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EC)本周三(4/9)宣布啟動「AI大陸行動計畫」(AI Continent Action Plan),準備趕上美國與中國的AI建設,並成為全球於AI領域的領導者。
EC說,AI的領導競賽尚未結束,不管是從尖端的基礎模型到專業的AI應用,歐盟都充滿活力,其推動力來自研究、新興技術、蓬勃發展的新創公司,以及擴大規模的企業生態體系統,AI Continent Action Plan將藉由五大關鍵支柱,來提升當地的AI創新能力。
在歐盟之前,中國早在2017年便發布《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畫》,期望該國的AI技術在2020年就能達到全球先進水準,成為AI應用的主要國家,在2025年領先全球,在2030年成為世界主要的AI創新中心,中國對AI的野心涵蓋了智慧城市、智慧醫療、AI製造、自駕車、人臉辨識與自然語言處理等。
至於美國則是在2021年通過《國家AI倡議法案》(National AI Initiative Act),致力於發展AI基礎研究、軍事及國防AI、擴大AI教育,也會擬定AI道德規範,到了今年剛上任的川普(Donald Trump)時代,則是在今年1月啟動Stargate Project計畫,由OpenAI、甲骨文、軟銀及MGX等業者共同成立新的AI公司Stargate,準備於美國投入5,000億美元來建設AI基礎設施,美國政府則藉由行政命令來支援其基礎建設,包括能源供應。
而歐盟AI Continent Action Plan的五大關鍵,則分別是擴大AI資料及運算基礎設施,增加存取大量及高品質資料的管道,開發演算法並推動各領域採用AI,強化AI技術與人才,以及簡化監管等。

圖片來源/歐盟執委會
其中,在基礎設施的部分,EC準備藉由AI工廠(AI Factories)網路來強化當地的AI與超級電腦基礎設施,目前當地已部署了13家AI工廠,將可支援歐盟的AI新創、產業與研究人員的AI建模及應用。
此外,EC也將協助建立多個AI超級工廠(AI Gigafactories,AIGF),與傳統AI工廠不同的是,AI Gigafactories可望配備10萬個最先進的AI晶片,其晶片數量約是現有AI工廠的4倍。這些AI超級工廠將會整合龐大的運算能力與資料中心,以前所未有的規模訓練及開發複雜的AI模型。EC相信,AI超級工廠將會引領下一波的前沿AI模型,以維護歐盟在關鍵工業領域及科學領域的戰略自主權。EC也在同一天向有興趣投資的財團徵求意見。
根據EC的估計,每一個AI超級工廠的建置費用約落在30~50億歐元之間,歐盟及其成員國最高將負責35%的公共資金,其它則是由私人合作夥伴承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