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下行期,历经业务合并、高层变动等多项调整,资生堂集团业绩表现怎么样?
从8月6日资生堂集团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财报来看,其仍面临严峻的挑战,在地区表现上更是呈现全线下滑!其中,除其他市场外,中国及旅游零售市场成跌幅最大地区,较去年同期下跌两位数。
整体业绩表现上也不尽如人意,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资生堂集团净销售额为4698.3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28.46亿元),同比下跌7.6%;核心营业利润为233.7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1.37亿元),同比增长21.3%;营业利润则从上年同期亏损27.2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33亿元)中恢复,由亏转盈,为180.8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8亿元)。
△图源:资生堂集团财报
其中,对于净销售额同比下滑,资生堂集团在财报中表示:“主要受中国及旅游零售市场疲软以及Drunk Elephant醉象(下称:醉象)品牌影响。”
除上述外,本次财报中还有以下关键信息值得关注:
今年上半年,净销售额同比下跌8%,是资生堂集团近3年上半年首次下滑;
上半年资生堂集团日本本土市场下滑幅度最小,为-0.6%,中国及旅游零售市场跌幅最大,为-12.4%;
但第二季度,除美洲市场和旅游零售市场外,其余市场均为低个位数增长,其中,旅游零售市场下滑约20%;
品牌表现上,醉象、安热沙、三宅一生香水拖累业绩,其中醉象品牌销售额Q2同比下跌43%,上半年同比下跌57%,仅占集团营收2%。在中国市场,资生堂品牌在电商渠道表现良好,但线下渠道同比仍持续下滑;
于目前已发布财报的国际美妆企业中居第七位,排名在LVMH之下、Puig集团之上。
暴跌57%,醉象又拖后腿
细分拆解资生堂集团财报,在2025年上半年,其整体净销售额同比下滑7.6%,是近3年来首次下滑,亦是近五年来下滑幅度最大的一次。
且需要注意的是,除2024年上半年外,资生堂集团近五年上半年业绩均未能突破5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43亿元)。
在近年的财报中,资生堂集团对于业绩表现不佳,多自述为受疫情,旅游零售渠道及中国市场销售疲软,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等影响,从而导致业绩下滑。
聚焦到品牌端表现,本次财报中,醉象品牌表现不佳也成了造成业绩下滑的一大原因。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第一次醉象业绩呈现暴跌,在今年一季报时,聚美丽于《暴跌65%,醉象拖累资生堂?》一文中指出,2019年资生堂集团斥资8.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0.74亿元)收购的纯净美妆品牌醉象业绩暴跌65%。时至半年报,醉象的下滑还在继续。
△图源:资生堂集团财报
上图可见,Next 5品牌(即5大潜力品牌)中,ELIXIR在第二季度、2025上半年均为双位数增长。
醉象、安热沙、三宅一生香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均呈下滑,其中又以醉象品牌的跌幅最为显著:第二季度同比下跌43%,2025年上半年同比暴跌57%。
需要关注的是,在2024年半年报中,醉象品牌仍保持同比11%的增长,而如今,该品牌正经历从双位数正增长到断崖式暴跌的剧烈转变
与此同时,结合地区业绩来看,此次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醉象在美洲、欧洲市场分别暴跌超50%、70%。
△左:醉象欧洲销售情况;右:醉象美洲销售情况,图源:资生堂集团财报
因而,前文提到资生堂集团在财报中回答净销售额下滑原因时,醉象成了构成业绩下滑的原因之一。
Core 3品牌(即3大核心品牌)中,从上半年整体情况来看,肌肤之钥、NARS两个品牌销售额均为增长,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2%,其中,肌肤之钥占资生堂集团整体营收的20%。
且财报中特别提及,资生堂品牌在剔除中国及旅游零售业务影响后,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4%,占集团总营收23%,肌肤之钥、NARS在剔除该业务影响后,第二季度和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NARS剔除影响后上半年销售额从增长2%到增长1%)。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资生堂集团面临的不仅是旗下品牌资生堂、醉象、安热沙等的下滑(资生堂品牌未剔除中国及旅游零售业务时呈下滑),从各地区表现来看,其面临着不同程度的下滑,前文已提到,其地区上呈现全线下滑,也就是说作为日妆头部企业的资生堂,在全球市场都面临着挑战。
六大市场营收呈全线下滑
目前,加上财报披露的其他市场,资生堂集团在下图六个市场中均有业务分布。
就今年上半年的情况而言,资生堂集团营收在其分布的所有市场中均为下滑,排除其他市场后,中国及旅游零售市场是资生堂集团下滑幅度最大的市场,为-12.4%。
聚焦这一市场来看,资生堂集团在财报中指出,中国业务受到经济景气度恶化导致消费低迷的影响。尽管在618大促中,旗下品牌以肌肤之钥和NARS为中心实现了大幅增长,但整体线下渠道持续面临严峻形势。资生堂品牌在电商渠道表现良好,但线下渠道同比仍持续下滑。
不过,从财报披露的内容来看,第二季度资生堂集团在中国市场呈低个位数增长。其中,线下渠道同比呈低十位数(即10%~15%)下滑,电商渠道同比低十位数增长。
旅游零售业务营收则在第二季度下降20%左右,其表示由于中国游客消费低迷,在中国海南岛及韩国严峻态势持续,导致收入减少。
结合下图情况来看,2022年以来资生堂中国营收变动范围均在个位数内有所增减。今年3月,资生堂集团宣布合并旅游零售业务和中国业务后(详见),上半年中国及旅游零售业务同比呈双位数下滑,足见其旅游零售业务形势之严峻。当然,由于业务合并的影响,下图关于资生堂中国的营收情况仅供参考。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资生堂集团在评价各市场业绩时表示:全地域呈恢复态势。
结合财报公布的第二季度数据来看,的确如此。除了已有前文提到的,其在中国呈低个位数增长外,第二季度资生堂集团在日本、亚太、欧洲市场均呈低个位数增长,仅美洲市场业绩呈高个位数下滑。
△左上:日本市场;左下,亚太市场;右上:美洲市场;右下:欧洲市场,图源:资生堂集团财报
聚焦美洲市场来看,除了醉象在该地区持续面临困境,NARS品牌也在这一市场营收同比下滑,除此之外,资生堂集团表示,在该市场,资生堂、肌肤之钥、Dr. Dennis Gross Skincare品牌销售额有所增长。
△图源:资生堂财报
结合资生堂集团上半年动向来看,今年7月,据外媒Beauty Packaging等报道称,资生堂美洲临时首席执行官Alberto Noé在一份内部备忘录中告诉员工,资生堂美洲公司将进行大规模裁员。
在此之前,今年4月,资生堂集团官网发布新闻称,美洲地区CEO Ron Gee将于2025年4月14日卸任,暂由Alberto Noé担任美洲地区临时CEO,正式继任者至今未定。
结合前文内容来看,资生堂集团在本报告期内实现扭亏为盈,且第二季度在除美洲市场及旅游零售市场外的业务均有所恢复。但即便如此,对于资生堂这样的百年美妆巨头而言,当前全球经济的逆风与消费环境的剧变,也为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需要关注的是,当前日本已与特朗普政府达成协议,将其出口商品面临的关税税率从25%降至15%,但仍高于目前10%的关税基准。这一政策动向也为接下来资生堂美洲业务的发展增添了新变数。
文中换算:1日元≈0.0487元人民币,1美元≈7.1858元人民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聚美丽”(ID:jumeili-cn),作者:文静,36氪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