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 07月30日
浙大4米“信天翁”无人航行器首次穿越台风眼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浙江大学研发的“信天翁”无人航行器,成功穿越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的核心区域,收集了台风眼内完整的气象和海浪数据。这款形似虎鲸的航行器在狂风巨浪中展现出强大的抗风能力,扛住了81公里/小时的最大风力。这是我国海洋气象史上首次利用无人航行器主动穿越台风眼进行观测。“信天翁”搭载十多个传感器,能够监测风速廓线、海流、波浪等关键数据,其独特之处在于利用风能驱动设计,大幅降低能耗。该技术的成功应用,有望填补台风监测的空白,提高台风预报的准确性,为人类“把脉”海洋提供新利器。

🌊 浙江大学的“信天翁”无人航行器成功穿越台风“蝴蝶”眼,这是我国海洋气象史上的首次主动穿越观测。航行器长4.3米,能扛住81公里/小时的最大风力,并带回了台风眼内的详细气象和海浪数据。

🌬️ “信天翁”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风能驱动设计,4米高的帆通过调整角度利用风力前进,有效降低了能耗,使能源能集中供给传感器系统。0.6吨的体重也赋予了它超强的抗风能力。

🎯 研发“信天翁”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台风预报中数值模型模拟的监测盲区问题。现有手段难以覆盖海气界面核心区域,而“信天翁”的穿越观测填补了这一空白,有望提高预报的精准度。

⏳ 李培良团队耗时4年,经过无数次手工打造船体和累计2200小时的海试打磨,才实现了这一技术突破。7月20日,“信天翁”再次穿越台风“韦帕”,验证了技术的稳定性。

🚀 未来,“信天翁”计划挑战西风带环球航行,并探索潜入千米深海。这些“海洋信使”将为人类更精准地理解和预测海洋环境提供有力支持。

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呼啸而过时,一艘形似虎鲸的无人航行器悄然钻入其核心区域。4.3米长的机身在狂风巨浪中穿梭,半小时后从台风东南部穿出,扛住44节(约81公里/小时)的最大风力,带回了台风眼内完整的气象、海浪一手数据。

这是我国海洋气象史上首次利用无人航行器主动穿越台风眼开展观测,浙江大学研发的“信天翁”创造了奇迹。

这款以擅长御风的海鸟命名的航行器,搭载十多个传感器,可监测1000米风速廓线、海流、波浪等数据。

其独特之处在于风能驱动设计:4米高的帆通过调整角度利用风力前行,大幅降低能耗,让能源集中供给传感系统,0.6吨的体重更赋予它超强抗风能力。

为何要与台风“正面硬刚”?台风预报依赖数值模型模拟海气运动,但这一混沌系统中,微小扰动就可能引发路径突变,像今年“丹娜丝”台风就因监测盲区导致预报偏差。现有手段多依赖卫星、雷达,难以覆盖海气界面核心区域。

从构想萌芽到成功穿越,李培良团队用了4年。初期手工打造船体,历经无数次“散架”测试,累计2200小时海试打磨。

7月20日,“信天翁”再穿台风“韦帕”,验证了技术稳定性。

未来,“信天翁”将挑战西风带环球航行,还计划潜入千米深海。这些“海洋信使”正逐步填补监测空白,让台风预报更精准,人类“把脉”海洋有了新利器。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无人航行器 台风观测 海洋气象 浙江大学 信天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