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的鱼 01月03日
浅谈076(上)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通过对比多型航母和两栖攻击舰,深入分析了中国076型两栖攻击舰的主尺度、舰体线形以及航空系统。文章指出,076在尺寸上与美国级相当,但宽度更大,满载排水量预计超过4万吨。舰体设计上,076沿用了075的放大版,配备球鼻艏和侧推进器,舰体线形为方艉、直线舯部和尖锐舰艏。此外,文章还分析了076的坞舱门宽度、干舷高度等细节,并对比了不同国家两栖攻击舰的水下结构特点。整体而言,076的各项数据都显示出其强大的两栖作战能力和潜力。

📏主尺度对比:076型两栖攻击舰的长度与美国级相当,但宽度更大,满载排水量预计超过4万吨。其飞行甲板面积远大于075型,坞舱门宽度也超越了075,成为世界最宽。

🚢舰体线形: 076的舰体设计可视为075的放大版,配备球鼻艏和侧推进器。舰体线形为方艉以容纳坞舱,舯部有直线段布置车辆舱等,舰艏尖锐以减小阻力。与航母不同,两栖攻击舰对航速要求不高。

🛩️航空系统:文章分析了076的甲板设施尺寸,并探讨了其是否能起降有人固定翼飞机以及与003型航母的互操作性。文中还提及了甲板上的框状结构,并推测了其用途。虽然没有明确结论,但分析表明076具备强大的航空作业能力。

⚓水下结构: 076与075一样配备了球鼻艏和侧推进器,这与部分美国两栖攻击舰有所不同。球鼻艏有助于减小阻力,侧推进器则在低速时调整航向,尤其在坞舱作业时保持舰艉静止。文中对比了各国两栖攻击舰的水下结构,揭示了设计上的差异。

原创 大鱼鉴水 2025-01-02 19:01 加拿大

39张图、6300字,通过官方视频截图以及与多型航母、两栖攻击舰的对比,分析076的主尺度、舰体/线形、航空系统(甲板设施尺寸、弹射器、阻拦系统、升降机)。甲板上长短不等的框是什么?能否起降有人固定翼机?能否与003互操作?

076是个老坑,已经被催更了很久,之前一直想着等它下水之后再写,和5年前075下水一样。这几天军迷提前看春晚,高潮迭起,即使076下水也只好被排到了后面。

歼-35说那我呢?不好意思牛夫人,我赶时间。

所有资料都来自公开网络,所有分析均为个人观点,如有不实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主尺度

写075的时候花了很大功夫通过各种参照物去量它的尺寸,如今大洋对岸的观察家已经帮我们都量好了。美国著名外交智库CSIS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在今年8月1日发表的文章《中国巨型下一代两栖攻击舰日益成型》中通过商业卫星图片测量了076的尺度:

> 从上至下分别是076、075、美国级和出云级,第3列为舰体宽度,这个数据比较混乱,076计入了舷外的凸台但没算舷外升降机,其余3型舰只算舰体宽度没计入凸台和升降机,不过长度是相当准确的。

我按比例制作了5型两栖攻击舰/轻型航母的对比图(不同国家来源的宽度数据标准都不同,仅供大致参考),可以看出076比恢复坞舱的美国级3号舰“布干维尔”号只长了3米,但宽度大出很多,这个宽度后文再详细分析。如果不计右舷舰岛前新加的一块凸出甲板(下图橙色部分),“布干维尔”号的实际可用飞行甲板宽度只有36米,还不及出云级和075。美国智库估计076满载排水量比美国级高出5千吨,中国官方公布的数据则是满载排水量4万余吨(大概包括49999.99吨吧)。

两栖攻击舰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舰种,体型庞大但内部空间密度小,雷达、武器等设备相对非常简单,拥有巨大的舱室用于搭载飞机、登陆艇、车辆、人员和物资,因此飞行甲板和舰体尺度与排水量的对应关系不像其它水面舰艇那么严格。飞行甲板面积远大于075的出云级因为没有坞舱和两栖装载要求,满载排水量反而小了万吨。

>2023年8月参加“护身符军刀2023”演习的4艘小平顶,从上到下分别是2.75万吨的“阿德莱德”号、4.57万吨的“美国”号、2.6万吨的“出云”号和1.8万吨的“独岛”号。

两栖攻击舰排水量的变化幅度也超过其它任何水面舰艇,和潜艇类似:黄蜂级在坞舱泛水时可容纳3500吨以上的海水;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水上排水量为1.25万吨,水下排水量则是1.65万吨。

以飞行甲板宽52米为基准,可以按比例量出舰体宽38米,坞舱门宽25米。坞舱门的宽度大于075的20米和黄蜂级15.3米,从075手上接过了世界最宽两栖舰坞舱门的头衔(参见浅谈075(上))。

从最新的央视出坞视频截图看,076和停靠在舾装码头的075干舷高度是差不多的,约21米,比福特级的20米、尼米兹级的19.1米、“福建”舰的约18.6米都要高。

下图是海试归来的“福建”舰与075 4号舰“湖北”舰同框,可以相当明显地看出后者甲板更高。

舰体

076的舰体特别是水线以下部分可以看作是075的放大版,都配备了球鼻艏和侧推进器,主锚的位置也相同,不过076的侧推进器位置明显靠后。球鼻艏可以减小兴波阻力,对提高航速和续航力大有助益。但两栖攻击舰不会配备舰艏声呐,航母也极少(美国超级航母中仅小鹰级3号舰“美利坚”号有)。

带坞舱的两栖攻击舰线形基本相同:后部是方艉以容纳坞舱;舯部有很长一段直线段用于布置车辆舱、坞舱和底部的机舱;向前急剧缩窄,艏部相当尖锐,以减小阻力,减轻艏部浮力,降低高海况时的纵摇幅度,有利于飞行甲板运作。

下图是塔拉瓦级和尼米兹级模型的舰底视角对比,正规超级航母的线形要流畅得多,长宽比更大,尾部缩窄,因为航母需要达到30节以上的航速;而两栖攻击舰无论是搭载直升机还是垂直起降战斗机对航速的要求都不高,只需20节左右。

以前没注意过两栖攻击舰的水下结构,这次特意查了一下。意大利“第里雅斯特”号、西班牙“胡安·卡洛斯一世”号、 法国西北风级、韩国独岛级都和075/076一样同时配备球鼻艏和侧推进器,前两者甚至是双侧推。

而美国的众多两栖攻击舰却有点“缺斤少两”。7艘硫磺岛级既没球鼻艏也没侧推进器。5艘塔拉瓦级没有球鼻艏,但配备了侧推进器。其功率为900马力,可以对舰艏产生9吨的侧向推力,以在低速状态时调整或保持航向,尤其是在坞舱进出作业时帮助舰艉处于静止状态。8艘黄蜂级和规划中的11艘美国级都安装了球鼻艏而取消了侧推进器,原因未知。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076型两栖攻击舰 舰体设计 航空系统 两栖作战 海军装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