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初学者 07月30日
35岁女博士进高校,踏实做老师,还是走行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一位35岁的女博士,毕业后选择在高校任教,原本只想安于教学,但面对父母强势的期望,希望她竞聘行政职务,这让她陷入纠结。父母认为做领导受人尊敬,希望她争取一官半职,并担心她将来后悔。文章引用了多位网友的回复,从高校晋升机制、行政岗与教学岗的对比、学术能力在高校行政晋升中的作用,以及个人主见的培养等多个角度,为这位博士提供了参考和思考方向,探讨了在高校体系内,学术发展与行政晋升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如何平衡家庭期望与个人选择。

🎓 高校的行政晋升路径往往与学术成就紧密相关,尤其在优质高校,教授、博导等学术头衔是担任行政职务的“标配”。若缺乏学术支撑,在与学术大牛的交流中可能缺乏话语权,难以获得认可。

💼 在高校体系内,行政岗位的晋升存在一定的“天花板”,尤其对于女性而言,达到更高层级的领导职务可能更为困难。普通情况下,高校行政岗位的最高职位可能在副处级,晋升副厅级通常需要更强的背景支持。

👨‍👩‍👧‍👦 父母的期望和安排对个人选择产生重要影响,但作为一名博士,拥有高等教育背景和专业认知,应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如何在尊重父母意愿与坚持自我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是需要审慎考虑的问题。

📈 网友回复中提到,学术能力(如发表高水平论文)是硬实力,可以提供转圜的余地,甚至在必要时可以“换地方”。相比之下,行政工作更侧重于人际关系和“寄人篱下”,风险相对较高。

🔄 有观点认为,在学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可能比追求行政职务更能获得真正的尊重和长远发展。院士、长江学者等顶尖学者在学术上的地位,往往能让他们在学术圈内获得更大的自主性和影响力,甚至不惧怕学院院长等行政职务。

知乎 2025-07-27 12:03 浙江

本人博士,女,35岁,博士毕业入高校,因为不擅长人际交往,也讨厌尔虞我诈或溜须拍马的生活,之前从未考虑过公务员,进高校后也只是想安静教书,评个副教授就满意了。

但是最近我父母很强势地告诉我,我各方面条件都挺好,一定要竞聘行政职务。我爸爸以前是公职人员,算是小领导吧,他一直觉得做领导就是受人尊敬,希望我和弟弟都努力争取做个一官半职。

我本人从小到大被我父母安排,虽然现在大了有了对自己的认知,觉得自己不喜欢那条道路,也不适合,但是父母那么强势地告诉我,说不争取,我未来会很后悔,这还是让我有了一点纠结,想要大家帮助我客观评判一下,这两条路,到底哪种更好?初次提问,表达不好的地方还望理解。

看看网友怎么回复:

高赞回复一作者:子有良谋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5063104/answer/3053544355

我猜,你父母既不是高校系统的,也不是教育口的。近亲里面没有上述单位副处级以上的实职领导干部。因为你家里人对高校各晋升途径了解仅限于道听途说。

如果你走教学岗:助教→讲师→副教授→…。(要么真有本事,要么真有关系,要不然很难凭到正高级。副教授作为副高级职称,理论上是可以调任行政机关的副处级领导职务的。参考《公务员调任规定》)

如果你走行政岗:科员→副科长→科长→副处长→…。(高校内设机构是有副科级领导职务的,也不算轻松,毕竟很多也要教课,还要去负责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我在通讯录里看到党委组织部内设工资管理科科长、副科长。)

我亲耳听某位高校的党委组织部部长说:在高校,行政岗正处就是天花板,而且这还需要一把手喜欢,正常情况撑死副处。如果要提副厅级,基本上要找到省委常委。而且,你还得是男的。

在高校,35岁、甚至30岁以内提拔副处级领导职务的,基本上是以下几种情况:

1、校领导班子成员的子女/女婿/儿媳。

2、副省级领导的子女/女婿/儿媳及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

3、重要厅局一把手的子女/媳/婿。

4、校领导班子成员的学生/亲信。

不知道你是否满足以上四种条件。

我省去年还是前年,从国有企业(包括央企驻赣单位和省属国企)、高校、省属事业单位选拔了一批具有高级职称/工作满3年的博士,去下属各县区单位挂职副县长、副区长、副主任、副局长。

看看省组的LGH、豫章的YZK、人家都已经实现人生飞跃了……

高赞回复二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5063104/answer/3023635032

很多人一开始只是想评副教授、教授。

后来发现作为一个普通老师评副教授也是有点难度的,在高人的指点下先去当了教研室主任。

教研室主任当了几年之后,终于积累了一些东西,顺利的评上了副教授。

这个时候发现,咦,副教授可以选拔任用副院长呀。并且没有副院长的职务加成,评教授也困难。于是,经过努力,又去当了一个副院长。

在副院长的职务上干了几年之后(利用手底下的人给自己做事堆成果),终于评上了教授。这年换届,正好又当上了院长。

私下里数一数“无知少女”自己占了几条,琢磨一下好像自己还有更进一步的可能,于是继续抓着学院大大小小的人做事,不管啥事排第一的永远都是自己。过了一些年份,自己居然成为了二级教授。趁着“无知少女”的优势,又活动了一下,顺利的成为了副校长。

本来以为这一辈子就这么到头了,突然发现手下竟然还有几个能人,他们帮自己写的东西不是中了这个就是中了那个,仔细一算,自己在院士评选中似乎呼声还挺高。于是再去运动了一下,激烈的突围而出成为了新科院士。第二年成功的调到了另一所学校担任校长。

这个时候,谁还会想起一开始自己只是想评一个副教授呢?

当然了,以上都是我编的,全是虚构。

高赞回复三作者:Azul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5063104/answer/1943984136

在高校,即便你想要走行政路线,途经也应该是学而优则仕,也就是说你的学术一定要好。这在越好的高校越是如此。

比如,985高校,院长的标配就是教授、博导、学科带头人。不少副院长也是教授,学院的科研达人。否则,学校开会,你根本说不上话,因为那些大教授们没人把你放在眼里。

另外,个人觉得在好大学,如果你学术厉害,你不做官,也没人敢对你如何。你去看看哪个院士会在乎他所在学院的院长?你也去看看哪个长江学者会在乎他所在学院的院长,更何谈副院长?

最后,你一个高级知识分子,读了博士,还在学校工作,就不能有点自己的主见吗?

高赞回复四作者:华北第一狠人

科研>教学>行政>学工>后勤

如果有精力有天赋,多发点文章。起码第一作者是你,谁也抢不走。

文章在手,真惹急了还能换地方。搞行政,说白了就是寄人篱下。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高校教师 职业发展 家庭期望 学术 vs 行政 博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