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汽水铺 2024年11月23日
华与华方法解读:一篇文章讲透企业品牌传播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深入解读了《华与华方法》一书的核心内容,阐述了企业、品牌和传播三个层面的九大原理。作者认为品牌是一种资产,每个人都需要拥有自己的品牌,并通过超级符号和刺激反射等方法,降低顾客记忆、选择和营销成本,最终实现效益最大化。文章以大量案例和理论知识,详细讲解了如何进行品牌建设,包括命名、标志、包装、广告语设计等,并强调了流量转换的重要性,警示了流量吸毒的风险,鼓励读者关注自身流量主权,建立基业长青的品牌。

🍊 **企业第一原理:交易成本原理** 企业存在的意义在于降低社会的交易成本,例如优衣库通过便捷的购物体验降低了消费者购买衣服的成本。

🛍️ **品牌第一原理:重复博弈机制** 品牌是企业为了让顾客惩罚自己而创造的一种重复博弈机制,通过提供持续稳定的价值,培养顾客的忠诚度和黏性,例如小区超市提供价格公道和质量保障服务。

📣 **传播第一原理:刺激反射原理** 传播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行动,广告需要设计成能够引起消费者行为反射的刺激信号,例如“送礼就送脑白金”的强势行动反射。

💡 **品牌第二原理:降低成本** 品牌存在的意义在于降低顾客记忆、选择和企业营销传播成本,例如品牌命名、标志和包装设计都要从成本角度出发。

📢 **传播第二原理:播传原理** 传播不是单向输出,而是要设计内容让顾客主动传播,例如广告语要设计成顾客愿意主动传播的口语化表达。

💡 **品牌第三原理:品牌是资产** 品牌资产带来效益,效益体现在“买我产品,传我美名”上,企业要找到自己的品牌资产并持续强化,例如华与华的品牌资产包括名字、兄弟抱手照片和方法论。

📢 **传播第三原理:信号能量原理** 信号能量越强,刺激越强,例如在黄金地段开店,租金本身就是一种强信号,传递了品牌价值。

⚠️ **流量吸毒与流量越狱** 互联网买流量营销存在流量吸毒风险,企业要警惕过度依赖外部流量,重建自身流量主权,例如打造自身品牌,提升品牌影响力。

💡 **流量转换漏斗** 商品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流量转换的战略工具,销售的全部原理就是流量转换漏斗,例如牛小灶招牌改造后,销售量提升了30%。

原创 orangesai 2024-11-23 10:40 北京

品牌是一种资产,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品牌。

最近看完了《华与华方法》这本书,为什么要看这本书呢?说起来很有趣。

先是很早之前看了《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对华写的书比较认可,真正能做到深入浅出,有趣味,有知识。

又看到蜜雪冰城,不做互联网广告,但是又天然地在网上很火,非常好奇,所以就看看背后的操盘思考。

这本书给的太多了,把它当成一个对品牌营销理论的综述也不为过,不光对企业品牌的建设有用,对做自媒体品牌也非常有用。

看了之后我更深深地相信

品牌是一种资产,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品牌。

那就让我们来,一起学习下,如何做品牌。

华与华是华和华楠两兄弟创建的营销咨询公司。

主要的方法论是: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

我们平时所接触的很多耳熟能详品牌,都是他们的客户:

海底捞,得到,新东方,恰恰,蜜雪冰城,葵花儿童药,西贝莜面村。

这本书的前面讲的非常本质,到后面越来越精彩,我怕你看到前面就跑了,先在这里列出你会看到的有趣的内容,本文的结构非常清晰,企业、品牌、传播,各有三大原理,你也可以直接跳到相应的章节看。如果来不及看,可以先收藏或加入浮窗。

企业第一原理:交易成本原理,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降低了社会的交易成本。

这个原理来自英国经济学家科斯的论文《企业的性质》

比如我出去旅游遇到天气降温,发现带的衣服不够,突然需要买一件衣服,最快的方式就是去附近的优衣库。

其他任何的方式,网购、抢品牌限量、定制衣服、自己缝衣服,都是效率更低,交易成本更高的方式。

这就是优衣库存在的意义,降低了交易成本。

企业第二原理:企业责任原理,企业的性质是降低社会的交易成本,为社会解决问题。

所谓的定位,就是定位自己的社会分工,我们到底为社会承担什么责任,解决什么问题,这就是我的事业领域,是我的使命。

《基业长青》里说,我们不是要建立一个基业长青的公司,而是要建立一个对于社会来说,值得基业长青的公司。

假如明天我们不幸消失,社会是否会因此若有所失?

试着回答一下这四个问题:

回答之后你就明白了「消费者的黏性」,想要基业长青,就要思考企业和社会的黏性。

企业第三原理:经济为什么会发展?是因为企业家的创新

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里,研究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

经济为什么会发展?

他的结论是:经济本身并不会发展!经济发展是经济意外的现象拖动带来的,这种现象就是企业家的创新。

经济本身就是循环流转,刚好够用就行。就像农业社会,1000年经济也没发展。

到了工业革命,蒸汽机出现,企业家将蒸汽机用于建立一个新的商业组合,这就是创新。

熊彼特说,一个人在他创新的时候,就是企业家。只有创新才能获得利润。

迈克尔波特的方法论,没用「创新」,但是用了「战略定位」。

战略定位是一套独特的经营活动,用这套经营活动,实现三个效果

    独特的价值

    总成本领先

    竞争对手难以模仿

为什么是一套独特的经营活动,让竞争对手难以模仿?

如果是一个活动,竞争对手可以模仿到90%。

那6个活动,6个90%相乘,结果是0.53。

他就只能模仿到一半。

品牌第一原理:品牌是企业为了让顾客惩罚自己而创造的一种重复博弈机制

比如以前我们去旅游的时候,都知道景点的东西又贵质量又差,总是被骗挨宰,因为那是一次博弈。赚一把以后,也不指望你再来。

但是如果是在小区的超市里购物,就能得到价格公道和质量保障服务。因为他需要大家常来,反复来。

品牌就是这样一套重复博弈机制,一旦建立了品牌,你就要接受社会的监督。

中国一向注重「正名」,名字就是你一切行为的标签。

商人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不要让顾客吃亏,这个原则在古话里就叫“无尖不商”。这个“尖”指的是以前卖米,卖一斗米,商人一般都会装一斗多,然后用尺子把它刮平,然后再在中间堆起一个尖。这个尖就是在告诉买米的人,你绝对没有吃亏,如果你没堆一个尖,你就不配称为一个商人,所以叫“无尖不商”。(注,这个故事可能是杜撰,但是原理是相通的)

品牌第二原理:品牌存在的意义在于降低三个成本,社会监督成本、顾客选择成本、企业营销传播成本

前面说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降低了社会的交易成本。

品牌之所以存在,也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

对品牌营销传播的一切工作,一切动作,从命名、标志、包装、广告到所有的一切,我们都要从成本的角度去看它,要用最低的成本,要花费最少。

为什么要起个名字?

就是为了降低顾客的记忆成本、选择成本、营销传播成本。

房地产里有个案例是「一个北京城,四个孔雀城」

第一个孔雀城项目在固安开发的时候,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命名的问题。当时,公司内部征集了两百多个名字,大家倾向的方案是“安达卢西亚”。

这个名字的记忆成本太高了。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你想得很多,但是成本上不成立。

研究品牌,一切要从成本角度去看,而品牌成本的起点就是名字。

讲完名字,再说说广告语,口号是怎么来的,还是因为成本而生的。

广告语的目的就是,设计一句话,让消费者说给别人听。

这句话,必须要看它的成本。

要让消费者能记住,并且能讲给别人听。

再来讲讲品牌标志,它存在的目的是:降低品牌识别、记忆、传播的成本。

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标志,但是70%的标志设计都是错的,都是给消费者添麻烦的。

放牛娃发明了brand这个词。因为你家的牛和我家的牛很难分清,就在牛身上烙一个符号,这就是标志的起源,也是品牌的起源,brand就是指牛身上的那个烙印。

品牌标志的标准就四个字:一目了然

以海底捞为例,它原来的标志就不是资产,没人能记住它。

华与华为它设计了新的标志,一个 Hi,i 用一个红辣椒代替。

再来看一些案例,哪些是你觉得一目了然的?

再来讲讲包装的例子,也是为了降低营销成本。

超时里的每日坚果那么多,当消费者经过货架时,我们要让他第一眼就看到超级符号——绶带,并把“掌握关键保鲜技术”的品牌谚语信息放到最大,让刺激信号足够强!吸引他看到我们的产品。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的包装设计非常成功,2015年出版,到2019年卖了60万册,而且在韩国、泰国都翻译出版了。这个成功,和包装策划是分不开的。

机场书店3000本书,最吸引你目光的是哪本?

品牌第三原理:品牌是资产,就是能给我们带来效益的消费者的品牌认知

华与华方法的一个基本原则,叫作始终服务于最终目的。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获得效益。能给我们带来效益的消费者品牌认知就是我们的资产。

效益就是简简单单的八个字:

买我产品,传我美名。

买了我的产品或服务,还得出去跟别人说我好。

这就是品牌资产原理。

比如华与华的品牌资产,第一是「华与华」的名字,第二是兄弟抱手照片,第三是方法论: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

品牌不要老想着品牌升级,而是要找到自己的资产,并且一直强化,一直吃利息。

有一个著名的广告故事,好像主角就是万宝路和它的广告公司,两个老板合作了50年,都是老头了。万宝路的老板说:“咱们合作了50年,我付了你50年的钱,你就把给我做的第一稿设计用了50年,你这钱也赚得太容易了吧?”广告公司的老板回答:“我容易吗?这50年间,为了不让你的人改掉这个设计,我付出了多少辛苦和努力。”

传播第一原理:刺激反射原理,传播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行动

我们不是要做一个既叫座又叫好的广告,而是要做一个既叫座又能让顾客替我们叫座的广告,就是要两个效益:

一是买我产品,二是传我美名。

所以,使用了刺激反射原理的广告,往往是直接诉诸行动的。

一个有效的广告语总是谋求消费者的行为反射,比如说大家熟知的“送礼就送脑白金”,之所以会觉得它厉害,是因为它有很强势的行动反射,而且还用“就送”,这一个“就”字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所以,现在广告法会很注意。最早,我们国家的药品广告法就禁止用“就”字。

再比如:干净,汉庭。

如果你爱干净,就去住汉庭。

不要说清、说服,要说动。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开创了修辞学,他对修辞学的定义是:

说服人相信任何东西,或者促使人行动的语言艺术。

亚里士多德总结了修辞学四个要领:

第一,普通的道理:困了,累了,喝红牛第二,简单的字词:「爱干净,住汉庭」,vs「净下来,去生活」,不要使用谐音梗,因为谐音梗是视觉的,而广告语是听觉的。第三,有节奏的句式,或者押韵:一个北京城,四个孔雀城。第四,使人愉悦: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

传播第二原理:播传原理,不是我要传一个东西播出去,而是我要播一个东西让它自己传开来

广告语不是我说一句话给顾客听,而是我设计一句话让顾客去说给别人听。

记住这句话,你马上就可以检查一下你们公司的广告语,是说一句给顾客听的话呢,还是一句顾客也会说给别人听的话。

口语比书面语传达率高。

「困了,累了,喝红牛」vs「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

在言语的语言学里面,语音比文字重要,因为语音比文字出现得早得多,是最古老的交流方式。

这个又属于人类学和生理学的范畴。在神经系统的刺激反射机制里面,人们对语音的记忆、识别和转换,都远远高于文字,而且文字本身也需要转换成语音才能被人接收。

哪怕你在看文章的时候,也是在脑海里把文字转化成语音念给自己听的。

传播是一种听觉行为,记住,是听觉,一切基于听觉,基于口语来思考。

哪怕我们在创作电视广告的时候,也要当成广播广告来做,把画面全部拿走,我也能达到传播的目的。

顺口溜比口语的传达率更高。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歌诀比顺口溜传达率更高,当你唱歌的时候几乎用不着刻意去记歌词,歌词就会脱口而出。

你爱我 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

在华与华,广告语的标准就是管用100年。

怎么检测?就是把这句口号放到100年前去看,100年前能用,100年后大概也没问题。比如得到的广告语,400年前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就在得到

所以,播传原理除了要传得广,还要传得久,至少要传100年。百年品牌,要有百年口号。

传播第三原理:信号能量原理,能量越强,刺激越强

巴甫洛夫整个理论的基础,就是两句话:

第一,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刺激反射行为;

第二,刺激信号的能量越强,则反射越大。

比如把「爱干净、住汉庭」放到酒店床头柜,就没什么能量,但是如果放在楼顶,在夜里闪闪发光,能量就非常强。

经济学对广告有一个解释,两句话:

第一,广告是企业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而给顾客发的信号;

第二,信号必须足够贵,如果信号不够贵,则信号无效。

现在,请思考一个问题:假设你做了一个新的T恤衫的品牌,你这个T恤衫要卖1000元钱一件。请问,你如何发送信号,使这个信号的能量能够强到足以让任何人都承认你的T恤衫确实值1000元钱?

正确地发信号的方式应该是什么呢?应该是到北京的星光天地,或者到上海的恒隆广场去开店,把你的店开在爱马仕或者阿玛尼的旁边,你把那个店面租下来卖T恤衫,所有人进来时对你的心理价位都是1000元以上。

为什么呢?因为你选择的地点租金最贵,贵本身就是信号。我花钱租下了爱马仕旁边的店面,就给人传递了一个信号

现在广告人在追求的三个误区:

第一,广告创意,大家都知道,泰国有很多神广告,但是没有神品牌,因为广告里只有创意故事,没有商品信号。

第二,追求高雅,觉得把商品放中间就不高雅了,于是放在右下角,信号很弱。

第三,追求精准,不要广告,要窄告。精准投放的信号一定不如广告的能量强。

如果是快消品的广告,就要把包装的比例放大。如果又请了明星代言,可以让明星举着包装盒挡住自己的一只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看人会先看眼睛,那另一只眼睛的位置就留给包装盒。否则给明星的脸留的位置太大,我们的包装盒太小,商品的信号能量也就弱了。

获得流量的三种方式

流量从哪里来呢?流量从这三个地方来:第一,从渠道来;第二,从广告来;第三,从品牌来。

最后,再讲讲「流量吸毒」

讲一个案例:有一个十几年的老企业,开始的时候做得非常好,打广告,到商圈做活动,都做得挺好的。后来出现了互联网买流量营销,他们一看,“这互联网营销真是太好了,真省心了,只需要买关键词,客户自己就来了。我只管干活就好了”。

于是,他们广告也不打了,营销活动也不做了,全都使用“互联网思维”了。

这样轻轻松松地做了几年之后,他们发现这个关键词是越买越贵了。最后贵到离谱,贵到看不懂了,说怎么有人还肯出这么多钱?

这种事情这两年在 AI 圈子里也是重演了无数遍。

一个 AI 产品的下载从2块钱,一步一步地涨到了30块。

这就想吸毒,一旦买起来,就戒不掉了。

这就是「流量吸毒」,等于把自己关进了流量商的「流量监狱」里面。丧失了自己的流量主权。

这时候就需要「流量越狱」,重建自己的流量主权。

这其中最核心的一点是,在投资自己的品牌上,不要计算投入产出比。

因为品牌是你在为你的未来投资,你也不可能现在计算出来。

流量的魅力在于马上买,马上有,而广告有滞后效应,而且滞后之后还不一定有效应。但是你自己身上就有流量,自己就是最大的媒体,这是华与华对自媒体的定义。

就像我们每个人一样,华杉最大的媒体就是华杉他自己,厨邦酱油最大的媒体就是厨邦的酱油瓶,洽洽每日坚果最大的媒体就是它的包装。

商品自从来到世间,它的每一个毛孔都流着流量的血液,从取名字到包装设计、招牌、店面、每一个物料,都是流量转换的战略工具,销售的全部原理就是流量转换漏斗。

下面是牛小灶的招牌前后对比,改造完之后,销售量提升了30%

至此,企业、品牌、传播三大块的九大原理都讲完了。

感谢阅读,希望在你建立自己的品牌时,能获得一点启发。

如果觉得有启发,请转发给朋友一起看看。

关注有启发的信息,关注橘子汽水铺。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品牌 营销 华与华方法 超级符号 流量转换
相关文章