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糖尿病中心近日发布公报指出,糖尿病患者罹患抑郁症的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人群,且在某些情况下,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对抑郁症治疗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这一发现有望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新华社报道,公报介绍,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不仅带来长期的生理负担,还常伴随焦虑、压力等负面情绪。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患抑郁症的概率是普通人的两倍,而抑郁症反过来又会削弱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加并发症风险,缩短预期寿命。因此,及时有效地治疗抑郁症,对于提升糖尿病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至关重要。

研究显示,慢性炎症反应可能是糖尿病与抑郁症的共同生物学机制。德国糖尿病中心联合多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国际期刊《糖尿病学》发表论文称,他们分析了521名糖尿病患者的数据,通过问卷评估抑郁症状,并检测血液中76种炎症相关生物标志物。

结果发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若炎症标志物水平较高,接受行为疗法后,抑郁症状明显改善;而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同样炎症水平下,行为疗法仅对疲劳等症状带来轻微改善。

研究团队认为,这一差异可能源于1型和2型糖尿病在免疫激活机制上的不同。基于此,他们提出,有望为糖尿病患者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抑郁症治疗方案。例如,炎症水平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适合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改善负面情绪;而同样炎症水平下的1型糖尿病患者,则可能更适合接受抗炎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