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8月04日
大学志愿,我填了专业撸猫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随着“它经济”蓬勃发展,中国农业大学全国首个“宠物”本科专业引发关注。该专业属于“动物科学”大类,课程涵盖宠物营养、行为、繁殖、护理等,旨在培养行业人才。目前,全国已有超过150所高职院校开设相关专业,而本科层面仍处于探索阶段。宠物行业正从传统“看病+喂养”模式向医疗、美容、行为训练、营养管理等多领域发展,形成20多个细分职业。然而,从业者面临“待遇不高”“工作压力大”等问题,行业仍需规范化发展。

🐾 宠物经济崛起:中国城镇宠物市场规模超3000亿元,预计2027年突破4000亿元,带动高校开设宠物相关专业。

🎓 专业设置:多为依托“动物科学”“动物医学”设立方向或模块化课程,课程内容涵盖宠物营养学、行为学、美容护理等。

🌍 地理分布:河南以17所院校居首,其次为黑龙江和江苏,与各省份高校数量关联。

🤔 职业认知:学生多误解专业就业方向,实际宠物行业涵盖医疗、美容、行为训练、营养管理等多领域。

📈 行业现状:宠物市场渗透率仅为20%,远低于日欧美,未来增长空间广阔,但从业者面临待遇和工作压力问题。

又值一年招生季,为吸引优质生源,各大高校招生办皆使出了十八般武艺。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大战中,中国农业大学的全国首个“宠物”本科专业引发关注。该专业属于“动物科学”大类,专业方向为“动物科学”,最初开设于2020年,今年系首次面向本科招生。

上课撸猫、下课遛狗,带着宠物一起上大学,学习如何做一个优秀的“铲屎官”……随着“它经济”的蓬勃发展,一批围绕宠物营养、行为、繁殖、护理等方向的新兴课程正陆续走进高校课堂。宠物养护与训导、宠物美容等专业早已在高职专科层面出现,而今,越来越多本科高校也开始加入这场“它专业”布局。

目前,全国有多少高校开设了宠物相关专业?“公费养宠”的实际情况如何?是否匹配行业对专业人才的真实需求?从教育端出发,我们试图用数据一探究竟。

“宠物”专业,并不新鲜

过去十余年间,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结婚和出生人口也有着明显的下降,随之而来的空巢老人、丁克家庭和不婚人群比例呈现出增长态势。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宠物在人们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悄然改变,成为不少家庭中承载情感与慰藉的成员。

近年来,宠物经济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地方政府对宠物经济的支持也在不断加强。毕马威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中国城镇宠物市场规模已超过3000亿元,预计2027年有望突破4000亿元。从公共场所打造“宠物友好”空间,到高铁推出宠物托运服务,再到亚洲宠物展的持续扩张,各类政策与活动持续激发着养宠人群的消费潜力。

高校开设宠物相关专业,系统培养更多行业人才势在必行。

根据我们对“宠才网”招聘数据的爬取与统计,学历要求为“大专”或“学历不限”的岗位占比均超过40%,而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岗位仅占6%。在这种人才需求背景下,宠物相关专业的开设多集中于以农牧类为基础的职业院校

早在2001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便率先设立“宠物养护与疾病防治”专业。而在黑龙江,11所开设该类专业的院校中,有9所为农业类高职院校,包括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农垦职业学院、农业经济职业学院等。

如今,高职专科中两大“宠物”专业开设院校越来越多,阳光高考数据可见,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50所。

与高职专科院校相比,本科层面开设宠物相关专业、培训班或其他课程形式的院校数量仍较有限。类似的宠物专业开设历史并不长,大多集中于2020年后起步,仍处于探索阶段。

多数高校都是以原有的“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为依托,通过设立方向、模块化课程或“微专业”的形式引入宠物相关内容。不同高校在专业命名上呈现出一定差异性:如中国农业大学设置的是“动物科学”,河北农业大学则设有“动物科学”,还有部分学校采用“宠物医学”“宠物疾病”“宠物营养”等更具体的名称。

从地理分布来看,河南省在宠物相关专业的设置数量上位居全国首位,共有17所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其次为黑龙江和江苏。这一分布趋势或与各地高校的分布比例相关——据教育部发布的《202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河南是我国普通高校数量最多的省份,专科院校数量超过100所;江苏、河北、四川等地的高校总量也位居全国前列。

“宠物”专业都在学什么?

我们在小红书中以“宠物专业”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统计出网友们关注的热点话题,讨论更多集中在从业资质、岗位要求、薪资待遇等职业发展问题上,占比47.38%。

其中,不少人都在提问,哪些专业才能考取执业兽医资格证书,进入宠物医院坐诊。有学生依据名称选择了“宠物医疗技术”,以为未来能顺利成为宠物医生。实际就读后才发现,该专业虽与宠物相关,但课程设置更侧重于护理、影像、化验、药房管理等辅助环节;而且直到2021年这一专业才被纳入《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报考专业目录》,此前的毕业生大多无法独立执业诊疗。

此外,不少人也在讨论宠物相关专业之间的区别、教学安排等教育学习问题。例如,许多有意报考宠物相关专业的考生在志愿填报阶段陷入迷茫:本科阶段有动物科学、动物生物技术、动物医学等多个相近名称的专业,专科也有畜牧兽医、宠物医疗技术、宠物养护与驯导等多个选项,培养方式和课程内容的区别有多大、哪个才是真正契合自己兴趣的专业方向,都让人难以判断。

这些围绕职业路径、教育学习的疑问,归根结底都指向一个核心问题:宠物相关专业究竟学什么?想要厘清这一点,找到真正适合自己兴趣与职业规划的专业方向,则需回到高校的课程体系中,从实际教学内容出发寻找答案。

以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为例,该专业结合了传统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的经典课程,同时融入伴侣动物的专业特色,多门课程专门针对犬猫等伴侣动物展开教学,涵盖宠物营养学、行为学、美容护理、饲料加工、遗传与育种等多个细分方向。不仅关注宠物“怎么养”,更聚焦“为什么这么养”。

许多课程并非全新创设,而是基于已有的经典课程逐步调整和优化以“伴侣动物营养学”为例,该课程自1995年起即作为动物医学院的全校选修课存在,随着伴侣动物方向的设立,今年正式纳入专业必修课程体系。

相较于专科院校更注重实操与岗位技能训练,本科院校在课程设计上则体现出更强的理论深度与科研导向,注重学生科研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培养。在宠物相关专业的发展中,两类教育体系各有侧重,共同支撑着宠物产业向更专业化、规范化的方向演进。

专业之外,宠物行业现实如何?

许多学生往往出于对宠物的喜爱选择就读相关专业,对这一专业的就业面向认知也局限在宠物医生、饲养员等传统岗位。但现代宠物行业早已突破传统的“看病+喂养“模式,而是发展成为一个涵盖医疗、美容、行为训练、营养管理等多领域的综合产业

根据宠才网数据,目前宠物行业已形成20多个细分职业,单在医疗方向中,就包含宠物医生、化验员、异宠专科医生等不同职能。同时,宠物美容师的市场需求也持续走高,在职友集平台上相关岗位招聘数量已达上千条。

值得关注的是,伴随内容平台与直播经济的发展,“宠物主播”等新兴职业形态也逐渐涌现,宠物行业正与数字媒体、消费内容等领域产生更多交叉融合。

然而,尽管宠物行业的职业路径丰富多元,但真正投身其中后,从业者们往往会有着别样的工作体验。

数据显示,“待遇不高”“工作压力大”“职业发展迷茫”等问题在从业者中频繁出现,热爱往往难敌现实,工作中的重复性劳动与高强度服务也在不断消磨他们的初衷。

当然,也有不少人找到了与理想契合的职业角色。无论是成为受宠物“尊敬”的医生、与动物建立默契的训导师,抑或是能为宠物打造个性造型的美容师,均能延续专业道路,在现实中实现对“毛孩子事业”的热情与坚持。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方向的招生,当下来看还是一个小众选择。但从行业数据来看,2023年我国宠物市场渗透率仅为20%,远低于日本和欧美国家的成熟水平,未来仍具备广阔的增长空间。

在不远的将来,宠物相关专业或将逐步走出“小众”,成为更多高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注方向。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宠物专业 高校招生 它经济 人才培养 宠物行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