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6月10日
[国 际] 打造具有韧性的中韩科技合作网络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韩国东国大学国际贸易学教授南垠映在采访中探讨了中韩两国在新时代背景下科技与供应链合作的新范式。文章指出,在全球化竞争加剧和碳中和转型的双重驱动下,中韩在高科技领域,如核聚变、氢能源、电池和6G通信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合作潜力。此外,两国还可在供应链合作上,通过联合开发资源、共建加工基地、制定绿色采购标准等方式,增强供应链安全性和绿色竞争力。南垠映强调,在竞合关系下,中韩应建立在“结构理解”和“机制创新”基础上的合作关系。

💡中韩在高科技领域合作潜力巨大:南垠映认为,两国在核聚变、氢能源、电池、6G通信等领域具备合作潜力。两国在核聚变领域可通过ITER项目开展间接合作,并共享技术路线图;在氢能源方面,中韩可在氢能价值链全环节开展协作;在电池产业中,两国可协同研发,应对安全性、寿命、充电效率和回收利用等挑战;在6G时代,两国可在通信标准制定、核心技术研发方面展开合作。

🌍供应链合作聚焦全球化与碳中和:面对全球关键原材料紧张的局势,中韩可联合参与第三国资源开发项目,增强区域供应链安全。同时,在绿色转型方面,两国可在绿色采购标准制定、碳排放追踪系统建设、碳足迹透明化等方面开展合作,以提升两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绿色竞争力。

🤝竞合关系下的合作策略:南垠映指出,中韩经济和科技领域的关系正逐步走向竞争性关系。在科技合作方面,应依据各项技术的特性进行精细化管理,例如在半导体领域,可在材料设备标准、技术培训和基础研究平台等方面寻求合作。未来中韩的科技与经济关系,需要建立在“结构理解”和“机制创新”的基础上。

——访韩国东国大学国际贸易学教授南垠映

中韩嘉宾在韩国首尔举行的中韩经济发展论坛上交流。新华社记者 姚琪琳摄

【今日视点】

    ◎本报驻韩国记者 薛 严

    在全球化竞争加剧和碳中和转型双重背景下,中韩两国正积极探索面向新时代开展科技和供应链合作的新范式。值此关键时刻,科技日报记者专访了韩国东国大学国际贸易学教授、中国问题专家南垠映。

    领域广泛 潜力巨大

    南垠映表示,中韩两国在高科技领域具备广泛而深入的合作潜力,尤其是在核聚变、氢能源、电池、6G通信等全球未来产业中,双方都拥有强大的技术能力和政策支持,也有机会共同引领国际标准。

    以核聚变为例,两国目前通过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项目开展间接合作,同时各自推进本国的核聚变商业化工程。韩国计划到2030年建设示范发电站,中国则推动CFETR(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项目。如果两国能够共享技术路线图并建立定期交流机制,将对人类未来能源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氢能源方面,韩国和日本在燃料电池与整车技术方面具有领先优势,而中国在氢气的生产、储运方面也处于世界前列。中日韩三国如能在氢能价值链全环节开展协作,不仅有利于能源转型,也可能形成区域性的氢能产业生态。

    在电池产业中,中国的宁德时代与比亚迪位列全球前两大厂商,韩国的LG新能源、三星SDI和SK on同样处于领先地位。在面临安全性提升、寿命延长、充电效率优化和回收利用等诸多挑战之际,开展跨国协同研发尤为关键。

    此外,韩国在5G领域实现了全球首次商用,中国则拥有全球最大用户群。随着6G时代的临近,两国完全可以在通信标准制定、核心技术研发方面展开合作。通过共建研究平台和人才交流机制,打造一个具有韧性的中韩科技协作网络。

    抓准关键 积极对话

    在供应链合作方面,南垠映认为,中韩双方可围绕两个关键词展开:全球化与碳中和。

    一方面,面对全球关键原材料紧张的局势,两国可考虑联合参与第三国资源开发项目,如锂、镍、钴等战略矿产的投资与开采。通过共建加工基地、共享运输通道、统一采购平台等方式,增强整个区域的供应链安全。为此,建立一个中韩间的官民资源对话机制将十分必要,以实现政策沟通与项目协调的常态化。

    另一方面,在全球气候目标的推动下,供应链的绿色转型也成为重要议题。中韩可在绿色采购标准制定、碳排放追踪系统建设、碳足迹透明化等方面开展合作。通过在区域内共建低碳供应链网络,不仅有助于应对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等国际挑战,也可提升两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绿色竞争力。

    换句话说,从上游资源开发到下游低碳管理,中韩具备开展结构性供应链合作的实际基础,并可通过制度化机制使合作更加系统与可执行。

    竞合并存 重在互信

    南垠映近期参加了一场关于中韩经济合作的专题会议。她透露,会议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观点是:当前两国在经济和科技领域的关系已不再像过去那样高度互补,而是正逐步走向竞争性关系。这也引发了与会专家们对未来合作战略的深入探讨。

    韩国正在认真思考,在竞争不断加剧的环境下,寻找与中国在部分领域中仍可展开互利合作的机会。特别是在科技合作方面,与会者普遍认为,应当依据各项技术的特性进行精细化管理。

    以半导体为例,过去常被视为“不能合作”的领域,如今其实在某些环节依然存在协同空间。例如材料设备标准、技术培训,甚至基础研究平台都可能成为合作的切入点。

    南垠映说,未来中韩的科技与经济关系,需要建立在“结构理解”和“机制创新”的基础上,而不再是单一经济利润的交换。这是一个更加复杂、也更加有战略意义的新阶段。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中韩合作 科技 供应链 碳中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