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扑-热帖 07月22日
把极端当日常”的一代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日,杭州良渚居民遭遇了严重的用水问题。居民反映家中自来水出现黄色浑浊,并伴有异味,即使放水数小时后,水质仍未改善,洗脸巾上留有厚厚的黄色物质。官方通报称是藻类引起,但居民亲眼所见的情况令他们难以接受。此事已导致部分居民出现过敏、红疹、腹泻等症状。居民们对基础设施的不可靠性以及信息不透明表示担忧,认为现代城市生活对基础服务的依赖性极高,一旦出现问题,将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大家呼吁在信息公开透明的前提下,对水质进行有效检测和控制,避免居民被迫参与“人体实验”。

💧 居民用水出现严重问题,自来水呈黄色浑浊,伴有异味,且长时间无法恢复正常,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官方虽有解释,但居民对水质安全仍存疑虑,并有出现健康问题的案例。

🏙️ 事件暴露了现代城市生活对基础设施的脆弱性依赖,一旦关键服务失控,居民的正常生活将瞬间被击垮,凸显了基础服务保障的重要性以及不可控性带来的无助感。

📊 居民对信息不透明和风险评估的缺失感到不满,认为在公共水质未被有效检测和控制的情况下,居民被迫自行评估风险,这无异于一场不可自选的人体实验,缺乏科学依据和安全保障。

😔 居民普遍感到“淡淡地接受”并非因为问题不严重,而是长期以来被训练将极端情况视为常态,对生活习惯和节奏被随意打断感到无奈,但内心深处渴望改变这种被动局面。

@泡儿小狗

众所周知,我住在杭州良渚,就是最近屎到淋头的地方。

天知道我这几个月安利了多少朋友住到良渚来,甚至我们自己把公司也注册在这边,结果就是大家一起屎到淋头了。

事发这几天我们还在上海参加展会,本来看见群里朋友们在讨论这件事,还觉得十分好笑,好像活在什么喜剧节目里,这一切都不像现实生活会发生的事情。回来之后我们抱着“水说不定已经快干净了呢”的想法,喝矿泉水,去其他区洗澡,静待水质变好。

结果回来了两天,水质没有变好的迹象,放了几个小时的水,打开洗脸巾,依然是一层很厚的屎黄色物质。按官方通报说,这是藻类物质,但我们亲眼看见,确实没办法说服自己用这样的水生活。

现在打算收拾收拾,找个浴场洗个澡,但明天怎么办、后天怎么办,到现在还很迷茫。看群里附近的朋友们,有人身上过敏/红疹、拉肚子去医院了,也有养花的朋友发现一夜之间濒死的绣球花开花了(竟然能有生物在这场浩劫中吃到时代红利!),于是其他人都在趁这次机会用💩水狠狠浇花了。

有点没话说,感觉淡淡的,淡到好像这件事情很寻常。可能是前两年的公共事件已经把大家的信心磨没了,但这种事情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还是没有办法就这样淡淡地接受。看似精致便利的现代城市生活,其实只建立在几个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上,一旦失控,便溃如蚁穴,一瞬间就可以击垮所有人的正常生活。

而这些基础建设,竟然随机性如此高,只能依靠某些关键角色的“良心发现”,依靠众怒,依靠大家真的发怒了、才能推动他们去洗一洗水箱,给大家几个不痛不痒的解决方案,告诉我们水质已经ok了,请喝,给大家带来了大便,敬请谅解。

你不是在喝水,你是在参与一场不可自选的人体实验。

在公共水质未被有效检测和控制的情况下,居民正在被迫使用一套未经安全验证的生活水系统。具体是什么藻?浓度是多少?是否可能滋生其他微生物?都没有明确科普。

若不是大家自己晒出照片和症状,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水的问题到底有多严重。

我们现在正在被要求“在没有信息透明的情况下,自行评估风险”,自行决定要不要喝,可不可以喝,可不可以用这样的水来生活。

大家之所以“淡淡地接受”,并不是因为这不严重,而是因为我们被训练成了“把极端当日常”的一代。我们被迫接受了可以随便决策的生活,可以被随便改变的生活习惯,可以随便打断的节奏,这一切都毫无办法。

但我不想过这样的生活,不想让这种无助变成常态。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杭州良渚 用水问题 水质安全 城市生活 居民健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