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08月06日
我国企业创下单根光缆 140 公里距离 410.5Tbit/s 传输新纪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信科集团旗下烽火通信联合中山大学、杭州硫通光子科技有限公司,在海底SDM传输实验中取得重大突破,单根光缆成功实现140公里距离410.5Tbit/s的传输速率,创下新的世界纪录。此次实验的核心在于烽火通信研发的7芯单模掺铒光纤,配合中山大学研制的7芯光纤放大器,实现了C+L波段内各纤芯信号增益高于24dB,且芯间增益差控制在3.9dB以内。这项成果被誉为光通信领域的最高技术水平,预示着多芯光纤将成为应对全球数据流量激增和海底系统扩容的关键技术,有望推动Pbit/s级超高速海缆系统的实现,并降低部署维护成本。

🚀 **海底SDM传输新纪录**: 烽火通信联合中山大学、杭州硫通光子科技,在140公里海底SDM传输实验中,创下了单根光缆410.5Tbit/s的传输速率新纪录,该成果已被2025年国际OECC会议收录为PDP论文,代表了当前光通信领域的最高技术水平。

💡 **关键技术突破**: 实验的核心是烽火通信自主研发的7芯单模掺铒光纤,并配合中山大学研制的7芯光纤放大器,实现了C+L波段内各纤芯信号增益高于24dB,且最大芯间增益差低于3.9dB,这是实现大容量、低损耗传输的关键。

🌐 **应对数据增长需求**: 多芯少模光纤是应对全球数据流量激增和海底系统扩容的重要技术。通过多个独立纤芯并行传输和少模设计,能够提升空间复用率,降低模间串扰,兼顾大容量与低复杂度,有效解决传统单模光纤的容量瓶颈。

💰 **降低成本与提升效率**: 相比传统单模光纤放大,多芯光纤传输可以通过直接的多芯光放大替代单模光纤放大,从而降低系统光中继器的功耗。同时,减少海底中继器数量,也能有效降低部署维护成本,并保持长距离传输的稳定性。

📈 **未来发展方向**: 多芯光纤有望成为未来跨洋干线升级的关键方案,推动Pbit/s级超高速海缆系统的实现。烽火通信已在四芯、七芯、3模、6模等多种多芯光纤产品的研发上取得进展,为下一代高速通信奠定了基础。

IT之家 8 月 6 日消息,中国信科集团今日宣布,旗下烽火通信联合中山大学、杭州硫通光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 C+L 波段包层泵浦多芯光纤放大器的海底 SDM 传输实验,创下单根光缆 140 公里距离 410.5Tbit/s 的传输纪录,相关论文成果被 2025 年国际 OECC 会议收录为 PDP 论文。

此次实验中,烽火通信研发的 7 芯单模掺铒光纤产品,配合中山大学完成 7 芯光纤放大器研制,实现各芯在 C+L 波段的信号增益均高于 24dB,且最大芯间增益差低于 3.9dB。

IT之家注:OECC 是亚太地区光电子、光纤传输和光子网络系统领域最重要的国际会议之一,是该领域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交流的重要平台。PDP 论文作为 OECC 会议中学术质量最高的论文,代表着光通信领域当前的最高技术水平。

多芯少模光纤是近年海缆通信领域的重要突破,旨在应对全球数据流量激增与海底系统扩容需求。相比传统单模光纤的容量瓶颈,其通过多个独立纤芯并行传输提升空间复用率,以少模设计降低模间串扰,兼顾大容量与低复杂度,还能减少海底中继器数量、降低部署维护成本并保持长距离传输稳定性,未来或成为跨洋干线升级关键方案,推动 Pbit/s 级超高速海缆系统实现。

多芯光纤传输的优势不仅在于通过空间维度复用(空分复用技术 SDM)增加容量,更在于可通过直接的多芯光放大替代传统单模光纤放大,以降低系统光中继器功耗,其研究涉及多芯掺杂光纤、泵浦方式、泵浦耦合器件及泵浦效率提升等方面,目前已成为国内外众多研究机构争相攻克的技术热点及难点。

烽火通信表示,该公司已研制出四芯、七芯等单模掺铒光纤,3 模、6 模等掺铒光纤及 7 芯 OAM 少模掺铒光纤等产品,并配合国内高校完成多个多芯少模光纤放大器研制。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烽火通信 SDM传输 多芯光纤 光通信 海底光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