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2月27日
牛马行业,白人不愿意干,有的是人干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美国建筑行业现状及普通人去美国打灰的情况。美国建筑业虽需求旺盛,但存在过热隐患,且待遇按等级划分,合法签证难获,非法移民风险高。同时提到国内建筑市场萎缩,可转向亚非拉或国内旧改领域。

美国建筑业现处于扩张期,但有过热迹象且未来或面临下行。

美国建筑待遇按等级划分,非法移民待遇差,合法移民签证难。

亚非拉国家基建有需求,如伊拉克、非洲国家,但环境条件不佳。

国内建筑市场萎缩,可发力房屋装修和旧改领域。

这几年,很多行业日子都不好过。其中最难的,莫过于曾经风光无两的房地产了。

从烈火烹油到节节败退,仅仅三年,新房销售额下跌51.2%;新开工房屋面积暴跌62.5%,房价也落入漫漫熊市中。

行业起落不只是数字,更是房地产千千万万从业者的饭碗。在2020年巅峰期,房地产带动了水泥、钢材、玻璃、金融、设计、施工等五十多个上下游行业的发展,直接和间接带动了我国三分之一的就业,是真正的百万漕工衣食所系。

热火朝天的工地,仿佛还在眼前......

如今,望着到处停工的工地和空空荡荡的住宅楼,空有一身打灰本领的土木老哥不禁要问:天哪,出路在哪呀!这时很多人就想到“出海”,毕竟国内各行业过剩内卷,都挤出了一批人出海求生存,而且从媒体上看,似乎纸面上成绩不错。

既然是出海,就要看去哪了,去中东是看上了石油国家正在加大力度搞建设,去非洲是看上了起点低,广阔天地大有可为,那去美国怎么样?美国基建确实修修补补破破烂烂,而且花钱大手大脚,人家还是通胀区,通胀区赚钱回来花岂不美哉?

恰巧作为一个建筑师,我就曾长期在美国工地上待过,在这儿就给大家讲讲普通人能不能去美国打灰,以及最关心的,到底能赚多少美刀。

咱先上结论:

从需求上来说,美国房地产和建筑业有自己的扩张和收缩周期,目前正处于扩张期,很缺人手,但未来周期也会面临下行。

从待遇上来说,在美国工地打灰,确实比国内挣得多很多。

但最关键的是“身份问题”,合法劳务签证很难获得,而“润”出去当非法移民,赚得少、待遇差,风险高。

总体来说,普通人去美国打灰,并不现实。

不论在哪个国家,衣食住行都是基本需求,这里面花销最大的就是住了,对应房地产和建筑业。2023年,房地产和建筑业合计创造4.4万亿美元GDP,接近全美的20%,属于铁铁的经济支柱产业。

2023年,房地产业贡献3.3万亿美元,建筑业贡献了1.1万亿美元,属于美国经济绝对的支柱产业

图:visual capitalist

建筑业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景气度跟经济周期密切相关。经济好会比其他行业扩张更猛,反之,收缩得就更严重。

在这张美国建筑从业人数中也能看到,美国建筑业周期性明显,波动幅度很大。2007年巅峰期接近800万人,但紧随其后的2008年次贷危机,让工作岗位缩减到550万人。随后经过十几年的漫长恢复期,在2019年底恢复到了2007年的水平。

2020年疫情,建筑业直接砍掉了100万工作岗位。随后美联储无限印钞救市,又生生把房地产拉了回来。到去年11月份,建筑从业人数已经接近850万人,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所以说如果现在来美国打灰,市场需求很旺盛,到处都是在招人的工地,不愁没活干。但问题是,美国的人口是基本稳定的,实际需求没有太大变化。我们看历年的平均值,建筑业平均每年可以提供650万左右的工作岗位,超过700万就是处于景气周期了。

2000年~2024年,美国建筑业雇员人数(单位:千人)

图:statista.com

而目前建筑行业有850万人,远超650万的平均水平,结合美国刚刚降息后并不坚实的经济基础,已经隐约有点过热迹象了。

直白点说,现在去美国打灰有点像1945年加入国军,虽然眼前还是一片大好,但衰退下行的隐患已经埋下,并不是太好的选择。

再来说说最要紧的待遇问题,美国在这方面可以说是按三六九等,把人权划分得明明白白。

最低等的是遍布全美的非法移民。曾经在美国工地监工的时候,我就奇怪为什么政府对工地上的老墨非法移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其实一切都是利益。墨墨们在老家每个月打灰也就几百美金,翻个栅栏直接变成了几千。同时因为非法移民在美国没有身份,不受劳动法保障,还有被遣返原籍的风险,工资就被压到正常的50%甚至更低,也就是一个月两千美元左右。但就是这样缩水后的工资,仍然远高于在老家打灰。

而美国的包工头当然乐享其成,虽然是非法移民,但里面不少人之前都是拉美工地上的熟练工,手艺很不错,只要工头会用西语交流就行。有这样便宜好用的打灰圣体,工地的利润率自然就高了,属实是双向奔赴。

居于中等的是亚非拉第一代移民,他们也是工地的主力,一般持合法劳务签证、绿卡或刚刚入籍。他们每月到手平均能有4千多刀,缴纳正规劳动工伤保险,也加入了养老用的401计划。相比于国内建筑农民工平均五千人民币出头的工资,待遇要高几乎七八倍。

问题就在于,获得合法的劳工签证,即“H-2B非农业工人签证”,实在是太难了。

美国的雇主,必须证明雇佣外国工人对于该业务是必不可少的,并且美国内没有这样的工人可以完成这项工作。况且现在美国国内并不缺中低端劳动力,H2B签证卡得很紧。大陆居民直接申请,成功率非常低。

再来说说工地“婆罗门”,也就是以红脖子和部分受过教育的白人为主的工地技术人员和管理者。红脖子往往从事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种,比如叉车司机、木工等。而工头往往就是由受过大学教育的白人担当,负责管理工地、筹划材料运输、每日项目进度等。平均年薪超过7万美金,也就是一年50多万人民币。

所以说,如果有人被“美国高薪打灰”的愿景吸引,不说未来几年收入怎么样,单单一个H2B劳务签证就能卡住大部分人。

而如果他再脑子一热,历尽千辛万苦跑过去打黑工,就会面临工资被克扣,遭受工伤后无处伸冤的窘境。另外川普上台后,会加大对非法移民的打击力度,而工地、餐厅就是ICE突击检查的重点地区。一旦被抓,不仅血汗钱拿不到,还要被押送机场,遣返回国。

川普拟废除ICE长期政策,允许在学校、医院等敏感地点逮捕无证人员

图:nbcnews▾

那么,如果高薪但高门槛的发达国家不让去,国内市场又大幅萎缩,还能去哪里打灰呢?还得是广阔亚非拉,大有可为!

比如在饱经战乱的伊拉克,就活跃着很多中资能源和基建公司的身影。从2019年9月起,中伊正式启动“石油换重建”项目。伊拉克承诺每天向中国提供10万桶石油,中资公司则参与伊拉克基础设施重建工作,涉及道路、铁路网络、住房、港口、医院、学校、水坝、能源和运输等多个项目。

里面有没有你熟悉的企业?

图:地球知识局▾

沿着一带一路继续往前走,还有去更落后的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喀麦隆等非洲国家打灰的老哥。

那边的基建缺口更大,需要的打灰岗位也很多。据我曾经在非洲驻场两年的学长讲,虽然一年确实能挣到大几十万人民币的收入,但工地环境枯燥恶劣,断水断电是家常便饭,偏远地方要自备发电机甚至打井,网络时有时无,时不时还有军阀骚扰,有点富贵险中求的味道。

视角转回国内,新建房子虽然少了,但房子总会老化。社会经济的进步,也让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的居住品质。我们现在老城区中随处可见的老破小,正在以旧城改造、装修改造等存量改造的模式逐渐翻新,需求很大。

参考目前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建筑业,都是以翻新改造为主,新建为辅的状况,有志于继续从事建筑行业的人,可以早一点转换赛道,发力房屋装修和旧改领域。

虽然日子没法像以前那么红火了,但之前积累的技术和经验都用得上,经受行业低谷的锤炼后,未必不能焕发第二春。当然,最大的问题是经济是否扩张,活儿是想干的,就差钱了。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美国建筑 建筑待遇 亚非拉基建 国内旧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