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居民消费力对比,鸿沟到底有多大?
之前读了一份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在6月写的报告,主题是讲中美的消费水平对比的,因为文章在网上已经找不到了,原谅这里就不把标题贴出来了
以下我总结研读完报告后,个人比较深的9个数据对比,能够让我们对自身所处的水位,和对方的水平有个更直观的定位:
1,从人均消费支出金额看,美人均居民消费金额是我们的近11倍
2024年,我们的居民消费支出为53.9万亿元;美数据按平均汇率折算约合141万亿元。结合人口数据,我们居民人均最终消费金额为3.8万元人民币,而美则是41.5万元人民币,是我们的10.8倍
但因为美产品价格明显更高,该指标高估了消费差距(根据全球生活成本数据库的调查统计,除牛奶外,大部分美食品价格都高于我们。例如按中美汇率折算后,美的鸡蛋价格是我们的2.7倍,苹果价格是3倍、生菜价格是3.7倍、中档餐厅双人餐价格是3倍以上、出租车里程单价是5倍、住房水电燃气费用是4倍、电影票价是2.2倍)
2,从消费率看,即使剔除医疗、住房等有争议的“痛苦消费”后比较,美消费率(最终消费支出/GDP)都较我们高出20个百分点以上
例如1946-2024年,美人均GDP从约1600美元增长至8.6万美元,这期间的居民消费率基本都在60%以上。2024年,我们居民消费率为39.9%,较2024年美(67.9%)低28个百分点
3,从结构上看,我们居民在饮食、住房等基础性需求的消费占比高于美,交通教育文娱等改善型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显著低于美
4,从区域分布看,美各州之间的居民消费支出水平较为均衡,而我们各省份间差异较大
2023年人均居民消费支出最高的行政区是上海市(5.3万元),处于中位水平的是四川(2.4万元),最低的是西藏(1.7万元),最高值分别是中位值和最低值的2.2和3.0倍
美2023年人均居民消费支出最高的州是马萨诸塞州(6.9万美元),处于中位水平的是亚利桑那州(5.4万美元),最低的是密西西比州(4.2万美元),最高值分别是中位值和最低值的1.3和1.6倍
5,食品方面,我们早已解决温饱问题,但肉、蛋、奶的人均消费量仍只相当于美30%-40%的水平
我们居民目前的蛋白质摄入以植物蛋白为主,蛋类、奶类等优质蛋白摄入占比偏低。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2022年我们居民摄入蛋白质中有61%来自植物,较美高约29%;22.8%来自肉类,较美低约18%。来自奶类、蛋类的占比合计为7.9%,较美低约15%
6,汽车消费方面,我们汽车保有和年销总量均超美,但人均保有量相当于美的30%
我们每千人广义汽车保有量2023年达到238辆,是2004年的11.3倍,增长显著。但美每千人广义汽车保有量是816辆,我们的人均保有量水平相当于美约30%
7,耐用品消费方面,我们冰箱、洗衣机等基础型家电的户均保有量与美差距较小,但洗碗机、微波炉等升级型家电较美仍有很大差距;美家庭人均用电是我们的3倍以上,也间接表明美家庭电器类消费量仍整体显著高于我们
我们百户家庭微波炉保有量还只有42台,不到美户均保有量的一半。洗碗机、烘干机等家电美每百户家庭保有量分别为73台和83台,我们每百户家庭洗碗机和烘干机的保有量均不足10台
8,住房服务消费方面,我们人均住房面积相当于美的50%-60%
据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我们人均居住面积41.8平方米(统计的是建筑面积)。同时,根据美人口普查局数据,2021年美人均住房面积约64.6平方米(统计的是室内使用面积)。按15%的建筑面积公摊率折算,我们人均住房面积约相当于美国的55%
9,生活服务消费方面,我们居民在旅游、观影等主要服务领域的人均年消费次数相当于美40%-60%的水平
2023年,美境内旅游约23.8亿人次,人均年旅游次数约6.8次;2023年,我们境内旅游总人次48.91亿人次,人均年旅游次数约4.3次,约相当于美60%的水平。2023年,美和加拿大合计观影人次8.3亿次,结合两国人口,人均观影次数是2.2次;我们2023年城市院线观影人次为12.99亿,人均观影0.93次,相当于美40%-50%的水平
以上,每1%的蛋白质摄入差距、每1次缺失的旅行体验,都在因为在追赶下一张未付清的账单,11倍的消费鸿沟,丈量的是发展阶段的刻度,更是未来升级的标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