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克萨斯州的StellarJet公司发布了两项关键技术,旨在推动航空业的零排放转型。其中包括固态储氢装置,该装置采用金属氢化物技术,拥有卓越的储氢密度和能量密度,并可在广泛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安全运行,支持快速加注且无蒸发损耗。此外,该公司还推出新一代电动涵道风扇推进系统,该系统重量轻、推力大,专为分布式电推进设计优化。这些技术将应用于StellarJet计划于2025年夏季首飞的氢能验证机,StellarJet希望通过这些创新技术在可持续航空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StellarJet公司发布了固态储氢装置,该装置采用金属氢化物技术,实现了23%的重量储氢密度和6.6千瓦时/千克的能量密度,性能优于液态氢系统。该装置可在20-350巴压力和-60°C至+80°C温度范围内安全运行,支持30分钟内快速加注,且无蒸发损耗风险。
💡StellarJet还推出了新一代电动涵道风扇(EDF)推进系统,该系统功率达132千瓦,推力1700牛顿,重量仅14.7公斤,涵道直径375毫米。该系统专为StellarJet分布式电推进设计优化,将应用于2025年夏季首飞的氢能验证机。
🌍StellarJet这两项技术将应用于计划于2025年夏季首飞的氢能验证机StellarJet Demonstrator。该公司凭借源自航天与火箭技术合作的研发积累,在航空脱碳化竞赛中占据优势。
⚠️虽然StellarJet的技术具有显著优势,但规模化生产与加氢基础设施建设仍面临挑战。部分用户对认证流程复杂性影响商用化进程表示担忧。
总部位于德克萨斯的氢动力航空创新企业StellarJet周二发布两项变革性技术:固态储氢装置与新一代电动涵道风扇(EDF)推进系统。在2025巴黎航展前夕公布的这些突破,使该公司在全球可持续航空旅行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占据了零排放航空竞赛的领先位置。

采用金属氢化物技术的固态储氢罐实现了23%的重量储氢密度与6.6千瓦时/千克的能量密度,性能超越液态氢系统。该装置在20-350巴压力及-60°C至+80°C温度范围内安全运行,支持30分钟内快速加注且无蒸发损耗风险。
StellarJet公司CEO Alexey Popov强调其可扩展性与安全性,称“这项储氢方案是航空业的转折点。”
EDF推进单元功率达132千瓦,推力1700牛顿,重量仅14.7公斤,涵道直径375毫米,专为StellarJet分布式电推进设计优化。两项完全自主研发的技术将应用于计划2025年夏季首飞的氢能验证机StellarJet Demonstrator。
凭借源自航天与火箭技术合作的研发积累,StellarJet在航空脱碳化竞赛中占据优势。其紧凑型适航储氢系统解决了液态氢的安全与成本难题,已引发航空航天及工业应用领域的关注。但规模化生产与加氢基础设施建设仍是挑战,部分X平台用户对认证流程复杂性影响商用化进程提出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