崇冯柳的系列文章,反复研读体验N遍。
15年的大牛市,前期躲在大蓝筹,对移动互联网的产业浪潮无感,年中的顶部部分转投分级A对冲下跌,13到17年超额收益还不错,18年跟随大盘,19年超额明显,20~22年躲过消费和新能源大牛市,也躲过大调整,不瘟不火,22年最后一天我的私募产品“泽泉黑龙”入市交易,最新净值约1.585,跑赢沪深300指数约50PCT,私募排排网上可见。
入市到现在已经有16年了,回头看沪深300指数才涨了10%出头,大A真是hard模式的炼狱场。简单回忆,没有扭转乾坤的选股或操作,都是平淡如水。
到21年初的时候,工作积累的原始股叠加股市和房产的投资收益累积,已经让工作变得意义不大,于是离职放飞自我,开启职业投资。
五、成长进化
职业投资后放飞自我一段时间,外出旅行拜访朋友同学,有段时间以产业专家的身份跟卖方的朋友去头部公募路演讲安防老大,参加投研会的各种线下和线上活动,过程中认识了很多投资高手、牛散、研究员、基金经理等。
22年10月,一年半的职业投资反而浮亏,萌生了找一份投研工作的想法,找一些机构朋友毛遂自荐,于是加入泽泉投资。老板想做私募平台模式,投研的每个人都是基金经理,用自己的真金白银投票推荐。
老板从不指派任务,也没有KPI总结要求,因此,过去的四年半,我一直处在信马由缰的自由探索状态,每天绝大部分时间在阅读和交流,参与一些线下聚会交流,期间实地调研了几十家上市公司。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投资这件事,入市没有任何门槛,理论方法触手可及,入局者各得其所,貌似条条大路通罗马,但长期的结果简单透明,最终钱包说了算。
简单总结一些体验心得:
1、知识和道理很容易懂,知到和做到天差地别,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要勇于去探索体验新事物,过程中不断扑腾寻找出路,事后归纳总结,沿着光亮与希望前行。
2、人生最幸运的事,是遇到某些人、某些文字,打破你的原有思维,提高你的境界,努力成为他们的朋友,在这个开放的智能化、信息化时代,一切皆有可能。
3、向强者学习,多阅读大师或高手的智慧,想办法拜访交流,定期复盘反思,像艺术家那样去学习抄袭,先蒙着白描,然后理解手法,再思考底层逻辑,提炼总结,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4、在投资领域,失败不是成功之母,只有成功,才能带来更大的成功。因此,识别出周围高水平的投资人,保持良性的互动和交流,勤奋进取,成长思维,多角度,努力去抓住时代的最强音。(比如,创新药是我今年投资组合的最大贡献,去年开始在这个领域的高手朋友基础上去做选择研究至关重要)
5、能力圈不是画地为牢,要勇于走出舒适区,对能力圈之外的东西,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对能力圈之内的东西,保持定力,屏蔽噪音。
6、大部分阶段,价值与趋势都是统一的,只有在关键的拐点是相反的,因此别轻易做逆向,要顺大势,逆小势。
7、只谈理念不谈具体公司的交流,都是耍流氓,多研究交流具体的行业和公司,覆盖有广度,研究有深度,选股有锐度,交易有闭环。
8、对自己诚实,对市场诚实,对他人真诚,保持开放思维,永远向内求。
9、成功的投资很大一部分是幸存者偏差,行为和思维模式碰巧适合哪个时代而已,赚到时代的红利后不要自以为是,永远保持敬畏与进取之心。
10、如何做?有热情,有感觉,有方向,具体化。
最后,应昨天球友的要求,讲一个刻骨铭心的失败案例:
去年924后,净值短期暴涨,有点飘,自以为是,开通了股指期货对冲,在美国大选前夕,做多“价值股”,做空约2成的中证1000期指对冲,然后就开启了一段持仓下跌,期指亏钱的煎熬,那种晚上睡觉都不稳的体验不想重复第二次,最终认错平仓,关闭期指账户结束。
待续,下篇:散户到机构的投研方法异同
本话题在雪球有18条讨论,点击查看。
雪球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
点击下载雪球手机客户端 http://xueqiu.com/x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