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引领未来商业与生活新知 08月07日
三年三让控制权!永和智控接盘方急撇“机器人+低空经济”标签,未来成谜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永和智控正经历第三次控制权转让,曹德莅因业绩亏损寻求“套现离场”。新控股股东杭州润锋虽经营范围涉及机器人,少数股东关联低空经济,但公司公告极力否认相关概念,并承诺变更经营范围,引发市场对其未来走向的疑虑。为促成交易,原实控人曹德莅承诺剥离不良资产,若未能成功接盘,将亲自兜底收购,并承担违约责任。此次交易使得永和智控的未来发展方向更加扑朔迷离。

💡 永和智控实控人曹德莅在公司业绩持续下滑的背景下,启动了三年内的第三次控制权转让。此次交易中,杭州润锋拟通过股权转让和表决权委托的方式成为新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孙荣祥。这反映了曹德莅在业绩压力下急于“套现离场”的心态。

🚀 尽管杭州润锋的经营范围包含机器人相关业务,且其少数股东天泰智能名称关联“低空经济”热点,但永和智控在公告中明确否认交易方涉及“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概念,并承诺将尽快变更杭州润锋的经营范围,同时指出天泰智能也未涉及低空经济业务。这一做法与市场对热门概念的追逐形成鲜明对比。

🏛️ 为顺利完成控制权交接,原实控人曹德莅承诺剥离公司不良资产,包括光伏和医疗业务。他甚至立下“军令状”,承诺若评估公开挂牌后未能寻得合适第三方接盘,将亲自“兜底”收购,并设有违约金条款,显示出其促成交易的决心。

📉 曹德莅自2019年入主永和智控后,曾将业务重心转向大健康领域,但未能扭转公司业绩下滑的趋势。公司净利润从2022年的亏损2618万元扩大至2024年的亏损2.97亿元,凸显了公司经营的困境,也促使了控制权多次变更的尝试。

❓ 此次控制权变更后,永和智控原有的阀门业务似乎并非接盘方所看重,而新股东接手后将如何规划公司发展,例如是否会继续推进光伏和医疗业务的转型,目前尚不明朗,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充满不确定性。

时隔一年多的时间,曹德莅和深陷业绩亏损泥沼的永和智控在3年内开启了第三次转让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大戏。

8月6日上午,永和智控突然抛出一则公告,杭州润锋智能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杭州润锋”)拟通过“股权协议转让+表决权委托”的方式将成为上市公司新的控股股东。

耐人寻味的是,杭州润锋的经营范围虽列有机器人相关业务,其少数股东深圳市天泰智能低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泰智能”)的名称更是直接关联“低空经济”热点,但永和智控却在公告中极力否认交易方“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的概念。

而这似乎并不能阻挡曹德莅在业绩压力下急于 “套现离场” 的迫切心态,但是却让上市公司未来将驶向何方变得扑朔迷离。

热门概念成“空谈”?

根据曹德莅与杭州润锋2025年8月5日签署的相关协议,曹德莅拟将其持有的公司35,660,326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8.00%)以每股8.9736元的价格转让给杭州润锋,转让总价约3.2亿元。

同时,股份过户及款项结清后,曹德莅将其剩余1.65%股份的表决权、夏祖望将其持有的5% 股份的表决权不可撤销地委托给杭州润锋行使,委托期限18个月,期间双方构成一致行动人。交易完成后,杭州润锋将直接持有公司8%股份,合计拥有14.65%的表决权,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杭州润锋,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孙荣祥。

不过让投资者们失望的是,就在交易十几天成立的杭州润锋虽然看似顶着“机器人+低空经济”两大市场热点概念,但实际并未涉足相关领域。

图源:天眼查APP

以机器人概念为例,杭州润锋目前的经营范围中虽含有“工业机器人制造;工业机器人销售;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但永和智控在公告中用加粗加黑的字体强调:“杭州润锋目前未实际开展工业机器人制造、工业机器人销售、智能机器人的研发等机器人相关业务,承诺后续也不会开展前述机器人等相关业务,并将在 10 个工作日内尽快完成杭州润锋经营范围变更。”

同时,永和智能在公告中也特别指出杭州润锋的少数股东天泰智能也“未涉及低空经济业务”。

在这场控制权更迭的交易中,不良资产的剥离成为新旧掌舵者交接前的关键,曹德莅为了促成交易成功立下“军令状”,孙荣祥也希望接手后能够“轻装上阵”。

目前,永和智控体内需要在2025年12月20日完成剥离的不良资产是曾承载上市公司转型希望却未达预期的光伏与医疗业务。对于光伏资产,核心标的是上市公司持有的普乐新能源科技 (泰兴) 有限公司 51% 股权及相关债权;医疗板块中,除成都山水上酒店有限公司外的医疗类资产将被纳入剥离范围,曹德莅承诺:如果在评估公开挂牌后未能寻得合适第三方接盘,曹德莅或其指定主体将亲自 “兜底” 收购,一旦违约,需向杭州润锋支付1500万元违约金。

一边接盘方极力否认热门概念业务,一边要尽快清理不良资产,很明显上市公司原有的阀门业务也并非接盘方所谋,永和智能易主之后要做什么或许只有孙荣祥知道。

三年三次筹划交出控制权

目前永和智控的实控人曹德莅也是从2019年的控制权转让交易后进入上市公司的。

2019年10月,永和智能上市时的实控人应雪青、陈先云夫妇与曹德莅控制的成都美华签署《增资及借款协议》,成都美华拟对当时的控股股东永健控股单方增资2亿元,同时向应雪青、陈先云提供附条件豁免的免息借款5.75亿元。权益变动完成后,成都美华当时通过永健控股控制永和智控29%的股份,同时因其他股东分别放弃其所持有股份的对应表决权,成都美华成为上市公司间接控股股东,曹德莅成为上市公司新实际控制人。

曹德莅自从在2019年入主永和智控后,一度将业务重点开始转向大健康领域,接连收购达州医科肿瘤医院、昆明医科肿瘤医院、西安医科肿瘤医院、凉山高新肿瘤医院等医疗业务资产。还曾经在2021年筹划置出原有阀门和旋塞业务主要子公司永和科技100%股权,不过最终未能成行。

遗憾的是,这些动作都未能阻挡公司业绩下滑的脚步。

2022年至今永和智控在亏损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业绩也从2022年净亏损2618万到2024年公司净亏损2.97亿元,这三年间伴随着公司净利润不断下滑的是曹德莅始终想交出上市控制权,“套现离场”。

曹德莅筹划的第一次控制权变更发生在2022年。

入主永和智控3年,虽然收购了一系列的医疗资产,但是公司的利润始终未见增长,于是曹德莅开始找人接盘。

2022年11月,永和智能抛出一个“控制权转让+光伏投资”的一揽子方案,曹德莅及一致行动人余娅群拟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将其持有的公司19.58%股份分两期转让给湖州禾澄,转让总价格不超过6.5亿元。同时,永和智控将出资3122.45万元向湖州禾澄的关联方普乐泰兴增资,获得51%控股权。

但仅仅20多天后,上述控制权转让的方案就终止了,但公司转型光伏的脚步却未停下。

上述增资普乐的交易没有停止,曹德莅还拟将其持有的公司1550万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5.01%)以每股9.0445元的价格,转让给湖州禾澄股东的欧文凯,交易总价1.4亿元。而这也为曹德莅第二次开启控制权大戏埋下伏笔。

时隔一年,曹德莅重启控制权转让方案,而交易方还是欧文凯。根据当时的公告披露,曹德莅拟将其持有的公司35660326股股份转让给广东普乐;拟将其持有的公司23635966股股份转让给自然人夏祖望,转让价格均为每股8.9736元。同时,夏祖望将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委托给欧文凯,委托期限为18个月,到期自动失效并解除。上述交易完成,欧文凯将成为实控人。

但在随后的半年时间内,永和智控股价大幅跳水,公司最终在2024年5月终止了上述交易。

至此,曹德莅开启了三年内的第三次控制权转让的戏码,而永和智控或将在上市后迎来第三位实控人。(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 | 晟源)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永和智控 控制权转让 业绩亏损 热门概念 资产剥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