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月06日
全球央行“买金”节奏放缓,金价会降温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2025年二季度全球黄金需求总量同比增长3%,价值计更是创历史新高。在复杂经济与地缘政治背景下,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属性愈发凸显,投资需求强劲增长,尤其是中国投资者在金条金币市场表现突出。然而,高金价导致金饰消费萎缩。同期,全球央行购金虽延续,但增速放缓,这背后是成本控制、储备目标调整及流动性管理等多重因素的考量。央行购金节奏的微调,对黄金市场短期情绪有一定影响,但长期来看,地缘政治风险和新兴市场的结构性变化仍将支撑黄金的配置价值,金价未来走势或受美联储政策、地缘冲突及新兴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影响。

📈 全球黄金需求总量稳步增长,投资需求成为主要驱动力。2025年二季度,全球黄金需求总量同比增长3%,以价值计更是创下历史新高,这主要得益于投资者避险需求的增加以及黄金作为多元化投资工具的吸引力。特别是中国投资者在金条和金币市场的需求激增44%,显示出新兴市场对实物黄金的强劲偏好,这标志着黄金市场正从以往的侧重首饰消费转向“投资+消费”的双驱动模式,为金价长期走势注入了新的动力。

📉 央行购金节奏放缓,反映了成本控制与战略调整。尽管全球央行仍在增持黄金储备,但第二季度购金增速同比下降21%。专家分析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上半年国际金价大幅上涨,央行在高位购金存在成本顾虑;部分央行已阶段性达成储备目标,正进行长期战略的再评估;同时,市场流动性管理需求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阶段性缓和,也影响了央行大规模增持的紧迫性,使得央行购金行为更加审慎,是战术调整而非趋势逆转。

⚖️ 黄金市场受多重因素影响,短期波动与长期价值并存。央行购金节奏的放缓短期内可能引发市场情绪波动,但长期来看,地缘政治冲突的持续以及美元信用弱化等因素,将继续支撑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配置价值。此外,美联储的降息路径、实际利率变化,以及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持续的投资与消费需求,将是决定未来金价走势的关键变量。花旗上调黄金价格预期,也预示着市场对黄金后市持谨慎乐观态度。

💎 高金价对黄金首饰消费造成压力,但以价值计仍有增长。尽管全球金饰消费量同比下降14%,逼近近年低谷,这主要受高金价的影响,导致消费者购买意愿下降。然而,从消费金额来看,全球金饰消费金额依然上涨360亿美元,表明在金价高企的情况下,消费者对黄金的价值认知和投资属性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也反映了即使在价格上涨时,黄金作为一种有形资产的吸引力依然存在。

微妙变化

由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2025年二季度《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显示,二季度全球黄金需求总量(包含场外交易)达1249吨,同比增长3%;以价值计,同比跃升45%至132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在全球经济与地缘政治形势依旧复杂的当下,黄金需求展现出韧性。但该报告同时指出,全球央行购金虽态势延续,但节奏有所放缓。

作为近年来黄金需求增长的核心引擎,央行购金动向的变化释放了哪些信号?又将如何影响黄金市场?


黄金需求韧性从何而来?


随着全球市场波动加剧,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和投资组合多元化工具的属性凸显。

“投资人的避险需求和央行买入黄金储备的需求,是当前推动黄金需求增长的首要动力。”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对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表示。

投资需求方面,二季度全球黄金ETF流入量达170吨,与2024年同期的少量流出形成对比。在一季度创纪录的流入量支持下,上半年全球黄金ETF需求总量达397吨,创下自2020年以来的最高上半年纪录。

实物黄金投资同样表现亮眼。二季度金条与金币投资总量同比增长11%至307吨。其中,中国投资者领跑全球,金条与金币需求同比激增44%至115吨。

不过,高金价导致金饰需求持续萎缩。二季度全球金饰消费量同比下降14%,逼近2020年的低谷水平。但以价值计,全球金饰消费金额依然上涨,二季度达360亿美元。

在需求增长的同时,黄金供应端同样呈现增长态势。随着金矿产量小幅增长并创下二季度历史新高,黄金总供应量同比增长3%至1249吨。

央行层面,全球央行延续购金态势,二季度共增储166吨。在持续的全球经济与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条件下,购金量仍处于高位水平。世界黄金协会调查显示,95%的受访央行预计未来12个月内黄金储备将进一步增加。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万喆认为,二季度黄金需求增长是投资需求扩张、地缘风险、美元信用弱化三重因素共振的结果。机构与个人投资者同步增配黄金,反映市场对宏观不确定性的防御心态,而地缘冲突和美元体系动摇则进一步推高了避险情绪,吸引全球大量资本涌入黄金市场。


购金“减速不减势”


在全球黄金需求整体向好的背景下,全球央行的购金行为呈现微妙变化。

尽管二季度央行购金总量仍保持高位,但增速有所下滑。报告显示,二季度全球央行黄金增储量同比减少21%。

此次购金前五的央行或主权基金为:波兰央行、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基金、土耳其央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央行和中国央行。

在万喆看来,全球央行购金节奏放缓是短期战术调整与长期战略坚持的平衡结果,核心原因有三:

首先是高金价下的成本控制。今年上半年,国际金价整体走高。其中伦敦现货黄金价格累计上涨25.7%,创下2007年下半年以来的最大半年涨幅。央行选择暂缓增持以避免高位接盘。

其次是储备目标阶段性达成,降低紧迫性。经过近年持续增持,央行优化储备结构的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转而进入战略目标再评估与长期优化阶段,购金行为更趋审慎。

再次是流动性管理需求。哈萨克斯坦等部分央行在高金价环境下进行战术性抛售,通过投资组合再平衡维持流动性,是高波动市场中的灵活操作策略。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阶段性缓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央行的购金决策。

世界黄金协会报告提到,进入二季度下半段,部分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出现缓和迹象,市场避险情绪有所降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央行短期内大规模增持黄金的紧迫性。

受访专家表示,央行购金节奏调整仅是“战术暂停”,而非趋势逆转。一旦地缘风险进一步升级,央行购金很可能重拾增长势头。


市场影响几何?


西班牙对外银行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夏乐分析,从历史周期看,央行购金行为往往引领市场趋势。短期来看,央行购金节奏放缓或引发投资者热情与信心波动,但地缘冲突长期化仍支撑黄金配置价值。

万喆认为,短期来看,央行购金节奏放缓叠加部分央行抛售行为,一定程度上压制金价上行空间。但长期来看,黄金作为战略资产的定位持续强化,仍支撑黄金市场结构性牛市。

另一方面,从供需结构来看,投资需求逐渐成为市场主导力量。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黄金需求从首饰消费主导转向“投资+消费”双驱动,“这一结构性变化将深刻影响金价长期走势”。

万喆指出,影响金价未来走势的关键变量有三:

一是美联储降息路径与实际利率变化;

二是热点地区地缘政治冲突演变;

三是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投资与消费的持续性。

“黄金市场并非单纯由央行购金驱动,所以央行购金减少并不一定影响黄金价格波动。”盘和林说,但若无全球经济风险扰动,那么央行购金减少会导致金价横盘甚至下跌,影响投资人对金价的信心。

未来走势方面,世界黄金协会资深市场分析师Louise Street表示,今年下半年金价可能会在相对窄幅的区间内震荡。若全球经济或地缘政治局势出现任何实质性恶化,将推动金价再度走高。

8月4日,花旗上调未来三个月黄金价格预期区间至每盎司3300-3600美元,此前预期为每盎司3100-3500美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黄金需求 央行购金 金价走势 避险资产 投资需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