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迪公司推出256TB新一代企业级SSD,采用第八代BiCS技术的QLC闪存。此次发布的SN670 128TB和UltraQLC 256TB两款SSD,特别是后者,专为AI等大规模应用设计,提供更高带宽、可靠性和更低延迟。为解决QLC闪存的数据安全性顾虑,UltraQLC系列引入直写QLC、可扩展多核主控等技术,提升可靠性、弹性和能效。新SSD将于明年上半年推出U.2规格,并支持其他规格。虽然官方未公布具体性能,但采用的BiCS8 CBA闪存(与铠侠联合研发)已实现218层堆栈,QLC闪存单核心容量最高达2TB,为实现超大容量SSD提供了基础,并显著提升了耐用性。
✨ 闪迪推出256TB企业级SSD,采用第八代BiCS技术的QLC闪存,旨在满足AI等大规模应用对存储容量和性能的需求。UltraQLC 256TB版本提供更高的带宽、可靠性和更低的延迟。
🛡️ 为提升QLC闪存的数据安全性,UltraQLC系列引入了直写QLC技术以防止意外断电导致数据丢失,并采用可扩展多核主控来提高超大容量下的数据吞吐量和耐用性,同时还能减少33%的DR数据回收率,增强SSD的可靠性和弹性。
🚀 该系列SSD基于闪迪与铠侠联合研发的BiCS8 CBA闪存技术,该技术实现了218层堆栈,QLC闪存单核心容量最高可达2TB,这为实现4TB闪存封装提供了可能,并显著缩小了封装面积,为制造超大容量SSD奠定了技术基础。
⏳ 闪迪的128TB和256TB SSD预计将于明年上半年推出U.2规格,并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其他规格,为企业级用户提供更多选择。
💡 尽管QLC闪存的写入性能(如铠侠LC9的3GB/s顺序写入)可能不及TLC,但其超大容量(256TB相当于256GB硬盘的1000倍)以及不断提升的可靠性,使得对“写死”的担忧大大降低,更适合对容量有极高要求的应用场景。
消费者对QLC闪存并不待见,然而对超大容量SSD硬盘来说这又是绕不过去的,闪迪公司公司日前公开256TB的新一代企业级硬盘,全靠第八代BiCS技术的QLC闪存才能做到。这次的SSD实际上有SN670 128TB1及UltraQLC 256TB1两款,后者专为大规模AI等环境而生,提供更高的带宽、更高的可靠性及更低的延迟。
对于QLC闪存来说,企业级用户最担心的也是数据安全性,闪迪表示UltraQLC系列采用了一系列创新来提高可靠性,比如直写QLC防止意外断电时数据丢失,采用了可扩展多核主控提高超大容量下的数据吞吐量及耐用性,还可将DR数据保存的回收率减少了33%,进一步提高SSD的可靠性、弹性并且降低功耗。
这两款128、256TB的硬盘将于明年上半年推出U.2规格,今年晚些时候推出其他规格。

闪迪的官方新闻中没有提及闪存的具体规格及性能,不过它使用的闪存是BiCS8 CBA这一代的,是闪迪联合铠侠公司研发的,铠侠之前也推出过同款闪存的产品LC9硬盘,只不过容量只有122TB。
LC9的顺序读取速度可达12GB/s,顺序写入速度为3GB/s,支持每天0.3次全盘写入,这个数据谈不上惊艳,但已经比以往的QLC闪存好不少,而且256TB的容量相当于256GB硬盘的1000倍,后者的寿命都已经足够使用多年,256TB的就别再担心写死了。

根据铠侠之前的公告,BiCS8 CBA这一代的闪存做到了218层堆栈,TLC类型的核心容量为1Tb,QLC除了1Tb还有2Tb,后者就是铠侠、闪迪的大容量企业级SSD主推的,也是目前单核心容量最高的,16核心就可以实现4TB容量的闪存封装,而且面积只有11.5x13.5mm,缩小了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