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 07月25日
银河航天卷式全柔性太阳翼问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银河航天公司近日宣布成功研制出全球首款大规模卷式全柔性太阳翼,这项技术突破为卫星提供了更强劲的能源支持。该太阳翼在减轻重量和减小包络尺寸的同时,显著提升了能量密度。其创新的卷式设计特别适合多星堆叠发射,解决了太空探索中的能源供给难题。展开后尺寸可达20平方米,收拢状态则如保温杯大小,展现了高度的紧凑性和高效能。此项自主创新成果,正值全球太空经济高速发展之际,将为未来的太空探索和商业化应用注入新的活力。

🌟 银河航天成功研制出全球首款大规模卷式全柔性太阳翼,是卫星领域的重大能源技术突破。该太阳翼大幅降低了重量和包络尺寸,同时显著提升了能量密度,为卫星提供更强劲的能源支持。

🌌 创新的卷式设计使得太阳翼在卫星发射时能紧凑收纳,入轨后可受控展开至10米长、2米宽,总面积达20平方米,收拢时直径仅如保温杯大小,极大地优化了空间利用率,特别适配多星堆叠发射需求。

🚀 研发团队在电池电路和机构展开方面克服了前所未有的技术难关,完全依靠自主创新和持续探索实现突破,填补了全球在该领域的空白,为未来太空探索开辟了新路径。

📈 此项技术突破恰逢全球太空经济蓬勃发展期,根据预测,到2040年全球太空经济价值将达1万亿美元。银河航天的太阳翼技术将为快速发展的太空基础设施建设和广泛的太空应用提供关键的能源解决方案。

银河航天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徐鸣近日披露了一项重大太空技术突破:公司成功研制出全球首款大规模卷式全柔性太阳翼。徐鸣介绍,作为卫星的“能源担当”,这款全柔性太阳翼在显著降低重量和包络尺寸的同时,大幅提升了能量密度,为卫星提供了更强劲的能源支持。其独特的卷式设计特别适配多星堆叠发射需求,为未来太空探索开辟了新路径。

卫星发射时,太阳翼以卷轴形态紧凑置于两侧;入轨后,则如同画卷般受控展开——展开长度超10米,宽度近2米,面积达20平方米(相当于小型会议室),而收拢状态直径仅如一个保温杯大小。

徐鸣强调,研发过程中团队攻克了诸多前所未有的技术难关,尤其是在电池电路和机构展开方面。由于缺乏全球经验可循,完全依靠自主创新与持续探索,最终实现了技术突破。

此项突破恰逢全球太空经济迈入高速发展期。欧洲空间政策研究所(ESPI)报告预测,到2040年,全球太空经济价值将达1万亿美元,其对更广泛经济和社会的贡献预计约7.9万亿美元,2025至2040年间累计贡献有望超过80万亿美元。

过去十年,太空基础设施建设已显著提速。目前全球在轨卫星数量超过1.3万颗,印证了太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人类探索太空的持续热情。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银河航天 柔性太阳翼 太空技术 能源突破 太空经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