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在ISC.AI 2025互联网安全大会上指出,面对“内卷”现象,企业应提倡良性竞争,依靠品牌、质量和创新,并遏制无底线压价的恶性竞争。他强调,企业治理和国家适度干预是遏制恶性竞争的关键。此外,鼓励企业“走出去”是应对内卷的重要途径。对于新能源汽车价格战,专家认为消费者短期获益可能不可持续,甚至以牺牲产品质量为代价,如同电商平台内卷促销出现的“山寨货”。
💡 应对内卷,关键在于提倡良性竞争,企业应聚焦品牌、质量和创新,而非低价恶性竞争。陈清泉院士强调,要遏制不惜底线的压价行为,这需要企业加强自身治理,并呼吁国家进行适当干预。
🚢 鼓励企业“走出去”是化解国内“内卷”困境的有效策略。通过拓展海外市场,企业可以寻求新的增长点,减轻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 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价格战”虽然短期内可能惠及消费者,但其可持续性存疑。专家指出,高额补贴往往以牺牲产品质量为代价,导致消费者可能获得的是不可持续甚至虚假的利益。
⚖️ 遏制恶性竞争,不仅是企业自身的责任,也需要国家层面的协调与引导。国家适度干预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快科技8月7日消息,在ISC.AI 2025互联网安全大会开幕式及未来峰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公开表示,应对内卷要鼓励企业出海。
陈清泉在演讲中表示,我们今天面临内卷,怎么对付内卷?陈清泉认为,对付内卷,首先要提倡良性的竞争,就是靠品牌、靠质量、靠创新。
同时要遏制恶性的竞争,恶性的竞争就是不惜底线,没有底线的压价。而遏制恶性竞争,首先要靠企业的治理,除了企业的治理之外,要呼吁国家适当的干预,然后要鼓励企业出海。
对于新能源车企卷价格的做法,相关专家也是表示,从消费者获益角度分析,内卷式竞争所给消费者带来的实惠,很多时候都是不可持续的收益,甚至可能是一种主观幻象。
“企业为了赢得竞争,就必须通过大量高额补贴来维持消费者受益,但这种高额补贴的代价往往是牺牲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例如电商平台的内卷式促销,往往买的都是材质缩水、功能减损的“山寨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