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鲁豫在节目中表示,年轻人并非真心想“躺平”,而是由于缺乏发展机会。当工作仅能维持温饱,且缺乏尊重时,即使是她也可能选择“躺平”。她强调,每个人都有对生活的热情和职业荣誉感,机会是促使人振作甚至前进的动力。“躺平”实则是对艰难时期的应对,是对能激发自身动力的机会的等待。专家指出,尽管中年人因家庭负担而少有“躺平”的洒脱,但年轻人“躺平”的流行更源于代际观念的差异。与70、80后受规训的成长环境不同,当代年轻人受教育更开放,物质条件相对优越,因此更敢于表达不满,拒绝内卷。
💡 年轻人“躺平”并非主动选择懒惰,而是因为缺乏足够的发展机会和尊严。当工作只能满足基本生存需求,且缺乏职业认同感时,选择“躺平”是一种现实考量,是对更好机会的被动等待。
🌟 机会是激发年轻人前进的关键因素。鲁豫认为,职业荣誉感和对生活的渴望是普遍存在的,而机会的出现能够成为年轻人重新振作、努力奋斗的契机,是站起来甚至跑起来的驱动力。
⚖️ 代际观念差异是年轻人“躺平”现象流行的深层原因。与70、80后相对循规蹈矩、接受社会规训的成长经历不同,当代年轻人在更开放的教育和相对优越的物质条件下成长,更敢于表达真实想法,拒绝不合理的内卷。
🗣️ 年轻人善于通过创意方式表达对社会现象的不满。文章提到,一些年轻人通过奇装异服等方式来讽刺公司变相加班、甲方无理取闹等乱象,这种新颖的表达方式收到了显著的社会效果,反映了他们对不公平现象的直接反馈。
7月22日消息,近日,在节目中鲁豫表示年轻人不是本质的想躺平,只是因为没有更多的机会,如果工作只能解决温饱且不会被有尊严地对待,她也想躺平。
鲁豫认为每个人对生活都有渴望,有职业荣誉感,机会是让一个人站起来,甚至跑起来的契机。躺平并不是一个人懒惰的选择,而是在一段相对艰难的时期中对机会的等待,等待那个让自己有有冲动再坐起来的时刻。
之前也有专家表示,其实天下苦内卷久矣,而90后、00后还不是最大的受害者,可为什么“躺平”在年轻人当中最为流行呢?
一个显见的原因是中年人包袱重、顾虑多,不像年轻人那样洒脱。但更重要的恐怕是代际之间的观念差异。受成长环境影响,70后、80后比较循规蹈矩,也早已接受了或明或暗的社会规训。
这一届年轻人不一样。他们受到的教育更开放,相对丰裕的物质条件又让他们具备底气,因此敢于表达、善于表达,不想忍受内卷就大声说出来。前一阵,有一些年轻人以奇装异服讽刺公司变相加班、甲方无理取闹等乱象,简直效果拉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