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4月18日
[要 闻] 输电塔线体系多灾种影响耦合效应实验完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近日成功完成了国内首次输电塔线体系多灾种影响耦合效应实验。面对极端灾害频发的挑战,该实验旨在揭示强风、强降雨、地质灾害等多重因素对输电塔线的影响。实验依托国内最大的灾害风洞实验平台,模拟了17级超强台风环境,综合考虑了风速、风向、降雨强度等多种因素,设置了228个实验工况。通过对输电塔线的位移、应力、应变等参数进行全方位测量,研究团队揭示了不同灾害强度下的灾损演化规律,为提升电网在极端灾害下的韧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 实验背景:近年来极端灾害频发,对电力系统,特别是输电塔线造成严重影响,此次实验旨在探索极端灾害对输电塔线的影响机理。

🌪️ 实验环境:实验模拟了17级超强台风极端环境,结合风、雨、地质灾害等多种因素,最大风速每秒60米,最大雨量每小时60毫米。

⚙️ 实验方法:研究团队综合考虑不同风速、风向角、降雨强度、桩土结构效应等灾害耦合影响,共设置228个实验工况,全方位量测输电塔线体系的位移、应力、应变等参数变化。

💡 实验成果:实验探索了输电塔线体系多灾种耦合损伤的创新实验方法,揭示了输电塔线体系的结构响应规律,为提升极端灾害下电网韧性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日报北京4月17日电 (记者华凌)记者17日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获悉,国内首次输电塔线体系多灾种影响耦合效应实验,于近日顺利完成。

    近年来,极端灾害多发、频发、重发,让电力系统特别是输电塔线受灾损严重。为揭示极端灾害对输电塔线影响机理,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联合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展开探索。团队依托国内首套、尺寸最大的多种灾害耦合模拟实验装置——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灾害风洞实验平台,开展输电塔线体系在极端“强风—强降雨—地灾”耦合环境下灾损机理系列实验,为输电塔线体系在极端风雨及其次生灾害耦合作用下的结构破坏机理提供风洞实验依据。

    据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特聘青年专家罗娜博士介绍,此次系列实验模拟17级超强台风极端环境,在桩土结构相互作用下,最大风速每秒60米,最大雨量每小时60毫米,研究团队综合考虑不同风速、风向角、降雨强度、桩土结构效应等灾害耦合影响,共设置228个实验工况,全方位量测输电塔线体系的位移、应力、应变等参数变化,得出不同灾害强度、多种灾害因素作用下的灾损演化规律。

    罗娜表示,本次实验探索了输电塔线体系多灾种耦合损伤的创新实验方法,对输电塔线体系在强风、强降雨、桩土结构力学耦合作用等复杂环境下位移、应力、应变等实验数据资料进行积累,揭示出输电塔线体系的结构响应规律,对提升极端灾害下电网韧性具有重要意义。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输电塔线 多灾种耦合 电网韧性 极端灾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