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 人工智能 08月07日
AI正在“掏空”我们的脑子,但方式超出你的想象——慢慢学AI160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在AI时代,个人职场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驾驭AI,而非被其所取代。AI虽然能提升效率,但过度依赖可能导致思考能力退化。作者强调,未来的职场区分在于能否主导AI进行深度对话和批判性思考,而不是简单地“外包”思考过程。成为“AI驾驭者”意味着利用AI作为助手,保持独立思考和专业判断,从而在快速发展的科技浪潮中保持核心竞争力,避免被动成为“AI乘客”而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 **AI时代职场新分野:驾驭者 vs. 乘客**:文章指出,未来的职场将不再是“用AI”与“不用AI”的区分,而是“驾驭AI”与“被AI驾驭”的根本差异。AI乘客将思考外包给AI,短期内效率提升,但长期来看因缺乏原创价值而面临被替代的风险;AI驾驭者则能主导AI,通过批判性审查和独立思考,在长期竞争中获得优势。

🧠 **警惕“思考外包”导致的认知退化**:AI提供的“认知快捷方式”虽然诱人,但过度依赖可能导致个人深度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退化。文章以自身经历为例,说明了即使是仔细校对AI草稿的动力也会逐渐减弱,这种“外包”行为是能力退化的开始,尤其是在面对AI的错误时,人们容易高估自己识别能力并倾向于跳过事实核查。

🗣️ **与AI深度对话,而非简单索要答案**:作者强调,要成为AI驾驭者,关键在于与AI进行“对话”,而非仅仅将其视为一个能提供答案的工具。这意味着要主动设置AI的工作限制、提供背景信息、给出选项,并与其展开辩论,通过主导和引导来激发AI的潜力,同时强化自身的专业判断能力。

🧐 **主动质疑与独立决策是核心竞争力**:文章的核心观点之一是,在AI时代,最有价值的不是“一键采纳”AI的输出,而是基于专业判断的“主动质疑”。AI应该作为决策的辅助,最终的决策权和责任应由人类承担。克制“外包”初稿的冲动,积极参与思考过程,是激活大脑、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 **成为AI驾驭者的实践路径**:文章提供了成为AI驾驭者的具体建议,包括从熟悉的领域入手,对AI输出持批判态度;通过设定限制、提供信息、辩论等方式与AI互动;时刻保持警惕,不默认AI输出的完美性;用自己的观点试探AI,挑战其结论;以及最重要的,做出最终决策并为之负责,确保大脑不被AI“掏空”。

结论前置

失去深度思考能力并不远

全世界都为 AI 疯狂。短短两年,就有近 10 亿人涌入 OpenAI 的产品。这就是典型的硅谷增长飞轮:打造卓越产品,提供普惠价格,让你欲罢不能,最后再想办法收割百亿利润。

我们之所以拥抱 AI,因为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认知快捷方式”。但这趟“快车”,对大多数人而言,终点可能并不美好。我们先是让 AI 接管部分任务,但很快就会发现它已无所不包。最终,我们可能失去深度思考的能力、赖以生存的工作和未来的机遇。

但这并非命中注定。你可以选择看清前路,并走出一条截然不同的路。

终局的开端

2023 年 3 月,我第一次使用 ChatGPT。如今,ChatGPT 或 Claude 成了我的每日必备。AI 让我的脑力工作效率倍增,但与此同时,我也在认知上越来越懒。

以前,我总会逐字逐句地检查 AI 的草稿。但现在,它 90% 的情况下都能直接给出一份不错的初稿,我渐渐失去了仔细校对的动力。

一年前,我以为未来的职场只分为两类人:“用 AI 的”和“不用 AI 的”。现在我发现,我错了。五年之内,AI 将成为人人必备的工具。届时,真正的分野将是:驾驭 AI 的人,和将思考外包给 AI 的人。

“思考外包”:能力退化的开始

人类一直在想办法“外包”认知工作。在书籍出现之前,吟游诗人能背诵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的全文。如今,科技成为我们大脑的延伸,让我们得以“外包”数学计算、导航和笔记等工作。

但 AI 不一样。它几乎能处理任何认知任务,而且让人感觉效率极高。于是,“AI 外包”总是在不经意间开始。你让 AI 草拟一封邮件,它完成得又快又好,为你节省了 10 分钟。接着,你让它为一份演示稿列出提纲,它也精准命中。

渐渐地,你开始用它处理更复杂的任务,比如制定战略。你开始依赖 AI 完成工作,而你的专业技能,也随之慢慢退化。

微软和卡内基梅隆大学发布的一篇论文表明,生成式 AI 会削弱我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当知识工作者对 AI 的输出充满信心时,他们就不太愿意动用自己的大脑了。

像我这样信任 AI 的人,会依靠自己来充当事实核查员。但这有两个问题:1)我们常常高估自己识别 AI 错误的能力;2)跳过事实核查的诱惑会越来越大。

AI 驾驭者 vs. AI 乘客

未来十年,知识型员工将被分为两类:AI 驾驭者和 AI 乘客。

AI 乘客会乐于将他们的认知工作全权委托给 AI。他们把提示词粘贴进 ChatGPT,复制结果,然后直接当作自己的成果提交。

短期内,他们会因为工作速度更快而受到奖赏。但随着 AI 在缺少人类监督的情况下运行,这些乘客因为没有为 AI 的输出增加任何价值,终将被视为多余之人。

AI 驾驭者会坚持主导 AI。他们将 AI 的输出作为初稿,并严格审查其工作。他们也会时常关掉 AI,给自己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

从长远来看,这两类人之间的经济鸿沟将急剧扩大。AI 驾驭者将获得不成比例的巨额财富,而 AI 乘客则会变得随时可被替代。

通过以下方式,让自己成为 AI 的主导者:

    从你懂的领域开始。 在你具备专业知识的领域使用 AI,并对其输出持批判态度。与 AI 对话,而不是索要答案。 不要直接问 AI:“我们的营销预算该怎么花?” 你应该给 AI 设置限制、提供信息、给出选项,并与它展开辩论。保持高度警惕。 做一个积极的参与者,不要默认输出结果足够好。挑战自己去反思:“这真的是个好建议吗?”练习主动质疑。 用你的观点不断地试探 AI。“这个方案是不是低估了项目的风险?”克制“外包”所有初稿的冲动。 面对空白页或许令人恐惧,但这是激活你大脑的关键一步。做出最终决策,并为此负责。 AI 应该协助你做出的每一个中高风险决策,但它不能替你拍板。作为人类,你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你的大脑,不应被白白浪费

有了 AI,你现在拥有了一个全天候待命、且在任何话题上都具备“专业知识”的思想伙伴。

但你也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你将会看到许多同事选择放弃“主动思考”,将决策权外包给 AI。许多人甚至直到认知能力退化时才后知后觉。而到那时,一切都将难以挽回。

不要成为那样的人。用 AI 来挑战和强化你的思维,而不是取代它。

问题不在于“你是否会使用 AI?”,而在于“你想成为哪种 AI 用户:驾驭者,还是乘客?”原文链接:AI正在“掏空”我们的脑子,但方式超出你的想象——慢慢学AI160 | AIMeticulously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AI时代 职场竞争力 深度思考 批判性思维 AI驾驭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