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航空小筑的方方 2025-03-15 00:10 广东
3月8日,鹰酱陆战队航空兵214中队(陆战队第三个列装F35B的中队)轮换部署到日本岩国基地,临时加入常驻当地的陆战队1联队12大队(固定辖121/242中队,均为F35B)。
对于此次轮换部署,官方的说法是:
一、与盟友加强协同,无缝整合
二、提升战备水平
三、强化新作战概念(先进远征基地、分散式部署等),提升生存能力和投射能力
这也算是官八股,老生常谈了。那么,鹰酱的真实目的到底是什么?
首先,部署形式
214中队此次部署是陆战队年度轮换计划的一部分。上一个轮换到岩国的是312中队——还记得不?去年10月29日迫降三泽基地起火的F18C,就是312中队的。
形象地说,214中队就是拿暂住证的,跟121/242这种常住户口不一样。表面上看是前进部署,向盟友(也就是本/棒)表明联合作战的决心和意图,但实际上就是个机动部署,形势稍有不利,随时可以跑路的。这个在此前说原驻嘉手纳的空军18联队的时候就说过。这里额外说一句,18联队大概率是回不去了。这个嘉手纳的常驻人口已经被空军远征特遣队形式的暂住人口取代,而且计划换装的F15EX还不知道在哪——之前我也说过,18联队是个风向标,它的撤离意味着鹰酱在第一岛链的防御重心开始第二/三岛链转移。
其次,真实意图
去年在《在三泽降落起火的F/A-18C背后透露的信息》曾经分析过312中队部署到岩国的目的:
这个套到214中队身上也是一样的。
此外根据USNI的信息,文森号打击群近期正在日本海活动。要说去威慑大毛的太平洋舰队,那也太小题大做了。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进行防空综合演习。
鹰酱从来都是极端利己主义,这个在懂王身上体现得更明显。所以安本子的心只是捎带(毕竟前些时候刚被大毛轰炸机绕飞过),更重要的还是研究如何前推空中防线,把已经难堪大任的阿拉斯加防线推进到鄂霍茨克海甚至日本海,借助部署在本子基地的空防力量,来加大防御纵深,稳定空防体系。
当然,在这种态势下,一旦开掐,本子的几个主要基地那是绝对跑不掉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鹰酱开始强调新作战概念(先进远征基地、分散式部署等)以提升生存能力和投射能力的原因——其实也不是什么新东西,上个世纪50年代就提出来过,催生了一大批垂直起降概念机;然后70年代末80年代初再次提出,衍生为四代机S4概念中的“短距起降”。值得一提的就是这两次分散部署、强调生存概念提出的时机,都是鹰酱及其爪牙居于战略防御态势的时候。
三,对外投射力量(干涉)的可能性
就个人观点,F-35无论哪个型号,现在的作战能力仍然欠缺,特别是在对地/对海作战方面,缺少有效的防区外武器。AGM-158
C刚刚在F35上完成整合试飞,要大批量装备还得等几年。防空更糟,还不如之前312中队的F18C——更大可能是在日本海、鄂霍茨克海上空进行守株待兔式的CAP。
从此前陆战队12大队部署和演习的区域来看,还是集中在本子本岛周边。如果真的有干涉意图,那么至少从熟悉未来作战区域的角度出发,临时部署到嘉手纳的动作应该有。既然什么都没有,那么这个可能性就比较小了。
而且从鹰酱近几年的动作来看,对琉球一线的防御是越来越不放心。之前说过,鹰酱以前是以琉球一线的基地为支点,支援对外投射力量;但现在反过来了,要以琉球一线基地为盾牌,为空中单位提供保护——别的不说,现在空中加油区域全在琉球以东。
四,指挥架构的问题
岩国的陆战队第1联队12大队可以同时由印太司令部和驻日美军联合司令部指挥。但美空军太平洋司令部指挥不了它。而空军太平洋司令部又是负责阿拉斯加空防的,如果真要如上面所说F35B参与联合防空,空军太平洋司令部还得通过印太司令部来协调,这对于防空作战来说就是要命的。所以前面官八股说“与盟友加强协同,无缝整合”也并不是一句空话。
同样的,陆战队飞机要想参与西南方向的作战行动,也是一样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