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8月08日
“巨无霸”再膨胀:中国神华豪掷千亿并购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神华宣布重大资产重组计划,拟向控股股东国家能源集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其持有的13家核心资产公司,涵盖煤炭、煤电、煤化工、物流、港口、航运及电商平台等全产业链资产。此次交易旨在化解同业竞争、优化资源配置,并响应国家央企改革号召。交易完成后,中国神华将进一步巩固其在能源行业的龙头地位,提升一体化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虽然短期内可能面临对冲每股收益稀释的挑战,但长期来看,此举有望提升公司整体价值和盈利能力,并维持其高分红的传统。

💡 中国神华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一次性收购控股股东国家能源集团旗下的13家核心资产公司,这些资产覆盖了煤炭生产、运输、转化(发电及煤化工)、港口、航运以及电商平台等全产业链环节,旨在构建一个完整的能源一体化产业链。

🤝 此次重组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化解国家能源集团与中国神华之间在煤炭销售、煤化工项目投资等方面存在的同业竞争问题,通过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平台,实现统一的采购、销售和投资决策,从而降低内部交易成本,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 交易完成后,中国神华的可采煤炭储量有望大幅提升,坑口电厂和煤化工装置与现有铁路、港口网络的协同效应将进一步降低吨煤运输成本,“西煤东运”的通道瓶颈也将得到实质性缓解,有助于公司在能源供应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 本次重组符合当前监管导向,即鼓励央企上市公司“沿链并购”并向上市平台注入优质资产,以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市值管理水平。同时,新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为交易提供了制度保障,提高了并购效率。

📊 尽管短期内市场可能担忧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被稀释,但中国神华管理层已表示将努力减小稀释风险并继续兑现高分红政策。分析师认为,重组将加强公司一体化运营能力,提升资源量和产能,长期来看有望提升公司综合净资产收益率。

8月1日,一则简短的停牌公告,让市场对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神华”,601088.SH/01088.HK)的想象力瞬间打开。该公司拟向控股股东国家能源集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一次性收购其持有的13家核心资产公司,并同步募集配套资金。

这意味着,国内第一大上市煤企中国神华将用一次“打包”交易,将煤炭、煤电、煤化工、物流、港口、航运乃至电商平台,悉数纳入麾下。 

一次性“吞”下13家公司

官网资料显示,中国神华成立于2004年11月8日,是国家能源集团旗下A+H股旗舰上市公司,主要运营模式为煤炭生产、煤炭运输(铁路、港口、航运)至煤炭转化(发电及煤化工)的一体化产业链,各分部之间存在业务往来。截至2024年底,公司资产规模6581亿元,综合市值8221亿元。

8月1日公司公告,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控股股东持有的煤炭、坑口煤电以及煤制油煤制气煤化工等相关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公司A股股票自2025年8月4日开市起开始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这次重组并非毫无征兆。2025年1月,中国神华以8.5亿元对价收购国家能源集团所持杭锦能源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2025年5月,中国神华表示,国家能源集团和公司正在协商启动新一批的注资交易,继续推进煤炭优质资产注入中国神华,支持中国神华长远发展。

如今,13家公司名单出炉,分别是国家能源集团国源电力有限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国家能源集团包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国家能源集团陕西神延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省晋神能源有限公司、内蒙古平庄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电建投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神华煤炭运销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港口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航运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资产包几乎覆盖了煤炭“采—运—储—化—电”整条产业链。

在13家标的公司中,多家企业堪称“隐形冠军”,其业务价值远超表面。以国家能源集团港口有限公司为例,其整合了黄骅港、天津港、珠海港三大港口资源,并新设泰州港务,形成“五港一体”的海进江多式联运中心。这一布局彻底打通了北煤南运的咽喉要道。

从资源版图看,新疆准东、内蒙古乌海、陕西榆林等富煤区域的优质储量将一次性注入,中国神华的可采储量有望跃升;坑口电厂、煤化工装置与现有铁路、港口网络衔接后,吨煤运输成本或再进一步下降;而“西煤东运”通道的瓶颈也将因国能港口、航运资产的加入得到实质性缓解。

打造全产业链航母

自“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千亿级并购事件频现。例如在此前,国泰君安已完成对海通证券的吸收合并,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已获得注册批文等。若后期中国神华购买上述13家公司资产事项完成,上市公司大额并购或再添一例。

这场千亿级的资产腾挪,并非简单的“做加法”。

这是一次化解同业竞争、兑现承诺的资产收购。此前,国家能源集团与中国神华多次签署避免同业竞争的协议。中国神华也曾多次向国家能源集团收购,以逐步化解同业竞争。

原来,国家能源集团与中国神华在煤炭销售、煤化工项目投资上多有重叠,导致资源内耗、价格内卷。重组完成后,上市公司将成为集团唯一的煤炭业务资本运作平台,采购、销售、投资决策统一归口,内部交易成本有望大幅下降。

近年来,证监会持续优化并购重组政策,鼓励央企上市公司“沿链并购”;国务院国资委亦多次发声,支持央企把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平台,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市值管理水平。中国神华此举,既响应了监管导向,也为后续再融资、股权激励打开了更大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为此次交易提供了制度保障。新规建立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延长注册决定有效期至48个月,并新设简易审核程序,明确适用简易程序的重组交易无需并购重组委审议,中国证监会将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注册决定。这些调整显著提升了并购效率,降低了操作成本。

从资本市场表现看,截至8月6日,中国神华港股盘中冲高报36.7港元/股。公司以大手笔现金分红而闻名A股市场。Wind数据显示,上市以来,中国神华已累计派发现金红利4610亿元。

业绩方面,2022年至2024年,中国神华营收分别为3445亿元、3430亿元、338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16.6亿元、695.9亿元、688.7亿元。今年一季度营收为695.9亿元,同比下滑21%;净利润146.6亿元,同比下滑15%。

根据7月14日公司发布的业绩预告,今年上半年,中国神华预计归母净利润为236亿元至25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39亿元至59亿元,下降13.2%至20%。重组后,中国神华可通过统一的产能协同调度平台,在24小时内完成跨区调拨,降低局部供应紧张带来的价格冲击。

针对本次收购,花旗分析师Jack Shang等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神华的资产收购计划细节尚未公布,但短期对股价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投资者会担心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可能被潜在稀释;不过,中国神华管理层意识到了投资者的担忧,在电话会上表示将努力避免或减小稀释风险,并致力于继续兑现其分红政策。

民生证券则在8月4日的研报中给予中国神华推荐评级,理由主要包括本次并购标的资产覆盖“煤电化运销”等环节,有助于中国神华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加强一体化运营能力;重组后煤炭资源量和产能大幅提升;高分红比例有望维持;公司账面现金充沛,增强现金使用能力有望提升公司综合净资产收益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资者网-思维财经”,作者:夏莹,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中国神华 资产重组 能源一体化 央企改革 煤炭行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