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引领未来商业与生活新知 08月05日
三超新材易主博达系:业绩承压催生资本变局,光伏资产持续盈利能力待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三超新材近日披露了详细的控制权变更方案,原实控人邹余耀、股东刘建勋将通过股份转让、表决权放弃及定向增发等方式,将控股权转让给柳敬麒旗下的博达合一。此举旨在解决三超新材持续下滑的业绩困境,并为邹余耀提供套现离场的机会。然而,此次交易的核心资产博达新能,作为一家光伏组件企业,其高度依赖的美国市场正面临关税壁垒和本土产能竞争的挑战,这为博达合一的未来盈利能力蒙上了一层阴影。该交易也标志着博达系继两年前与交建股份的并购尝试失败后,再次尝试曲线进入资本市场。

💰 控股权变更完成,博达合一将通过“股份转让+表决权放弃+定向增发”组合操作,实现对三超新材的实际控制。原实控人邹余耀通过股权转让及减持,预计套现约4.49亿元,为公司业绩困境下的最佳离场方案。

📉 三超新材业绩持续承压,2024年净利润亏损高达1.41亿元,同比大幅下滑623.64%,2025年一季度业绩依旧未见好转,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显著下滑,这成为促成此次控制权变更的重要因素。

☀️ 博达系核心资产博达新能是一家全球化光伏组件品牌企业,其2024年实现净利润3.95亿元,业绩表现优于三超新材。然而,博达新能高度依赖美国市场,该市场正面临美国对东南亚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关税以及本土产能竞争加剧的双重挑战,对其持续盈利能力构成潜在风险。

🚀 本次交易是柳敬麒及博达系继2023年与交建股份并购失败后,再次寻求进入资本市场的关键一步。尽管光伏行业整体处于深度调整期,产品价格和毛利率承压,但博达系此次成功入主三超新材,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标志着博达系在资本市场迈出了重要步伐。

虽然公司名字都有“新材”,同样是控制权变更,但在资本市场上三超新材上纬新材却有着不同的反应。

8月4日,三超新材(300554.SZ)披露了更为详细的控制权变更内容,柳敬麒及博达合一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博达合一”)、无锡博达新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达新能”)将通过“股份转让+表决权放弃+定向增发”的组合操作,完成对三超新材的控制。但8月5日复牌,投资者们却没能等来20cm涨停,公司股价开盘后一路下跌,最终报收25.8元,涨幅收窄至7.10%。

不过,这笔交易对于深陷业绩困境的三超新材来说,博达系的资产将在短期内有效增厚其业绩;而对于已经开始减持公司股权的原实控人邹余耀来说,通过一系列的股权交易其也将大比例套现离场。

反观此次交易中的核心资产光伏组件公司博达新能,其高度依赖的美国市场正面临关税壁垒与本土产能竞争等挑战,这也为博达合一的持续盈利能力打上一个问号。

业绩承压或催生控制权变局

三超新材(300554,SZ)控制权变更的方案终于在2025年8月尘埃落定:通过"股份转让+表决权放弃+定向增发" 的组合拳,博达合一将正式接过公司控股权。

根据披露的股权转让协议,博达合一将分两期受让原实控人邹余耀、股东刘建勋持有的1898.54万股股份,其中第一期以24.52元/股受让1025万股,占总股本的8.97%;第二期将受让邹余耀持有的873.54万股,单价不低于第一期价格。

除了相应的股权转让之外,此次交易中表决权的安排成为控股权转移的关键。

柳敬麒通过博达合一的两期股权转让以及定增将巩固对于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第一期股份转让完成后,博达合一凭借邹余耀、刘建勋放弃的相关表决权,其在上市公司的表决权比例为 8.97%;第二期股份转让完成后,博达合一的持股比例将上升至16.62%,表决权也同步升至 16.62%;如果同步推进的定向增发完成,博达合一的持股比例将进一步达到24.83%,柳敬麒也将凭借相同比例的表决权巩固对于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促使三超新材此次控制权变更的最后一根稻草,或许是三超新材持续承压的业绩表现。

笔者翻阅三超新材近5年的财报数据发现,其业绩可谓是“跌宕起伏”:2020年、2022年、2023年虽有盈利,但均属于“小赚”,累计盈利只有约0.66亿元,还没有2021年一年亏得多;2024年更是“亏到飞起”,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9亿元,同比下降27.49%;净利润-1.41 亿,同比断崖式下跌623.64%;扣非净利润-1.45亿,更是同样狂降673.42%。2021和2024年两年合计亏损超2.16亿。

进入2025年,公司的业绩依旧未见好转。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5039.90万,同比下滑54.78%;净利润-625.58万,大幅下滑267.47%;而-792.71万的扣非净利润也同比下降429.40%。

业绩反转无望,套现离场或许是三超新材原实控人邹余耀的最佳方案。

如果按照上述转让协议,邹余耀将在第一期股权转让中进账1.4712亿元,第二期的套现金额也将不低于2.1429亿元。而再加上今年5月份以询价方式完成的减持交易金额约8854万元,仅仅这三笔交易邹余耀就将套现约4.49亿元。

博达系再次曲线上市

本次入主三超新材,是柳敬麒和旗下的博达系进入资本市场的关键布局。

此次交易中的博达合一为控股平台公司,主要通过控股子公司博达新能开展业务。而博达新能是一家具备境内外供应链整合能力的全球化光伏组件品牌企业,主要产品为光伏组件、电池片及硅片。

如果仅仅从披露的财务数据上来看,博达合一的盈利水平要远胜于三超新材,其2024年实现营收21.63亿元、净利润 3.95 亿元,进入2025年其业绩表现似乎更好,在今年前6个月营收达到18.43 亿元,净利润也超过4亿元,同时负债率也有所下降。

这样一个较为优质的资产的注入,对于上市公司的业绩改善也将起到一个推动。而这个优质资产早在2年前就有过进入资本市场的机会,但最终因行业趋势变化折戟。

2023年8月,交建股份发布公告,计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博达合一购买其所持有的博达新能70%股权,同时募集配套资金。同年次月,因为跨界并购交建股份收到上交所下发的《问询函》,但是公司在随后对《问询函》进行回复,并对预案作相应修订后,这笔跨界并购就陷入了停滞的状态。

然而,后续光伏行业的形势急转直下。因美国对东南亚光伏征收关税,加之光伏行业整体步入下行周期,市场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交建股份不得不于2024年7月主动终止了这笔跨界收购。

时隔2年之后,柳敬麒携博达系卷土重来,但行业依然还未走出低谷。当下的中国光伏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整体来看行业已经开始从"快速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2025年至今中央也密集出台政策整治低价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但行业供需失衡格局尚未根本扭转,产品价格与毛利率承压仍是普遍难题。

而博达合一之所以能够有着不错的业绩,或许依靠的是包括美国在内的海外市场需求。虽然此次交易未能披露博达新能更为详细的信息,但根据此前交建股份当时收购案中披露的信息显示,博达新能2022年光伏组件产品最终销往美国市场的占比超过95%以上。

从上半年光伏组件市场情况来看,一方面美国对于来自东南亚一些国家的进口的光伏组件征收高额关税,博达新能的一些海外工厂正好在名单之内;另一方面,从近日光伏行业2025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透露的信息显示,美国本土组件已落地产能已满足本土应用市场需求,电池片产能正处于建设爬坡阶段,所以未来博达新能未来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不过,对于当下的柳敬麒和他的博达系来说,至少向资本市场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 | 曹晟源)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三超新材 博达合一 控制权变更 光伏组件 业绩承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