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3月08日
[要 闻] 三湘做好“加减乘除”四道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上,以“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妙解湖南如何打造“三个高地”。要素投入上做“加法”,政策、资金、人才、项目向高地集聚;为经营主体做“减法”,松绑减负激发创新;发挥创新驱动的乘数效应,结合科技、制造与改革开放;以改革创新做“除法”,破除建设瓶颈。这一系列举措让湖南在过去一年成效显著,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7%,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升0.42%。同时,湖南还积极吸引大学生创新创业,打造“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的宜居环境。

➕要素投入做加法:湖南加大政策、资金、人才、项目等要素向“三个高地”集聚的力度,为高地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经营主体做减法:湖南通过松绑减负,减轻各类经营主体的负担,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动能,营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

✖️创新驱动乘数效应:湖南将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业、改革开放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创新驱动的乘数效应,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体制机制改革做除法:湖南以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为突破口,着力破除“三个高地”建设中存在的瓶颈、堵点和痛点问题,优化发展环境。

沈晓明代表:

    【两会特写】

    ◎本报记者 宋迎迎  俞慧友

    “过去一年,我们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在打造‘三个高地’(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和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上持续用力,重点是做好‘加减乘除’四道算术题。”3月7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南代表团举行的开放团组会议上,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沈晓明代表的“算术题”说法,吸引了在场许多记者的注意。

    过去一年,湖南在要素投入上做“加法”,推动了政策、资金、人才、项目等要素向“三个高地”集聚;为各类经营主体做“减法”,松绑减负,激发创新澎湃动能;通过积极发挥创新驱动的乘数效应,把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改革开放有机结合;再做“除法”,以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破除“三个高地”建设中的瓶颈、堵点和痛点。

    “加减乘除”,让湖南“三个高地”建设一年来成效斐然:湖南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7%,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比重达50.9%,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升0.42%。

    在2024年互联网岳麓峰会上,沈晓明发出邀请,广邀全国乃至全球大学生来湖南创新创业。此次开放团组会议上,沈晓明对此表示,湖南有“三好”——文化基础好、产业基础好、宜居性好。“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的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到湖南创新创业。

    人才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2024年以来,湖南推出了一系列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举措。出政策、设基金、搭平台……湖南敞开双臂,与青年人才双向奔赴。

    “如果把创新创业的大学生比喻为‘金种子’,湖南愿意成为孕育种子的那片‘沃土’。”沈晓明再次与年轻人“湘”约,“湖南将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让全国各地的大学生,背了双肩包,就可以到湖南来创业!”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湖南 三个高地 创新创业 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