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 04月23日
基因编辑重现史前巨狼 科学突破还是伦理困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美国生物技术公司Colossal Biosciences宣布“复活”恐狼,引发科学界热议。该公司公布古DNA分析,试图回应质疑。研究指出,恐狼与灰狼分化时间早于预期,曾有杂交现象,使犬科进化更复杂。Colossal Biosciences通过基因编辑灰狼,使其具备恐狼外貌特征。然而,科学家质疑复活的真实性,指出基因差异巨大,且仅针对外貌编辑。伦理争议也随之而来,担忧分散对濒危物种的保护。这场争议凸显基因编辑技术的潜力与局限,以及科学伦理在物种“复活”中的重要性。

🐺 Colossal Biosciences试图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复活”恐狼,引发广泛讨论。该公司选择了与恐狼基因最接近的灰狼作为基础,对其进行基因编辑。

🧬 研究发现,恐狼与灰狼的基因组存在数百万个差异,且基因编辑主要针对外貌特征,无法完全复现恐狼的行为特性。

🕰️ 新的研究通过分析更多恐狼化石DNA,将恐狼与灰狼的分化时间修正为约450万年前,并发现恐狼曾与灰狼祖先杂交,使得犬科进化树更复杂。

🤔 科学界对“复活”的定义存在争议,批评者认为这种做法可能分散对现存濒危物种的保护注意力,且编辑后的灰狼并非真正的恐狼。Colossal Biosciences则辩称,只要外形相似即可视为“功能性复活”。

美国生物技术公司Colossal Biosciences近期宣布成功“复活”恐狼,引发科学界广泛讨论与批评。该公司随后在预印本平台bioRxiv上发布了相关古DNA分析,试图澄清争议。这项未经同行评审的研究被部分学者认为对理解恐狼进化具有重要价值,但也因伦理问题和技术争议受到质疑。

恐狼曾被认为与灰狼亲缘关系密切,但2021年《自然》(Nature)杂志的一项研究指出,恐狼属于独立谱系,与灰狼、豺、郊狼等犬科动物分化较早。新研究通过分析更多恐狼化石DNA,将分化时间从600万年前修正为约450万年前,并发现恐狼曾与灰狼祖先杂交。这种杂交现象使得犬科进化树更复杂,恐狼因此被称为“狼族中的尼安德特人”。

Colossal Biosciences尝试通过基因编辑“复活”恐狼特征,选择与恐狼基因最接近的灰狼作为基础,对14个基因进行20处编辑,培育出三只具有大体型等恐狼特征的幼崽。然而,科学家指出,恐狼与灰狼基因组仍存在数百万差异,且编辑仅针对外貌特征,无法复现行为等关键特性。

争议还围绕伦理与科学定义展开。批评者认为,这种“复活”可能分散对现存濒危物种的保护注意力,且编辑后的灰狼并非真正的恐狼。Colossal Biosciences辩称,只要外形相似即可视为“功能性复活”,但学界普遍认为这忽略了生态与行为差异。

科学界认为,这项技术远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复活”,更多是象征性探索。争议凸显了基因编辑技术的潜力与局限,以及科学伦理在物种“复活”中的核心地位。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恐狼 基因编辑 Colossal Biosciences 伦理争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