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引领未来商业与生活新知 08月05日
2025上半年人才供需洞察报告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经济运行平稳向好,猎聘大数据研究院《2025上半年人才供需洞察报告》显示,尽管整体新发职位略降,但活跃人才增长11.89%,求职竞争加剧。高科技领域,特别是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岗需求强劲,AI相关岗位增速超30%,机器人工程师和算法工程师增速超50%。搜索算法工程师和主播因流量变现能力成为紧缺人才。AI技术岗薪资高,50万以上占比远超其他行业,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算法工程师尤为抢手。AI人才供给呈现高学历、高门槛特征。同时,要求掌握AI工具的职位激增149.41%,平均年薪高出近8万元,产品经理、技术、设计、内容运营等各类岗位均受益,45岁以上人才对AI接受度显著增强,预示着AI素养正成为职场基础能力。

📈 **AI技术岗位需求与薪资双高,复合型人才受追捧**:上半年,AI技术岗整体需求增长36.82%,尤其在家电行业AI技术岗增长近280%。算法工程师、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类职位增速超30%,市场青睐具备算法能力和跨领域经验的复合型人才。AI技术岗50万以上年薪职位占比高达31.03%,远超其他行业,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算法工程师是高薪热门。

💡 **搜索算法与主播岗位紧缺,凸显流量价值**:在流量时代,搜索算法工程师和主播成为人才紧缺指数最高的两类岗位,均超过6(TSI>1表示人才供不应求)。这反映出数字经济下流量变现能力的核心价值,直播带货普及和精准推送算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相关人才成为企业争夺焦点。

🚀 **AI人才区域分布呈现多极化,新兴城市增长迅猛**:AI技术人才需求集中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其中,粤港澳大湾区AI技术人才需求同比增长最快,达45.12%。城市方面,深圳、北京、上海AI技术岗占比居前,而武汉、苏州等新兴科技城市AI技术岗增速最快,表明AI产业资源正向具备成本优势和特色产业基础的城市扩散。

🌐 **AI能力成为跨领域竞争力,促进技术平权**:要求掌握AI工具的职位数量激增149.41%,平均年薪较无AI技能要求的岗位高出约7.8万元。产品经理、技术、设计、内容运营等各类岗位均要求AI能力。值得关注的是,45岁以上人才对AI的接受度显著增强,掌握率增速达81.56%,打破了“技术是年轻人专利”的认知,AI正成为各年龄段人才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工具。

🎓 **AI技术人才高学历化,专业背景要求高**:国内AI技术人才呈现“高学历、高门槛”特征,985/211院校毕业生占比近47%,硕士和博士学历合计占比近70%。人才主要来自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平均年薪已达32.35万元,但从业者期望薪资更高,显示出对行业前景的强烈信心。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上半年国民经济情况,据其官网介绍,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在此背景下,猎聘大数据研究院依托猎聘平台大数据,推出《2025上半年人才供需洞察报告》,系统解读上半年就业市场的人才供需特征与趋势变化,旨在为招聘企业提供精准的人才市场洞察,同时为求职者把握职业发展机遇提供专业参考,助力双方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实现更高效的供需匹配和发展决策。

一、上半年整体就业概况

在国内外经济形势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猎聘平台上半年新发职位稳中略降,活跃人才持续增长,同比增长11.89%,就业市场求职竞争加剧。与此同时,猎聘观察到,在以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带动下,一些科技属性较强的技术岗正持续释放岗位需求,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

(一)技术类职位增长迅速,AI相关岗位和汽车相关岗位逆势崛起

2025上半年全行业细分职能增长数据显示,高科技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在同比增长最快的TOP20职位中,人工智能相关岗位占据六席,且增速均超过30%。其中,机器人工程师和算法工程师以超50%的增速位列第一和第三,数据建模、深度学习、数据标注及机器学习等岗位也呈现显著增长态势。这一增长趋势与DeepSeek引发的AI热潮密不可分,同时上半年频繁举办的机器人赛事进一步激发了市场对具身智能的关注,推动了相关技术人才需求的快速增长。

(二)流量时代,搜索算法和主播最为紧缺

2025年半年全行业人才紧缺指数(TSI)TOP20榜单显示,高科技领域人才供需矛盾尤为突出。值得注意的是,搜索算法工程师和主播两类岗位高居紧缺指数前两位,均超过6(TSI>1表示人才供不应求),凸显出数字经济时代下流量变现能力的核心价值。这折射出当前商业生态的深刻变革:一方面,直播带货已成为各行业标配的营销渠道,具备专业素养和流量号召力的主播成为稀缺资源;另一方面,在信息过载的背景下,精准推送算法直接决定了内容触达效率,这使得搜索算法人才成为企业竞相争夺的对象。两类岗位的持续走俏印证了“流量即商业”的现代营销法则,也预示着数字营销领域的人才争夺战将愈演愈烈。

二、全球AI人才争夺战白热化:AI技术人才需求旺身价高

在席卷全球的AI浪潮推动下,一场围绕顶尖AI技术人才的争夺战已全面爆发。Meta等科技巨头不惜重金挖角AI专家,进一步推高了市场对AI人才的需求和薪酬水平。

(一)AI技术人才需求分析

1、AI技术岗整体需求增长超30%,其中家电行业AI技术岗增长近280%

2025上半年AI技术新发职位(人才需求)整体增长显著,为36.82%。其职位遍布各个行业,充分证明了AI+与各行业融合的趋势。其中互联网、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计算机软件占比位居前三。从占比TOP10行业的AI技术新发职位的同比增长来看,家电行业的AI技术职位增长最快,为277.43%。随着智能家居产品的加速普及,AI技术已深度融入日常生活场景。智能家电的蓬勃发展不仅有效拉动内需,更让普罗大众切身感受到AI技术带来的生活品质提升。

2、AI技术热招职能:算法工程师、深度与机器学习类职位增速超30%

AI技术职位类别占比排名前五的是算法工程师、图像算法、机器视觉、深度学习、机器学习。从其同比增长来看,算法工程师增长最快,超50%;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增速位居第二、第三,均超30%,这反映出行业正加速构建底层算法能力并深化技术应用落地;图像算法和机器视觉的稳定需求则表明视觉领域已进入场景深耕阶段。整体来看,市场更青睐具备算法能力和跨领域经验的复合型人才,AI技术红利仍处于扩张周期,未来竞争将聚焦“算法+行业知识”的交叉能力。

3、AI技术人才需求区域及城市分布

1)大湾区AI技术人才需求增长最为显著,超45%

从AI技术人才需求城市群分布来看,长三角以40.30%的占比领跑全国,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分别占据约20%的市场份额。增速方面,粤港澳大湾区以45.12%的同比增速成为增长极,长三角和成渝地区以超35%的增速紧随其后。长三角凭借完善的产业链和人才储备稳居核心枢纽,粤港澳大湾区依托政策红利和国际化优势实现爆发式增长,京津冀与成渝地区则分别发挥科研资源和产业转移优势,共同构建起多极联动的发展生态。

2)深圳北京上海AI技术岗占据半壁江山,武汉苏州AI技术岗增速最快

从AI技术岗的城市分布TOP10来看,深圳、北京、上海位居前三,占比合计50.94%,占据全国半壁江山。从这些城市AI技术岗的同比增长来看,2025上半年武汉和苏州的增幅最大,增长率为77.96%、67.39%。北上深凭借先发优势持续虹吸高端人才,而武汉、苏州等新兴科技城市正通过产业政策扶持和区域创新生态建设实现超高速增长,反映出AI产业资源开始从传统一线城市向具备成本优势与特色产业基础的准一线城市扩散,未来有望形成更加多元化的区域创新格局。

(二)AI技术岗招聘薪资

1、AI技术岗高薪化优势突出,50万以上的岗位占比和增速远超热门行业

猎聘大数据显示,50万年薪以上的AI技术岗占比高达31.03%,远超全行业(6.40%)、互联网行业(18.64%)和AI行业整体(15.31%)的水平。从增速来看,2025上半年AI技术岗50万年薪以上职位同比增长达44.42%,显著高于互联网行业(刚突破30%)和AI行业整体(36.91%)的增速。这充分印证了AI技术岗位的市场稀缺性和高含金量,使其成为企业竞相争夺的核心人才资源。

2、分职能:深度学习高薪职位最多,50万以上职位占比近40%

从AI技术岗位分布最多五大的职位类别来看,高薪段的职位在深度学习最多,占比39.54%;机器学习紧随其后,50万职位占比36.16%;算法工程师亦不示弱,50万以上职位占比31.94%。这一数据清晰地展现了当前AI人才市场的价值分布:深度学习作为最前沿的技术方向,其高端人才溢价最为显著;而机器学习和算法工程师作为AI领域的基础支柱,同样保持着强劲的高薪竞争力。

(三)AI技术人才供给情况

1、AI技术人才较为紧缺,搜索算法紧缺程度最高

当前国内AI人才缺口已突破500万,其中技术类人才尤为紧缺。2025上半年数据显示,AI技术人才整体紧缺指数(TSI)达2.30(TSI>1即表示人才供不应求),处于高度供不应求状态。细分类别中,搜索算法(TSI 7.22)和推荐算法(4.70)人才缺口最为突出,语音识别和算法工程师(均超2.5)紧随其后。图像算法、机器学习、NLP、深度学习和机器视觉等方向(TSI均超1.4)同样面临人才短缺,可见AI产业各技术环节对专业人才的持续渴求。

2、AI技术人才硕博占比近70%,985/211毕业生超45%

国内AI技术人才呈现“高学历、高门槛”特征:据猎聘2025上半年大数据统计,毕业于985/211院校的AI技术人才占比达46.89%,同比增长17.87%;海外院校毕业的人才占比10.72%,同比增长32.63%。在AI技术人才中,硕士和博士学历合计占比67.90%,两者增速均超20%。这些AI技术人才主要来自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具备优质教育背景,当前平均年薪已达32.35万元,但从业者期望薪资更高,为44.09万元,反映出他们对行业前景的强烈信心和自我价值的高度认可。

三、供需两端注明使用AI工具的数量持续增长

(一)明确要求掌握AI的职位激增,整体薪资更具优势

1、要求掌握AI的职位激增,比无此要求的职位整体年薪高近8万

AI技术的蓬勃发展正在重塑就业市场格局。2025上半年,明确要求掌握AI工具的职位数量同比激增149.41%,反映出企业对AI应用能力的重视已从技术岗位扩展到更广泛的职能领域。薪酬数据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2024上半年和2025上半年,要求AI技能的岗位招聘平均年薪(27.84万、29.45万)持续领先无AI技能要求的岗位约7.8万元,凸显AI能力已成为职场竞争力的重要溢价因素。这种“AI+”的薪酬溢价现象,既体现了技术变革带来的价值重估,也预示着AI素养正逐步成为现代职场的基础能力要求。

2、要求掌握AI的职位职能分布TOP20:产品经理居首,技术及设计类职位上榜较多

在上半年要求掌握AI工具的TOP20职类中,产品经理位居第一。技术类岗位有八类上榜,设计类岗位上榜六类,而内容及运营类岗位上榜四类。产品经理高居榜首,表明企业亟需既懂技术逻辑又能定义产品价值的复合型人才,推动AI解决方案的市场化落地。而上榜类别较多的技术岗和设计岗对AI工具提出硬性要求,揭示出AI应用正从底层研发向用户体验端延伸。新媒体运营、视频编辑等内容及运营类岗位的入围,反映出AI正在重构内容生产与分发逻辑。具备AI工具应用能力的运营人才,能更高效地实现精准触达与流量转化。

本质上,这体现了AI产业化已进入深水区,企业不仅仅追求技术突破,更关注如何通过产品设计、技术实现和运营优化的协同,将AI转化为实际商业价值。这种变化要求从业者构建“AI工具+垂直场景”的复合能力矩阵。

(二)注明会AI的人才水涨船高,45岁以上的人才对AI接受度显著增强

AI工具的普及正在推动一场技术平权运动,为各年龄段求职者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猎聘大数据显示,近一年在简历中标注AI技能的人才数量同比增长86.61%,其中25-30岁群体占比最高,为30.06%。而最令人振奋的是,45岁以上群体的AI技能掌握率增速达81.56%,仅次于年轻群体,这一现象打破了“技术是年轻人专利”的固有认知。AI技术正在成为大龄求职者突破年龄壁垒的有力工具,通过掌握新兴技能,他们获得了与年轻从业者同台竞技的机会,实现了职业发展的“数字重生”。这场技术平权运动不仅重塑了职场竞争格局,更让终身学习成为可能,为各年龄段人才开辟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当前国内就业市场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阶段,AI技术作为重要驱动力,将持续引领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潮流。高科技领域人才需求保持强劲增长成为趋势;技术赋能效应显现,数字化技能正成为职场竞争力的关键要素。面向未来,猎聘高级职场顾问建议求职者积极拥抱技术变革,持续提升数字技能与跨界学习能力;关注新兴产业动向,同时注重培养创新思维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完)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AI人才 就业市场 猎聘报告 技术岗 算法工程师 流量变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