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引领未来商业与生活新知 07月04日
技术泄密还是商业诋毁?天赐材料与永太科技陷互诉“罗生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锂电材料企业天赐材料与永太科技因商业秘密侵权和名誉权问题展开诉讼,总索赔额近9亿元。天赐材料指控永太科技窃取其液态六氟磷酸锂技术,索赔8.87亿元;永太科技则反诉天赐材料侵犯名誉权,索赔5752万元。双方各执一词,揭示了锂电材料行业激烈的竞争态势。此案涉及技术盗窃、商业诋毁等问题,反映了新能源行业知识产权纠纷频发的现状。

⚖️ 天赐材料指控永太科技及其相关人员窃取其液态六氟磷酸锂技术,并用于邵武永太的生产线,因此索赔8.87亿元,要求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

😠 永太科技否认侵权,并反诉天赐材料侵犯其名誉权,索赔5752万元,认为其技术为自主研发,不存在侵权行为。

💰 双方均为电解液材料上市公司,存在直接竞争关系。天赐材料称拥有液态六氟磷酸锂生产工业化技术,而永太科技则否认从天赐材料前员工处获得技术。

📉 锂电材料行业竞争激烈,天赐材料和永太科技的业绩均受到影响。天赐材料营收净利下滑,永太科技则净利润亏损,反映了新能源市场波动带来的挑战。

🛡️ 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新能源企业竞争转向技术主权攻防。 宁德时代与中创新航的专利诉讼等案例表明,技术壁垒与市场生存的博弈已成为新能源产业链的常态。

当8.87亿元商业秘密侵权索赔撞上5752万元名誉权反诉,两大锂电材料企业的“互撕”正揭开行业暗战。

7月2日晚间,天赐材料(002709.SZ)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九江天赐就商业秘密侵权纠纷案件,向江西省高院提起民事诉讼,对包括李胜、永太科技及其控股子公司邵武永太等12个被告提起总计8.87亿元的索赔。

作为反击,7月3日,永太科技(002326.SZ)公告称,公司及控股子公司邵武永太因天赐材料侵害名誉权的行为,分别向临海市人民法院和邵武市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天赐材料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5752万元经济损失。

究竟是永太科技涉嫌技术盗窃,还是天赐材料利用商业诋毁不当竞争?目前双方各执一词。这场围绕液态六氟磷酸锂技术的攻防战,将锂电材料行业的竞争白热化推向高潮。

双方各执一词

早在今年2月,天赐材料曾称,九江天赐前员工李胜伙同他人将公司技术资料泄露给邵武永太。李胜等人在另一起诉讼中,已被法院一审判决犯侵犯商业秘密罪。

最新公告显示,李胜于2017年8月进入九江天赐工作,与九江天赐签订了《劳动合同》《商业保密、竞业限制协议》等,2021年5月从九江天赐离职,其在九江天赐工作期间先后担任电池生产部工艺技术总监、总工程师等职务。

按天赐材料所述,李胜为了获取非法利益,违反保密义务,伙同郑飞龙与永太科技等达成合作协议,邵武永太等获取了天赐材料液体六氟磷酸锂工艺技术资料,并运用到了邵武永太年产13.4万吨液体锂盐产业化项目中。

九江天赐此番提出的诉讼请求包括,判令邵武永太销毁年产13.4万吨液体锂盐产业化项目中利用九江天赐技术秘密建设的生产线设备及生产工艺资料;判令12个被告停止侵害原告技术秘密信息的行为;判令12个被告共同赔偿8.87亿元并登报道歉等。

天赐材料表示,本次诉讼事项预计不会对公司当期损益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因本案尚未开庭审理,亦不排除在审理过程中达成和解或进行调解的可能,公司目前尚无法判断本次公告的诉讼对公司期后利润的影响。

针对天赐材料提起诉讼的公告,永太科技连夜回应称,截至公告日,公司尚未收到任何涉及该案的诉讼材料。随后,永太科技于7月3日再度发布公告,就天赐材料侵害名誉权的行为,已向法院提起5752万元的诉讼,由于案件尚未开庭审理,对公司当期利润或期后利润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同时,永太科技否认从李胜处直接购买天赐材料的商业秘密,天赐材料所称的侵权产线、技术均为公司自行研发,不存在侵害被告商业秘密情形。

锂电材料竞争白热化

永太科技与天赐材料均系电解液材料上市公司,都生产六氟磷酸锂等主流电解液材料,因经营范围类似双方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

天赐材料称,九江天赐成立于2007年10月30日,拥有液体六氟磷酸锂生产工业化技术,为保护公司的商业秘密,九江天赐建立了完善的保密管理制度和保密措施。根据天赐材料此前公告援引的相关证明,截至2023年10月12日,天赐材料是行业全国范围内唯一一家拥有液态六氟磷酸锂的企业。

近几年来因汽车新能源市场剧烈波动,电解液材料板块竞争激烈,两家企业的日子都不太好过。

财报显示,天赐材料已连续两年营收净利下滑,其中,2024年实现营收125.18亿元,同比下降18.74%;净利润4.84亿元,同比下降74.4%。永太科技2024年虽然暂时结束了营收下滑势头,但挡不住净利润续亏4.78亿元。

回顾产业发展,随着中国企业的技术突破和产能释放,2015年六氟磷酸锂价格曾降至低点8.4万元/吨。2020年下半年起,受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叠加供给端收紧的影响,其价格一路飙升至2022年初的59万元/吨,这或是当时产业链争相布局的原因。据上海钢联7月2日的数据,六氟磷酸锂市场均价报5.19万元/吨。

天赐材料与永太科技的互诉案件,正是新能源行业竞争白热化下,知识产权纠纷频发的缩影。今年4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及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典型案例,所发布的9宗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典型案例里,两宗侵犯商业秘密案件均涉及新能源车产业链。

与此同时,业内因专利诉讼涉及的赔偿额也创下新高。如宁德时代中创新航之间的“专利大战”,自2021年至今的三年多时间里,宁德时代向中创新航累计索赔总额达数亿元。

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法网越收越紧,新能源企业的竞争战场,早已从产能扩张转向技术主权的攻防,技术壁垒与市场生存的博弈已成为新能源产业链的常态。(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 | 马琼,编辑 | 曹晟源)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天赐材料 永太科技 商业秘密 名誉权 锂电材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