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 人工智能 06月23日
MCP网络服务架构:构建基于SSE的实时AI应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MCP框架,通过Server-Sent Events (SSE)技术构建实时的AI应用。文章详细阐述了SSE的优势,包括简单性、自动重连、原生事件类型和轻量级。内容涵盖了服务器的实现,如创建低级服务器、定义工具列表、处理工具调用以及集成Starlette和SSE传输。同时,文章也提供了客户端的实现,包括创建SSE客户端连接、获取工具列表、调用工具和错误处理。最后,文章总结了SSE通信流程、应用场景和最佳实践,为开发者构建基于SSE的分布式AI应用提供了全面的指导。

💡 **SSE通信机制**: SSE是一种基于HTTP的单向实时通信技术,允许服务器向客户端推送实时更新。与WebSocket相比,SSE具有简单性、自动重连、原生事件类型和轻量级的优势,特别适合AI工具的实时反馈场景。

⚙️ **服务器实现**: MCP框架提供了低级服务器API,开发者可以灵活地实现自定义服务器。服务器需要提供工具列表供客户端发现和调用,并实现工具调用处理函数。MCP的SSE实现基于Starlette框架,需要创建Starlette应用并配置SSE传输。

💻 **客户端实现**: 客户端使用sse_client函数创建到SSE服务器的连接,并实现获取工具列表、调用工具和错误处理等功能。客户端通过HTTP连接访问AI工具并接收实时更新。

🔄 **SSE通信流程**: 整个流程包括服务器启动、客户端连接、SSE流建立、会话初始化、工具发现、工具调用、实时反馈和结果返回等步骤。

💡 **应用场景与最佳实践**: 基于SSE的MCP应用适用于Web应用集成、分布式部署、实时监控、多用户服务和云端部署等场景。最佳实践包括连接管理、负载均衡、安全措施、监控和日志、错误处理以及超时设置。

MCP网络服务架构:构建基于SSE的实时AI应用

概要

在现代AI应用中,实时通信是提供流畅用户体验的关键。MCP框架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其中Server-Sent Events (SSE)是一种轻量级的单向实时通信机制,特别适合AI工具的实时反馈场景。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使用MCP构建基于SSE的服务器和客户端,实现网络化的AI应用部署。我们将分析服务器的实现、客户端的连接方式,以及如何处理工具调用和实时通信。

SSE通信机制简介

Server-Sent Events (SSE)是一种基于HTTP的技术,允许服务器向客户端推送实时更新。与WebSocket不同,SSE是单向的(只从服务器到客户端),但具有以下优势:

服务器实现

创建低级服务器

MCP提供了低级服务器API,使我们能够灵活地实现自定义服务器:

from mcp.server.lowlevel.server import Serverfrom mcp.types import TextContent, Tool# 创建服务器实例server = Server(name="sse_server")

定义工具列表

服务器需要提供工具列表,供客户端发现和调用:

@server.list_tools()async def handle_list_tools() -> list[Tool]:    """返回服务器支持的工具列表"""    return [        Tool(            name="test_tool",            description="A test tool",            inputSchema={                "type": "object",                "properties": {                    "message": {                        "type": "string",                        "description": "测试消息"                    }                },                "required": ["message"]            }        )    ]

处理工具调用

服务器需要实现工具调用处理函数:

@server.call_tool()async def handle_call_tool(name: str, args: dict) -> list[TextContent]:    """处理工具调用"""    logger.info(f"调用工具: {name}, 参数: {args}")        if name == "test_tool":        message = args.get("message", "")        return [TextContent(type="text", text=f"服务器收到消息: {message}")]    else:        return [TextContent(type="text", text=f"错误:未知的工具 {name}")]

集成Starlette和SSE传输

MCP的SSE实现基于Starlette框架,我们需要创建一个Starlette应用并配置SSE传输:

def make_server_app() -> Starlette:    """创建带有SSE传输的Starlette应用"""        # 创建SSE传输    sse = SseServerTransport("/messages/")        async def handle_sse(request: Request) -> Response:        """处理SSE连接"""        logger.info("新的SSE连接")        try:            async with sse.connect_sse(                request.scope, request.receive, request._send            ) as streams:                # 运行服务器                await server.run(                    streams[0],                    streams[1],                    server.create_initialization_options()                )            return Response()        except Exception as e:            logger.error(f"SSE连接处理出错: {str(e)}")            raise    app = Starlette(        routes=[            Route("/sse", endpoint=handle_sse),            Mount("/messages/", app=sse.handle_post_message),        ]    )        return app

启动服务器

最后,我们使用uvicorn启动Starlette应用: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 = make_server_app()    uvicorn.run(app, host="127.0.0.1", port=8000)

客户端实现

创建SSE客户端连接

客户端使用sse_client函数创建到SSE服务器的连接:

async def test_sse_connection():    """测试SSE连接"""    try:        # 连接到SSE服务器        logger.info("正在连接到SSE服务器...")        async with sse_client("http://127.0.0.1:8000/sse") as streams:            # 创建客户端会话            async with ClientSession(*streams) as session:                # 初始化会话                logger.info("初始化会话...")                result = await session.initialize()                logger.info(f"服务器信息: {result.serverInfo.name}")

获取工具列表

客户端可以获取服务器提供的工具列表:

# 获取可用工具列表logger.info("获取工具列表...")tools = await session.list_tools()logger.info("可用工具:")for tool in tools:    logger.info(f"- {tool}")

调用工具

客户端可以调用服务器提供的工具:

# 测试工具logger.info("\n测试工具...")try:    result = await session.call_tool("test_tool", {"message": "你好,SSE!"})    logger.info(f"工具调用结果: {result}")except Exception as e:    logger.error(f"调用工具失败: {str(e)}")    traceback.print_exception(type(e), e, e.__traceback__)

错误处理

客户端实现了全面的错误处理,确保连接和调用过程中的异常能够被适当捕获和处理:

try:    # 连接和调用代码...except Exception as e:    logger.error(f"SSE连接测试失败: {str(e)}")    traceback.print_exception(type(e), e, e.__traceback__)    raise

SSE通信流程详解

MCP的SSE通信流程包含以下步骤:

    服务器启动:Starlette应用启动并监听指定端口客户端连接:客户端创建到SSE端点的HTTP连接SSE流建立:服务器保持连接打开,准备发送事件流会话初始化:客户端初始化会话,获取服务器信息工具发现:客户端获取服务器提供的工具列表工具调用:客户端通过HTTP POST请求发送工具调用实时反馈:服务器通过SSE流发送日志、进度和状态更新结果返回:服务器完成工具调用后发送最终结果

应用场景

基于SSE的MCP应用适用于多种场景:

    Web应用集成:将AI功能集成到Web应用中分布式部署:在分布式环境中部署AI服务实时监控:实时监控长时间运行的AI任务多用户服务:为多个用户提供AI服务云端部署:将AI服务部署到云环境中

最佳实践

    连接管理:实现连接池和重连机制负载均衡:在高负载环境中使用负载均衡器安全措施:实施认证和授权机制监控和日志:监控SSE连接状态和性能错误处理:实现全面的错误处理策略超时设置:配置适当的连接和请求超时

总结

MCP的SSE实现提供了一种强大而灵活的方式来构建网络化的AI应用。通过SSE,我们可以将AI服务部署为网络服务,使客户端能够通过HTTP连接访问AI工具并接收实时更新。这种架构特别适合需要实时反馈的AI应用场景,如长时间运行的分析任务、实时监控系统等。

SSE的简单性、实时性和可靠性使其成为构建分布式AI应用的理想选择,而MCP框架则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和抽象,简化了SSE服务器和客户端的实现。通过掌握MCP的SSE通信机制,开发者可以构建更加强大、灵活和可扩展的AI应用生态系统。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MCP SSE AI应用 实时通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